「真的是廣大網友從小看着長大的菌子哪!」前不久,一顆長了蘑菇的蘋果,成為全網關注的熱點。「果菌王」,是網友們給它起的愛稱。從浙江到雲南,「果菌王」跨越兩千公里,來到了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投身」科研事業。7月26日,研究人員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目前他們已經將從這顆蘋果上分離的菌株拿去做出菇實驗,預計20天左右就能出菇。
「果菌王」
「生長過程中多『吃』點蘋果」
蘋果味兒可以期待
「果菌王」上長出的蘑菇,其實是裂褶菌,也常被稱作白參,由菌褶部位多裂瓣而得名,是一種分佈廣泛、味道鮮美的食用菌。它有着豐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如裂褶菌多糖、裂褶菌素等多種活性成分,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抗炎、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樣性與分子進化課題組長期以來從事真菌多樣性調查、種質資源研究和航天育種等相關工作。
作為國內首個規模化進行食用菌航天育種的團隊,從「神舟十二號」到「神舟十四號」「神舟十六號」,該課題組已經三次將白參送上了天。據悉,搭載「神舟十二號」回來的白參,正在開發成為商業應用栽培的食用菌品種。
「果菌王「切開後的情況
「蘋果上生長出白參,我們是好奇的。」研究人員解釋道,這是一份很好的種質資源,豐富了育種材料,為以後選育良好的新品種。同時也提供了新的育種方向,比如不同風味的白參。
那麼,蘋果上長出的白參,會是蘋果味兒嗎?網友們對於這一問題,很是好奇。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趙琪從1999年上大學時,就開始接觸野生白參菌的馴化。他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要讓蘋果上長出的白參有蘋果味,往往需要特殊栽培方法的加持。「菌類在不同基質里生長,消化不掉的營養富集在菌絲里,產生不同的風味,這是可能的。比如現在九成的銀耳來自福建古田,通過不同的基質,已經可以種出玫瑰味、葡萄味、桂花味的銀耳了。而白參屬於富集能力很強的菌,讓其在生長過程中多『吃』點蘋果,最後產出蘋果味,還是可以期待的。」
「果菌王最新動態來啦」
被網友在線「催更」科研進程
收到「果菌王」後,課題組着手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目前,研究人員已經把分離出來的菌株回接到蘋果、李子、桃子上,看是否能生長出新的子實體。同時,還將蘋果分離的菌株拿去做出菇實驗,「預計20天左右就能出菇。」
「果菌王」不同部位分離出來的菌絲生長情況
「果菌王7月13日更新來啦」「翻車了,果菌王干不過黴菌」「果菌王進入生產階段」……最早注意到「果菌王」並「求購」的,是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泰國皇太后大學聯合培養在讀博士許容聚。他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直播了科研進程,吸引了更多感興趣的網友的關注,紛紛留言表示期待後續的進展,「這是我第一次這麼近地關注科研全過程,感覺嚴謹的同時又好親切呀!」
「果菌王」走紅之後,研究人員陸續收到了網友家中長出了白參的大蒜、桃子、芒果等蔬菜和水果。
長出白參的芒果
這一場大眾高度關注與參與的「果菌王」科研項目,刷新了人們以往對科學研究的刻板印象。而網友們在評論區的分享、互動,不僅讓科研人員感受到了大眾對科研的濃厚興趣,也讓他們看到了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和價值。
「我深感榮幸並認為這是很好的事情。」許博士表示,在他和課題組成員看來,科研本身雖然基於嚴謹的實證與邏輯,但它同樣擁有無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這是人性中共通的部分。此次項目能夠吸引眾多網友的關注與參與,正說明科研並非是遙不可及的、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而是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能夠激發公眾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熱情。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能夠打破科研與公眾之間的隔閡,讓更多人了解科研的魅力,甚至激發他們成為未來科學探索的參與者或貢獻者。這種全民科學的氛圍,對於推動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許博士說。
「走紅更多是一種意外」
把研究的樂趣傳遞給更多人
至於此次走紅,許博士認為這更多是一種意外。
他表示,作為科研人員,主要目標是探索未知、解決問題、推動科研進步。而這次項目受到如此廣泛的關注,對他來說既是鼓勵也是鞭策,使其更加意識到,作為一名科研學者,除了深耕專業領域外,還有責任和義務將這部分知識和研究的樂趣傳遞給更多的人。「我們會繼續努力做好科研學習的工作,同時也積极參与科普活動。」
「果菌王」,並不是課題組研究人員第一次收到網友寄來的菌類樣品。
「雨季的時候,經常有網友在網上提問相關的蘑菇知識,我們也會進行解答。」課題組成員告訴記者,有些網友採到的蘑菇,他們也不認識,寄過來研究後才發現原來是新種,而這樣的故事很多。此外,有人吃野生菌中毒,他們也會幫助醫生快速鑒別蘑菇種類,為病人贏得寶貴的搶救時間。
幫助醫生快速鑒別蘑菇種類
現在,菌子吸引了很多食客嘗鮮,甚至有人挑戰野生菌,吸引了一眾看客湊熱鬧。
對此,課題組研究人員嚴肅提醒道,野生菌固然美味,但其中隱藏的危險也不容忽視。有些有毒的菌類在外觀上與無毒菌十分相似,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分辨出微小的差異。對普通人來說,這樣的鑒別難度是很高的,「冒險嘗試野生菌這種行為極其危險,絕對不能模仿。」
為了更好地享受野生菌的美味,同時確保安全,研究人員還給大家幾點實用的建議:謹慎選擇,「不認識或不熟悉的野生菌,一定不要去嘗試」;烹飪方法上,野生菌一定要炒熟,有些毒素在高溫下才能被破壞,生吃或半生吃都存在極大的風險;一次只吃一種野生菌,不要混合多種菌類,這樣可以減少因不同菌類間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不良反應。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李鳴(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