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何以挑大樑

經濟觀察網 李都/文 「山東要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上勇爭先。」

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東,勉勵山東「定好位,挑大樑」,再一次給予了這片土地殷殷期望。

改革開放以來,山東率先在全國確立起領先的開放優勢、基建優勢和工業優勢,穩居北方第一經濟大省,以「群象經濟」傲視四方,其gdp總量已經連續5年居全國第三位。2024年第一季度,山東的gdp仍保持穩中有進,為中國經濟大盤貢獻着舉足輕重的力量,可以說,從各項經濟數據來看,山東一直在挑大樑。

但顯然,習總書記對山東這個藍色半島,有着更高的期望:山東之作為,除了在經濟總量中穩定盤星,還可以在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中,在產業變革浪潮中,撐起大國的一根梁。

那麼,山東何以挑大樑?

圖源:圖蟲創意

在區域經濟版圖中挑大樑

在中國的對外開放中,山東始終是橋頭堡。這個面向渤海黃海伸出臂膀的半島,是中國布局海洋經濟、藍色經濟的前沿灘頭。

如果將山東看做一個獨立的經濟體,山東的人均gdp約在1.2萬美元左右。其人口規模介於隔海相望的日本、韓國之間,放在經濟全球視野中,我們常常會將山東與日韓兩國做一番比較。

除了優越的自然環境,山東製造業基礎紮實——在中國製造業體系中涵蓋門類最廣,且是農業大省、科教大省……在一個健康經濟體組成要素中,山東沒有明顯偏科。

而山東的比較優勢還在於,無論是國有經濟還是民營經濟,山東都佔有很大份額。2022年的數據顯示,山東國有工業企業的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私營工業企業數量全國第四。

目前,青島、濟南和煙台三個萬億gdp城市在省域內均衡布局,三大都市圈帶動下的縣域經濟可圈可點,因而諸多隱形冠軍和小巨人在各條產業鏈上求新求變,他們整體形成了對北方經濟的強力拉動。

山東是孔孟之鄉、儒家文化發源地,其文化優勢決定了它必然像長三角和大灣區一樣,深度參與全球市場的資源配置。這讓我們對山東有了更多的期許,作為中國的經濟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山東可以向全球發達國家靠攏,走在前,走出一條引領大國崛起之路。

圖源:圖蟲創意

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在日照港提出要求,要山東發揮海洋資源豐富的得天獨厚優勢,經略海洋、向海圖強,打造世界級海洋港口群,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

這樣的期許,可知山東在中國經濟版圖中的特殊地位,在向海圖強、對外開放、引領北方、牽頭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國家戰略棋局中,山東都是居於多重身份、多項責任在身的支柱大省,區域經濟這個大梁,山東必須扛下來。

在「敢為天下先」中挑大樑

有時,個體的吉光片羽,詮釋着國家前進的有力足音。

1992年,山東諸城市市長陳光下了一個決心,把諸城電機廠的國有資產由職工全部買斷,政府不再控股,職工們搖身一變成了股東,選舉了董事會和監事會。

這一年春天,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不改革死路一條」,衡量改革成敗的標準是「三個有利於」,他鼓勵人們要「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大膽地冒」……全國上下推進國企改革的呼聲空前高漲。

滿懷激情的陳光積極響應,但他很快榮膺了一頂帽子——「陳賣光」,改革沒有既定線路,摸着石頭過河怎能不被亂石硌腳,身處其中者必要經歷驚心動魄的思想交鋒。

好在,經過一番調查,陳光最終得到了來自最高層的首肯,「諸城經驗」也成為國企改革的光輝典範,由此燭照全國,開啟了一輪國企改革的大潮。

改革!改革!改革!我們總是呼喚要讓國企敢幹,民企敢闖,外企敢投。山東要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勇爭先,離不開那些敢闖之人振臂一呼。正是那些「敢為天下先」的政府官員和企業家,邁出了打破體制桎梏的第一腳。

從幾十年的改革開放經驗來看,無論國企民企,皆是在闖關中發展壯大——觀念關、身份關、產品關、市場關、管理關……不誇張地說,每一關都是生死關。而闖關就是打破常規,就是無中生有,在約束條件和體制束縛下敢為天下先。

時至今日,在身處激變和巨大不確定性的世界格局中,我們比任何時候都呼喚敢闖之人,不止要讓企業家站到舞台中央,還要讓改革者站到舞台中央,給他們容錯空間,讓他們敢闖、有為、迸發激情。

而我們也不必諱言,山東的一些國有企業,「老大」思想還比較嚴重,相當一批民營企業,政府依賴傾向也相當顯著——這何嘗不是轉型中國的課題——要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就必須下決心使企業擺脫依附,輕裝上陣。

圖源:圖蟲創意

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上,面對外來投資者或外國投資者,山東不僅要「好客」,更要讓客人留下來,留下來還要坐正席,坐正席還能做主人。

齊魯大地,改革的願望還是那麼迫切,改革的道路還是那樣艱巨。

當新時代給山東人擂鼓助陣,便是希望那些官員和企業家們大膽往前走:那些明確了的,要探索性地、創造性地做;那些還未明確的、法無禁止的,也要敢於嘗試,放開手腳做;那些已經做了且收到實效的,更要繼續做,全力去推廣。

因而,在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在解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矛盾上,山東具有獨一無二的樣本意義,它在完善制度、健全機制、激發活力、增添動力上用的實勁,就為中國經濟的爬坡過坎,提供了一個導航。

這個開路先鋒的大梁,山東也必須挑起來。

在產業變革浪潮中挑大樑

自本世紀第二個10年以來,以移動互聯網為基礎的技術革命,在全球範圍內掀起新一輪產業變革浪潮。數字經濟搶灘登陸,並勢不可擋的向一切既有經濟領域滲透、衝擊,發展出全新的應用、產品、企業和產業形態……顛覆其可以顛覆的一切既有行業形態、商業格局、企業架構與流程,並帶來對企業、城市、區域價值與前景的徹底重估、分化。

中國是這輪經濟變革浪潮中的主戰場之一,山東是這個主戰場的正面前沿:一方面,本土成長出一批數字經濟弄潮兒,另一方面,傳統經濟在新經濟浪潮中試煉、重生、升級。

但山東並未在社交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浪潮中拔得頭籌,在異常活躍的數字消費中頻頻失語——雖然它也在其中獲益良多。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山東是唯一獲批的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如果起跑未獲優勢,山東便急須在這場數字浪潮競賽中迎頭趕上。

因而,如果山東能夠創造性地實現經濟引擎的切換,在數字經濟時代重新成為領跑者,那麼中國也就找到了逐浪新經濟的一把鑰匙。

在山東省的《數字變革創新2022行動計劃》中,山東決心着力推進生產方式數字變革,堅持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雙輪驅動」,激發創新活力,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發展方式整體轉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最近談到,數字革命帶來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是顛覆性的,不能用工業社會的思維來發展數字經濟。在工業化的基礎上推動數字經濟,其內在邏輯不同於工業社會,它要求量變到質變,它要求實現「從0到1」的飛躍,只有那些開闢了新賽道、孕育了新業態的顛覆性創新,才是新質生產力,其關鍵是「質」變,而不僅僅是新。

這樣的論斷,既令人有擁抱新浪潮的振奮,又充滿舉止無措的忐忑不安。已經全面浸潤於工業社會的山東企業和企業家們,其優勢清清楚楚擺在那裡,而劣勢也明明白白無可遁形,山東人怎能不經歷一場全新的觀念變革、思想升維,若拉長歷史視野,山東完成工業化彷彿就在昨天,但破除工業化固有思維的浪潮卻已經叩門。

觀念的變革,對那些傳統製造業中弄潮兒來說,往往是最難的。

圖源:圖蟲創意

或許,這就是時不我待的產業浪潮。數字經濟的特性,決定了我們在國際競爭中「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數字技術的迭代升級是加速度的,工業經濟的發展可以補課——中國補得還不錯,但是數字經濟的發展一旦落下來,很難有補課機會。

着眼於此,山東在全面釋放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效能,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挑大樑的責任同樣艱巨,必須勇當先行者,擁抱這場數字經濟新浪潮,擁抱這場山呼海嘯奔涌而來的ai新浪潮。

有比喻說,如果拿廣東和山東相比,廣東好比一輛汽車,靈巧輕便,在快速發展的道路上不費勁;而山東相當於一輛超級重卡,啟動的時候很緩慢,一旦啟動起來就是力拔千鈞。

這個比喻確乎表達了山東之於中國的意義,山東這輛超級重卡,需要在壓力之下勇挑大量,在充當中國經濟引擎方面,釋放出磅礴動力,加快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為當下的中國走出一條勇於改革、勇挑大樑的新路。

圖源:圖蟲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