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冪發論文被熱議,演員的素養靠什麼「論證」 | 媒體札記

《淺談影視劇中演員創作習慣——以電視劇〈哈爾濱一九四四〉為例》——日前,在《中國廣播電視學刊》今年第6期中,一篇署名「楊冪」的文章引發關注。隨後,該刊主辦單位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向媒體證實,這篇文章的作者確實為演員楊冪。《中國廣播電視學刊》是cssci擴展版、北大中文核心刊物。很快,「楊冪發論文」便成為社交網絡的熱搜詞條。

此前,演員打造「學術向」人設並非個例。其中一個較為知名的例子,是曾獲得北京電影學院博士學位的翟天臨。他因為在直播中表示不知道「知網」是什麼,被網友質疑學術能力名不副實,最終經官方調查,被撤銷博士學位。在這一背景下,此次楊冪發表論文,也引發了一定爭議,不乏有人就其專業性、可信度提出質疑。

讀過這篇文章全文,也許能消減一些疑慮。其實,楊冪的這篇論文並非研究高深理論問題的文章,而更像是表演方面的業務交流和經驗分享。有人將該文進行查重,發現重複率「只有0.9%」,這也不同於很多依託於前人研究成果的理論性論文。以「理論性」衡量楊冪的這篇文章,自然得不到太多收穫,但是,就像很多實踐性學科一樣,不少學術期刊都會刊登來自業界的分享類文章,以達到打通學界與業界的目的。

演員並非不能寫論文。正如澎湃新聞評論所言:「之所以楊冪的論文引發熱議,主要是因為她明星、演員的身份與嚴肅學術期刊論文之間,有一種『陌生化』的傳播效應。」只要這篇文章言之有物,遵循學術規範,符合刊物的欄目定位,就有發表的價值。作為知名演員,楊冪對於表演業務的思考具有一定代表性,有關刊物優先進行發表並非不能接受。

更值得追問的是,演員從事業務領域的研究,究竟出於怎樣的考慮?當人們在評價一位演員的素養、業務能力時,「論文」究竟應該佔到多大的比重?

在很多演藝界前輩眼裡,演員的研究能力是其素養的重要組成。20世紀50年代,著名劇作家、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任院長曹禺曾明確提出:「人藝的演員,應該是學者型的演員。」戲劇家焦菊隱也建議:要把北京人藝辦成學者型的劇院。表演藝術家于是之也曾說過:「演員必須是一個刻苦讀書並從中得到讀書之樂的人。」

但是,曹禺等人提出「學者型演員」,不是主張演員一定要花大量時間精力從事學術研究。演員並非學者,有表演活動特有的思維和情感,與從事學術研究需要的理性、邏輯性並不相同。演員多讀書、讀好書,對生活和業務進行有沉澱的思考,有助於獲得表演的營養,提升藝術的修養。以學位高低、論文發表數量衡量演員是否屬於「學者型演員」,並不是曹禺等先生們的期待。

對此,微信公眾號「浙江宣傳」也主張:「明星參與業務學術研究,需要紮實的專業能力、過硬的業務成果和一定的研究基礎,切不可用『明星光環』進行學術消費。學術界也應當恪守學術自律、秉持學術尊嚴、守好學術『門檻』。」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演員從事業務研究,應當是表演技能、經驗積累、日常思考的自然流露,萬萬不可只把學術當成自我營銷的「人設」。

6月28日,備受關注的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揭曉獲獎名單,電視劇《繁花》拿下最佳電視劇、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改編)、最佳美術、最佳攝影等獎項。此前,有網友發現,《繁花》中「爺叔」的扮演者游本昌未能入圍最佳男配角。對此,《繁花》劇組回應稱,在得知申報名額有限後,游本昌主動提出,要把申報的機會讓出來給年輕人,讓更多年輕人能被觀眾和行業看到。

游本昌這種提攜後進的精神品格,與其在藝術領域的畢生成就是一致的。從「濟公」到「爺叔」,從「跑龍套」的配角到站上領獎台的「終身成就藝術家」,游本昌以其踏踏實實的積累與沉澱,贏得德藝雙馨的美譽。在不少人看來,游本昌在演藝業務上的表現與報獎機會讓給後輩的品格,正是大家所期待的演員素養。

近年來,各大藝術院校在藝考中加強對藝術生文化科目的考察,發出表演專業科班學生不應該留有知識短板的鮮明信號。與此同時,人們也能看到一些知識積累豐富、綜合素質卓越的年輕人進入演藝圈。隨着演藝界整體文化水平的提升,公眾自然也不再會為演員發表一篇論文感到驚訝,演員素養也能得到更加全面公允的評價。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