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展現了作家對國家、民族、家鄉的深情」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6日訊(記者 鄧正可)5月16日,講述1955年人民作家周立波回到家鄉,深入人民,在勞動中創作文學作品的電影《周立波回清溪》上映。日前在北京舉行的觀摩研討會上,眾多業內人士對影片進行了點評。

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宋智勤表示:「該片以其質樸而寫實的鄉村畫面,以及深入刻畫的經典人物形象,生動地展現了鄉土變革和鄉村振興的歷史脈絡。」

人民日報文藝部文學編輯室主編張健表示:「影片通過真實地呈現農業合作化過程中的矛盾和情感糾葛,成功地吸引了觀眾的注意,深刻地展現了作家對國家、民族、家鄉的深情。」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皇甫宜川表示:「該片巧妙地融合了歷史與現實,彰顯了民族的創業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不僅表達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還展示了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調整、修正和創新的必要性。」

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童剛對電影的真實性、年代感和精心製作表示高度肯定:「影片探討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現實意義,做到了藝術性、思想性、觀賞性的統一。」

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仲呈祥表示:「電影的畫面、人物塑造等各個方面都是高質量的。我們應在銀幕上更多地塑造像周立波這樣的榜樣,並竭盡所能讓其觸及當代觀眾。」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認為,電影成功地將缺乏戲劇性的故事轉化為戲劇性豐富的作品,並避免了泛泛之談,周立波的形象為當代作家提供了寶貴的啟示與靈感。

該片編劇、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湖南省文聯原主席譚仲池表示:「周立波先生作為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優秀作家,他的回鄉創作經歷十分寶貴,電影是對那段寶貴歷史的銘記與傳承。」

該片導演趙楠表示,她通過深入研究周立波的講稿、採訪親人及專家,積累了大量創作素材。「影片聚焦於公與私、集體與個人的衝突,巧妙地將周立波從旁觀者塑造成深度參與者,從而賦予了他更加豐富和立體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