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藝評|靠偶像明星,一部電影能走多遠?

五一檔捉對廝殺,誰賣得最好?市場給出了答案,由黃景瑜、王一博領銜主演的《維和防暴隊》,這部電影在5月1日當天收穫了1.36億元的票房,穩獲單日票房冠軍。畢竟這兩位偶像明星演員的票房號召力,以及維和題材此前相當出色的市場表現(「紅海行動」「戰狼」系列都是載入中國影史的動作大片,哪怕在撤僑這個小分支也有饒曉志的《萬里歸途》,票房口碑雙收),讓院線經理在假期的第一天為《維和防暴隊》騰出了27%的排片(佔比),遠高於《末路狂花錢》的15%和《間諜過家家代號:白》的14.8%,另一部香港動作片《九龍城寨之圍城》更是只獲得了9.2%的排片。但令人遺憾的是,《維和防暴隊》的上座率是這四部電影里最低的。

五一檔誰能笑到最後?相信市場很快會繼續給出答案,《維和防暴隊》交出單日票房冠軍和五一檔新片票房榜冠軍寶座,相信只是時間問題,甚至也可能等不及這篇稿子寫完。這部看起來擁有大明星、大製作的大電影,為何走不遠?

首先,是劇情寡淡,套路太深。因公犧牲的父親、追隨父親腳步的兒子,還有一開始跟誰都不對付,但在經歷了生死時刻後逐漸成長,最後選擇犧牲自我,成就英雄主義的愣頭青……不誇張地說,整部電影滿是這樣俗氣並且毫不令人驚喜的套路。如果一些時候觀眾吐槽一部作品乏善可陳時,會說它「看到了開頭,就猜到了結尾」,那麼於《為何防暴隊》就是「沒有看到開頭,就猜到了全部」,已經太久沒有在電影院看過這樣一部令人感到乏味、無聊、沉悶且冗長的動作電影了,哪怕它只有101分鐘的片長,哪怕這101分鐘里觀眾數了數有13分鐘是緩慢的片尾字幕滾動時間,但坐在放映廳的每一分鐘還是忍不住掏出手機,至少可以選一下,等下午飯吃點什麼。

其次,是製作粗糙,大場面欠奉。當然,當觀眾買票看《紅海行動》和《戰狼》的時候,也沒有期待林超賢和吳京給出太多故事上的驚喜,畢竟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中國維和警察受國家派遣遠赴異國他鄉為和平而戰鬥的電影,也不能在劇情層面苛求太多。但相較於同題材電影的大爆炸、大拯救、大場面,《維和防暴隊》基本一個沒有。火箭炮在後面追逐裝甲車,只有一枚打中,這大約已經是電影最厲害的「大場面」了,拳拳到肉的打戲也約莫只有黃景瑜貢獻了一場,林超賢電影那種經費在燃燒的感覺,在這部電影里幾乎是遍尋不見的,甚至比起相對更類型片更省錢的《萬里歸途》,觀眾這次能感受到的依舊是不過癮、不酣暢、不揪心,能看到的是相對粗陋的置景,還有基本完全沒有緊迫感的外籍群眾演員。

再者,幾位主要演員的表演同樣令人「難忘」。難忘,不是因為他們令人感動或者揪心,甚至令人共情,而是他們幾乎全程保持了表情和姿態的高度穩定。黃景瑜身材高大、一臉正氣、但他這幾年的銀幕形象基本已經固化,在《維和防暴隊》中依舊毫無突破,像是從他別的作品中平行穿越過來的,以至於看完全片觀眾都不太記得這個隊長的姓名。王一博這兩年的表演水準有比較明顯的提高,但可惜這部電影大部分的場景拍攝於三年前,於是王一博在大多數時間缺乏表情管理,眼神單一,只能用嘴表達憤怒和焦灼。如果說歐豪因為是該片換角重拍後加入的,表演風格與兩位主演並不一致還情有可原,鍾楚曦飾演的維和警察,實在叫人齣戲。就算沒有辦法完全按照蔣璐霞這個標準(《紅海行動》中她留着寸頭,身強體壯,比男軍人們看着弱小,動作戲和槍戰戲都相當帥氣)來找女軍人,但過於唇紅齒白的女警是只為了在包餃子過節、給當地孩子上課等情節中水片長的嗎?畢竟她最後的犧牲不僅毫不出人意料,並且毫無必要。

這部電影一度暫停拍攝,後期通過補拍、刪改等方式終得以完片。但從實際觀影感受來說,導演拍不起爆炸、翻車等「大場面」,也拍不來狙擊手對決這樣的「小場面」,而電影糟糕的剪輯更是令本不富裕的人家雪上加霜,一場戲還沒結束,莫名轉場到另一個場景的例子不勝枚舉。許多次情緒剛剛燃起來一點兒,剪輯師馬上就會用慢鏡頭或回憶戲讓節奏掉下來。

總體來說,《維和防暴隊》比之王一博此前上映的《無名》《長空之王》和《熱烈》,更不好看。而這三部電影,做足了話題和營銷,也都沒有摸到10億元票房的門檻。可見,只靠偶像明星,任何電影都沒辦法走太遠。(孫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