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武漢脫口秀演員:不擅長人情世故,試錯後找到想要的生活

「脫口秀」的節目形式起源於西方的「單口喜劇」(stand-up comedy),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喜劇藝術,單口喜劇以其辛辣幽默的調侃、對社會議題的犀利解讀,以及對現實生活的敏銳洞察成了大眾喜劇的重要類別。隨着互聯網的普及以及電視脫口秀的出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轉型脫口秀演員。搭建一個舞台,台下擺放幾張靠椅,隨着聚光燈照亮演員的那一刻,一場關於「快樂」的演出就開幕了。

在武漢本土,不同風格的俱樂部,一群有「個性」的演員,讓這種帶有「冒犯」的喜劇文化在這個城市的各個角落發酵。

「非典型理工男,看似青年,實則中年。」這是近幾年武漢本土知名演員袁威的自我介紹,他的表演既有理工男的縝密,又有引發觀眾共鳴的共情力。不少觀眾反饋,「袁威的脫口秀,容納着本土熱乾麵的熱辣,日本壽司的生冷,泰國咖喱的清香,以及武漢老嫂子的靈魂。人段合一,剖開自我,當之無愧的壓軸。」

演出現場。圖/受訪者提供

袁威1990年出生於湖北武漢,因其對表達的熱愛,以及獨特的語言模仿天賦,使得他成為一名全職脫口秀演員。他目前是武漢松果喜劇簽約演員,線下演出已達1000多場,是許多場次的壓軸嘉賓。他的脫口秀以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語言習慣,說話方式為切入點,模仿「美式甜心」「武漢老嫂子」「泰國學生」,用脫口秀向觀眾展示中式、泰式、日式、印式英語的發音差異,再配合上武漢話以及「放飛自我」式的表演,深受粉絲的喜愛。

4月30日18時,九派新聞在松果喜劇現場見到了袁威,他剛從杭州演出完回到武漢,準備晚場的演出。「脫口秀演員沒有什麼固定假期,到處演出也很辛苦,但找到自己熱愛的事,使之成為工作很幸福。」

【1】打算離職成為全職脫口秀演員

袁威2008年就讀於武漢紡織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主修紡織工程專業。2012年,他因有着出色的科研經歷、學業成績和英語功底,從而被美國康奈爾大學、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等7所高校錄取,最終他選擇了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那時候我年紀小,也不知道自己真的喜歡什麼,想着學好自己的專業,走出去看看。我當時憋着一股勁想要證明自己,滿腦子想的不再是我能否申請上,概率有多大,而是做什麼能申請上。於是我擬好list,一項項完成,申請上了我心中的dream school。」他在留美求學期間擔任導師助教,給各國本科生上課。

2014年研究生畢業後,袁威在寶潔從事了3年材料研發和採購工作,常年輾轉於美國、日本、德國和廣州之間。2018年,其憑藉豐富的履歷入職武漢的一家國企,從事供應鏈前端採購工作,「我在國企待了6年,離職日期在五月中旬,準備全職做脫口秀演員。」

他因熱愛表達,2018年在武漢參加名為「國際演講會」的公益性組織,演講形式是中英文演講,自選話題。袁威中英文都有嘗試,他也是當時國際演講會華中區唯一獲得過前三名的選手。那時「段子」之類的概念還未興起,他發現自己很擅長幽默類型的演講,會花大量的時間私下研究。「很多人以為我是在國外留學時期開始接觸脫口秀的,其實我那時兼職助教課業繁忙,根本無暇顧及其他。兩年的研究生生活也讓我認清自己並不適合科研,沒有天賦和興趣,但又沒找到自己擅長的。」

袁威參與演講會培訓。圖/受訪者提供

2021年,線上脫口秀在全國廣泛傳播,為了聚集同好,更好地打磨段子,他創建了「學點喜劇」。「當時我們的演員不多,票價在二三十元左右還送飲料,好在之前演講協會的朋友幫助宣傳銷售,利潤在付完場地費後所剩無幾,維持了大概半年左右。」之後武漢大量俱樂部成立,袁威開始輾轉各個俱樂部演出。「我朋友當時把我推薦給俱樂部老闆,講過一次開放麥後,他認為我還不錯就長期合作了。」

2021年至2023年,袁威利用空餘時間演出,每周平均可以接到多場劇場演出,再加上劇場外的商業演出,副業收入已經可以養活自己,收穫了大量粉絲。「我一直在想自己是應該選擇穩定的工作還是熱愛的職業,一直在月亮和六便士兩者搖擺,我個人性格也不太喜歡坐班模式。隨着演出場次的增多,打磨段子的要求變高,本職工作剩餘的時間不夠精進副業,因上班時間不自由很多大型俱樂部無法合作。正好遇上國企裁員,這可能是命運的安排,我就打算全職做脫口秀演員。」為有一個長期穩定的演出平台,袁威最終和松果喜劇簽約,除開在武漢本土的演出,也會受邀全國範圍內演出。

【2】一個成熟的脫口秀演員努力和天賦缺一不可

近一兩年越來越多的人湧入脫口秀行業,但是大多數只是作為副業,成熟的脫口秀大家庭新成員很少。

袁威起初的創作靈感來源於留學生活的社交差異,「美國人的說話方式是以誇張為主,我就把這種誇張的藝術用脫口秀的形式表現出來。包括有一些日本泰國的同學,說英文的時候帶有母語的發音習慣,說一些特定的詞彙時會造成誤解,無奈又好玩,我就模仿他們的口音把這種差異帶到舞台。」這是屬於袁威的獨特表演形式,需要全面剖析自我的性格,對各式英語精準的模仿能力,以及場上節奏氛圍的把控。「我私底下其實很社恐,但上台就能完全放開。我覺得一個成熟的脫口秀演員應該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在,在天賦上努力,打磨出屬於自己風格的作品。每個人的性格,輸出模式,人生閱歷都是自己獨有的天賦,是不可複製的。」

隨着演出的增多,知名度的提高,打磨新段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袁威的素材來源於生活的各個方面,街邊吵架的武漢阿姨,路邊攤買水果的大爺,網絡爆火的美食等。「我覺得武漢老嫂子急性子的爭執很有意思,我就用來模仿了。不僅僅是觀眾,我自己長時間講一個段子都會覺得無聊,所以我一直在打磨新東西。目前已經成型的還有,武漢本土的說話風格,公司同事之間的瑣事,以及世界各地的美食差異。」

每當袁威寫出新段子會對着鏡子訓練,再用三到五場開放麥的時間實驗,觀察觀眾反應,調動現場氛圍。「開放麥我沒有工資,一般講了幾場觀眾沒反應就說明我的梗不適合,其實新段子的出現是很難的,一句話多數人覺得搞笑對於我來說已經是很難得的事情了。」

袁威和觀眾合影。圖/受訪者提供

對於袁威來說最焦慮的事是靈感枯竭,太多演員因沒有靈感而放棄,每當此時他會放空自己,欣賞優秀演員的脫口秀專場,不帶目的地閱讀大量書籍和文章。「對於創作者來說靈感枯竭是常態,這個時候強迫自己效果只會適得其反,我會漫無目的接觸大量的訊息,多涉獵一些看似無用的,沒那麼功利的東西。靈感的出現是沒有規律的,當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素材就自然而然出現了。」

【3】「脫口秀是很單純的行業,我可以專註在創作上」

袁威對於脫口秀的理解是披着喜劇外衣的真實自我,創作者需要極強的共情能力,每一個創作者的初衷都是表達自己。「創作者都是幸福的,要有一顆『不油』的心去觀察身邊的人和事,我認為讓觀眾開心的前提下,再表達一些深刻的東西,希望懂我的人透過我的表演形式發掘我的內在想法。決定全職做脫口秀演員後會有更多時間,提升我的表達能力,觀看我表演的人增多,對我來說是欣喜也是鞭策。今年下半年打算開專場,也在嘗試從事語言培訓。」

脫口秀帶給袁威的不僅是多一份薪資的快樂,更成就他強大的心態。有的觀眾對於脫口秀的理解是即時快感,他們沒有耐心品味結果前的鋪墊,一旦段子未打磨成熟,或者不符合觀眾喜好,就會冷場。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演出結束,匿名評價環節,一位觀眾認為武漢方言為主題的段子冒犯到他本人。「這樣的事情遇到過幾次,一開始會很難過,後面發現任何主題都會存在兩面性。久而久之我發現粉絲和我也是同頻的,面對我不是他們喜歡類型的觀眾,我也不會因為別人的聲音而影響自己,久而久之我的接受度也變高了。」

「我覺得自己不擅長需要很強情商的工作,人情世故我處理不來。這也是我喜歡脫口秀的原因之一,這是一個很單純的行業,評價非常客觀,現場效果是一目了然的。不需要刻意去維繫太多工作之外的人際關係,可以讓自己專註在創作上。」很多人並不理解他的追夢之旅,穩定的工作似乎是當代主流社會大多數人的選擇。

袁威表示尊重每個人的理念,但是堅持自己,「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活法。對於我來說做自己喜歡的事,能養活自己,不成為父母、社會的累贅就足夠了。我很喜歡四處演出,見識不同人生的這種生活方式,從某種程度來說這個行業更適合有個性的人,脫口秀讓我邁向星辰大海,再也無法縮進原來的洞穴里。」

節假日演出。圖/受訪者提供

「我認為人生的每一個選擇都算數,我也是經歷了留學生涯的試錯才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雖然讀研之後並不熱愛科研,但是堅持申請,練就了我持之以恆的品質,多年海外工作經歷,讓我眼界更開闊,為我現在的職業提供了靈感。未來哪怕脫口秀行業沒落,但幽默詼諧的語言表達能力,無論哪一行都是需要的。」

九派新聞記者 周亦寧

編輯 吳迪

【來源:九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