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德企詮釋為何必須留在中國

德國《商報》4月29日文章,題目:這家家族企業詮釋了為何繼續非常依賴中國 與許多德國公司一樣,來自德國的風機和電機製造商依必安派特繼續在華投資。其中國區負責人托馬斯·紐倫貝格解釋了這一戰略,並揭示了為什麼不可能撤離中國市場。

你已經離開還是留了下來?約5000家在華德國企業中的任何一家都可捫心自問——世界局勢脆弱,與中國的業務對大多數德國公司來說太重要了,他們無法放棄。這一答案也適用於巴登-符騰堡州家族企業依必安派特。紐倫貝格說:「中國市場對我們來說仍像以前一樣很具吸引力。」該公司自1996 年以來一直活躍在中國(如圖),在上海、青島和西安等地都設有辦事處。2022/2023財年,該集團總銷售額為25.4億歐元,其中約20%來自德國,15%來自中國。儘管中國市場對銷售的貢獻低於歐洲市場,但增長非常重要。

現居上海的紐倫貝格讚揚中國政府的總體規劃和經濟政策。在德國,人們希望獲得更多中國訂單,他和公司都很清楚,「我們不會撤出中國,將繼續投資。」目前,依必安派特在中國的分公司共有約1900 名員工。其在上海距浦東機場不遠的大中華區新總部3月份落成,面積達3.3萬平方米,設有物流中心、四層樓的生產大樓、研究實驗室、辦公室和可容納900名員工的食堂。在古都西安,該公司也計劃擴大生產區域。

經濟繁榮正在改變這個國家,創造了需求並推動現代化進程。在上海,出售肉類的露天市場被現代化超市和冷鏈送貨服務所取代,相關冷卻系統通常使用的是德國技術。

紐倫貝格對中國市場的熱情可見一斑。這位55歲的德國人在中國生活了18年,娶了一名中國女子。他還曾在西安和南方科技大都市深圳工作過。對於地緣政治,紐倫貝格表示:「中國的民主發展不一定要符合我們的期望……西方的價值觀不能照搬到中國。」他說,許多中國人希望家庭變得更好、孩子能擁有更多機會。這些必須歸功於中國政府。

德國政府希望企業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然而,德國經濟界對「去風險」的解讀可能與政客想像的不同——2023年,德企在華投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他們用這筆錢來確保生產和供應鏈免受地緣政治緊張的影響。通過在中國更密集的生產本地化,即使在貿易衝突的情況下也可繼續服務中國市場。這就是巴斯夫投資上百億美元在中國南方建設新生產基地的原因。

在中國,一種創新產品具有與國外產品相同的功能,但價格可以便宜30%。幾乎沒有一家德國公司想要或能夠拒絕中國。紐倫貝格說:「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那樣擁有如此完美的供應鏈網絡,印度同樣是具有吸引力的大市場,但目前還無法跟上。」(作者馬丁·本寧霍夫,青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