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哈爾濱一九四四》編劇王小槍:想花力氣做不一樣的東西

1944年的哈爾濱,偽裝成鐵路巡警的地下工作者宋卓文,被偽滿警察廳特務科科長關雪誤認為救命恩人、宋卓文的雙胞胎哥哥宋卓武,他將計就計,潛入特務科;但入職之後,宋卓武突然出現了……

正在愛奇藝和東方、江蘇、北京三大衛視播出的《哈爾濱一九四四》,無疑是諜戰劇中的「六邊形戰士」:論陣容,著名導演張黎與斬獲白玉蘭最佳編劇獎的編劇王小槍強強聯手,秦昊、楊冪等組成的演員班底頗為吸睛;論呈現,電影化的視覺與生活流敘事的結合,讓劇集跳出常規模式,別有韻味。

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觀眾也開始討論,性情互補的雙胞胎兄弟、多疑而又帶着點發瘋氣質的反派群像,到底是怎麼寫出來的?

一個可能的答案是,不循常規的人物,本來就是編劇王小槍的拿手好戲。《面具》活靈活現地寫出了一個「沉睡」的特務被「喚醒」後的複雜心路,《對手》還原了當代視野下生活窮困、慘遭中年危機的「間諜」日常,而《縣委大院》更是扎紮實實寫出了性格各異而又鮮活生動的基層幹部群像。

在接受新聞晨報·周到等媒體採訪時,王小槍坦言不願意在創作上重複自己,以雙胞胎兄弟的設定為例,多年前他在電視劇《密使》中用討巧的方法寫過,此次創作更像是一種「正面強攻」,「諜戰這個賽道本來就很擁擠,大家都在挖空心思希望設計一些新的敘事角度。雙胞胎是國內外很多題材都會涉及的,我想,這一次能不能不迴避雙胞胎身份創作上的難度,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爾濱」的熱度未散,《哈爾濱一九四四》中瀰漫著緊張感的哈爾濱再次讓人耳目一新。這並不是王小槍第一次寫哈爾濱,2018年播出的《面具》將目光投向了哈爾濱解放初期的反特行動,而《哈爾濱一九四四》的故事背景則選在了抗日戰爭勝利前夕。

「選擇1944年,是想把人物放到一個比較微妙的歷史時間節點。」王小槍坦言,置身歷史之中的人們並不知道勝利即將來臨,但他們一定能感覺到變化,「我相信這個故事裏的很多人都能感受到日本的風雨飄搖了,在到1945年這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他們的心態肯定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這是很有趣的。」

同時,曾在哈爾濱參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的經歷,也讓王小槍格外想敘說當年的故事,「我不懂建築,但參觀過程彷彿有一個人在無聲地講故事,尤其看到當年做人體實驗的一些器械,作為中國人是崩潰的。你親眼看到過那些細節,你知道它是有真實的、有力量的。」

王小槍力求在文本創作階段努力加入大量細節性內容,而《哈爾濱一九四四》劇組同樣是「細節控」。一次探班,王小槍驚訝地發現,劇中特務巡邏用的棍子、馬鐙等等,無一例外都是真的,「道具棍子我自己提起來都覺得很沉,實木的」。而在拍攝日本軍官的皮靴擦過泥潭的戲份,連特寫鏡頭裡的污水都有一種帶着血絲的粘稠感,「劇情說的是日本人槍殺了一些人,血流到了污水裡。後來問了導演才知道,這個『血水』是他和美術部門往污水裡加了膠水,才會有這樣的一種質感。」

王小槍說,他曾在韓國電影《殺人回憶》導演特輯中見過類似處理新鮮傷口、呈現血污的拍攝手法,沒想到《哈爾濱一九四四》完全採用了電影的製作手段,讓觀眾從現場氛圍上就能強烈感受到真實感,「我和黎叔(張黎)合作最大的感受——他是一個頂級的氛圍製造大師」。

《哈爾濱一九四四》播出至今,不走尋常路的群像塑造引人熱議:秦昊扮演的宋卓文、宋卓武兩兄弟,並非一正一邪的傳統套路,而是性格互補、並肩作戰;楊冪扮演的特務科科長關雪,敏感多疑,她那充滿控制欲的「瘋感」在過往同類題材中鮮少觸及;還有張子賢扮演的潘越、欒元暉扮演的胡彬、蔣奇明扮演的田小江等人,也都有不同的棱面。

王小槍坦言,雙胞胎兄弟的設定過往許多作品都有,只是大多用了取巧的設計,無論是互換身份還是冒充頂替,往往是其中一方犧牲,另一個人以假身份進入全新的環境,在本質上依然是主人公獨闖龍潭的模式。此次《哈爾濱一九四四》希望「花力氣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拋開雙胞胎長得一樣這件事,生活中很多親屬關係也是微妙的,有很多可以探討的地方。」

而在談到關雪這個跳出常規的「女特務頭子」形象時,王小槍認為,評價關雪不能忽略她的複雜性。她一方面要做諜報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在「職場」上爭得一席之地,少不了有權力的制衡,所以,關雪的行為始終帶有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特點,「她的示弱、強悍、發怒、委屈,可能都是在利用周圍的人。」

從這個角度上說,即便劇中關雪對宋卓文表現出了所謂的親近,本質上她都抱有懷疑態度,其人物設定也是「徹徹底底的大反派」,「外在表現只是她的冰山一角,諜戰本來就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也許關雪的每一句話都不是實話,也許她100句話里有一句真情流露,這也不好說。或者說,她在某個時間段里流露出來的真情,也並不一定是真的真情」。王小槍笑言,這可能是觀劇過程中特別有趣的地方:「第四集的時候,你可能覺得他們之間的互動是感情戲,等到第八集回頭看,原來是假的,是試探。」

在王小槍的設定中,故事主要發生地「特務科」里的每個人都不是「善茬兒」,「胡彬表面上很忠誠,看到後面你會發現他也有所圖,他也會想辦法拿捏關雪;潘越看心理醫生的情節,同樣是想豐富一下這個人物——他手上有鮮血,並不是每天都能心安理得睡得着覺。」

成功的群像塑造,既考驗編劇功力,也需要演員們的好表現共同成就。《哈爾濱一九四四》播出以來,有關主演的演技討論頻頻衝上熱搜,不同人物的精彩戲份更是不斷引發熱議。在王小槍看來,這是創作群像帶來的快樂,「人多了以後,每個人的差異性就出來了,故事創作還是很快樂的。我覺得電影電視劇的情節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核心還是人物。」

有趣的是,即便是對王小槍自己來說,真正看到演員在熒屏上的呈現,感受同樣是新奇的。創作至今,除了《對手》中焦剛扮演的火傳魯,他很少在寫故事時就主動代入特定的演員, 「《哈爾濱一九四四》和其他我寫過的劇都是這樣,寫的時候並不知道誰來演。秦昊也好,楊冪也好,他們的表演是我創作的時候沒有想到的。」

王小槍之前也看過《隱秘的角落》《漫長的季節》等秦昊主演的作品,能明顯感覺到秦昊擅長給角色加入小的細節,「在卓文和卓武的區別上,他加了好多細節,是一個很好的演員。」但最讓他意外的,則是扮演田小江的蔣奇明,「他比我想像得要『瘋』一些,當然這是他的表演方式。劇本只是提供了一個文學的形象,他把田小江那種帶着力量感、狠勁兒的性格特點發揮得更誇張了一些,我覺得演得很好。」

在王小槍看來,編劇、導演和演員等等不同的工種,都是在用自己的創作方式把各自對時代、人物的理解傳遞給觀眾。以《哈爾濱一九四四》為例,他用文字構建人物、傳遞表達,導演張黎和主演們在創作時則進行了「二次翻譯」,後期剪輯更是進行了新的「翻譯」,「最後呈現比劇本豐富了很多,剪出來的節奏也比我想像中快很多。」

當我們追問這位棄醫從文、創作類型豐富的編劇,是否對諜戰題材更為偏愛時,他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因為這類題材對人性的拷問更深刻,對命運的唏噓更微妙複雜,「我自己這幾年人物命運的不確定性更加感興趣」。他表示,希望通過自己的理解去打動觀眾,而不是故意投其所好,「不能觀眾喜歡什麼樣的故事和角色,我們就迎合他們,因為迎合永遠不如先打動自己、再打動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