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遇見中樂評彈,古老音樂在「編程」中煥新

11組自動化樂器互動裝置上周五首次亮相上海音樂廳戶外廣場,觀眾面向傳感設備揮舞雙手,裝置隨之響起「和鳴」;全國首台ai創作的國樂音樂會《零·壹|中國色》不久前開啟創新融合實驗;「機械臂歌手」艾莉與評彈跨界高手高博文同台,暢想江南文化與海派文化的古今之變……近期,由數字技術賦能的多個演出和裝置,讓古老音樂在「編程」中煥新。

觀賞完《零·壹|中國色》後,文藝評論家毛時安沉浸在音樂會既古典又現代的氛圍中,也從同場年輕觀眾的臉上讀到了兩個字:滿足。「上海民族樂團不是在玩ai的概念,而是實實在在對高科技的ai和古老的國樂,進行了有機而色彩迷人的整合。」科技與藝術的雙向賦能,不斷拓展上海音樂舞台的創新邊界。「通過ai、數媒、機械臂等技術,讓作為過去流行曲的傳統音樂,以更符合當代觀眾審美的表達方式煥發新聲、獲得更多受眾關注,文藝人與科技人正在不斷探索。」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說。

像計算機編程一樣嚴謹的中樂音樂會

樂手們的服裝呈現松花、菡萏、輕紫、揉藍、玄天等美麗的中國色,與顏色有關的詩文麗句和中樂彼此呼應……近期上海民族樂團攜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天琴實驗室、1862時尚藝術中心打造的國樂與ai音樂會《零·壹|中國色》首演亮相,這場演出前晚在qq音樂、qq音樂視頻號等平台線上放送。

「《零·壹|中國色》呈現前沿技術與傳統中樂的碰撞融合,標誌着民族音樂+ai大模型從0到1的突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技術副總裁、天琴實驗室負責人周文江說,「騰訊音樂和騰訊ai lab聯合研發的琴樂大模型,根據上海民族樂團的風格與演出需求進行專屬定製,從琵琶、阮、笛、古箏等傳統民族樂器到鍵盤、爵士鼓等現代流行樂器,通過豐富多樣的音樂曲式和創作規律進行訓練,再通過風格優化,實現輸入描述指令直接生成高質量音樂的跨越式突破,也就是『文本成曲』。」

「團隊中有一半以上成員具有音樂專業背景,同時具備音樂素養和計算機知識,大家一起發掘民族樂器的組合編製,不斷探索與拓展中樂的藝術維度,這是一台精緻嚴謹的音樂會,就像計算機的編程一樣。」周文江介紹。毛時安認為,《零·壹|中國色》構思精巧而富於文化氣息,在現代形式和以特殊演奏技法放大中樂聽覺美感的疊加效果中,營造出一派與詩文和諧的極具中國美學品相的古典意境。

開啟與ai共創「新賽道」的同時,上海民族樂團與騰訊音樂將繼續深化合作,精進ai音樂生成大模型,用落地創作呈現更豐富多元的曲風和演出場景。

跨時空數字音樂對話中勾起對未來的遐想

保留着上海音樂記憶,百年前上海灘紅極一時的女歌手艾莉化身為「機械臂歌手」,以「ai數字靈魂」與評彈演員高博文相遇在上海音樂廳,於b2音樂立方展開一場名為《漫歌行——ai敘事音樂會》的跨時空對話。

作為「數字繆斯——音樂科技融創節」中的活動之一,這台由限像工作室攜手上海評彈團共創的實驗性演出,讓文藝評論家孫孟晉感慨:「傳統戲曲走出書場,時代曲與評彈完成前世今生的融合,幻中有真,縹緲中勾起對未來的遐想。」

音樂立方的天幕上,光影營造出意境。整台演出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過於「機械臂歌手」,根據故事需要,她時而成為高博文彈詞中的某個角色,時而與舞台上的女性側影投影相呼應,作為女明星艾莉現場首演《蘇醒》《回頭皆幻景》《繁華如煙》《重逢如是》《涅槃》《重逢》等多首充滿海派風情的歌曲。這些歌曲由德國音樂人約翰·尼格爾與中國音樂人鄧晴攜手,利用ai等數字技術基於上世紀時代曲進行再創作,也是音樂團隊向嚴折西、周璇、姚莉等創演者們的致敬。

據悉,主創團隊通過動作編排、深度圖像採集、實時演算等技術,對「機械臂歌手」進行創造性整合開發。同時,配合真實資料、模型與文字,使艾莉在音樂會中得以流暢演繹。「有粉絲在公眾號留言,覺得評彈現場表演很動聽,也有不少對『機械臂』抱有好奇心態的年輕人前來觀演,感受傳統曲藝與上海老歌在當下的新面貌。」方靚表示,未來主創還將進一步打磨,將其孵化為更具創意和美感的作品。

  作者:姜方

文:姜方圖:演出方編輯:王筱麗責任編輯:邢曉芳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