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多一度|「秦朗丟作業」博主賬號被封 如何治理短視頻擺拍?

網紅造謠「小學生巴黎丟寒假作業」事件迎來了大結局,當事人被行政處罰,賬號被封。隨着短視頻的興起,一些博主為了流量編造劇本,不惜賣慘、造謠來吸引眼球。短視頻擺拍造假,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4月12日,涉事博主發佈致歉視頻,相關平台顯示提示標籤

圖片來自抖音截圖

「秦朗丟作業」事件系編造

博主致歉,賬號被封

今年2月,有千萬粉絲的博主發佈視頻稱,在法國巴黎撿到兩本國內一年級學生的寒假作業,並喊話「一年級八班秦朗」。視頻發佈後,相關話題迅速登上熱搜,該博主短視頻賬號也在4天內漲粉70萬,點贊上千萬。其間,有自稱「秦朗舅舅」「秦朗老師」的視頻博主在視頻下留言。

圖片來自視頻截圖

隨後,有網友質疑丟作業事件的真實性。2月19日,「秦朗舅舅」承認系擺拍,其賬號被禁,視頻下架。4月7日,江蘇省公安廳公布十起網絡謠言類案件,其中包括這起編造「外甥在巴黎丟寒假作業」網絡謠言案。據悉,「秦朗舅舅」已被江蘇南通警方行政處罰。

4月12日,杭州警方發佈通報,「在法國巴黎拾到小學生秦朗丟失的作業本」一事,稱該視頻為博主徐某某與同事薛某策劃、編造,已依法對二人及所在公司作出行政處罰。

圖片來自@平安西湖

有網友表示,該名網紅的行為辜負了網友的信任,也有網友建議封號。目前,當事人的多個平台視頻賬號已處於封號狀態。

擺拍短視頻為何屢禁不止?

近年來,短視頻發展迅猛。第5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10.67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3613萬人,使用率為97.7%。然而這背後,也滋生了一些亂象。一些短視頻博主為了吸粉引流,不惜弄虛作假,甚至還觸犯了法律紅線。這些視頻類型多種多樣。

【製造矛盾衝突】

3月15日,成都市錦江區一路口上演了一起因「感情糾紛」引起的衝突事件。視頻中,幾名年輕男女在豪車旁激烈爭吵撕扯,引發群眾圍觀,相關視頻在網上快速傳播。後經查,該衝突事件是由某汽車銷售公司6名員工,夥同某汽車租賃公司員工共同策劃編造並組織拍攝視頻散布至網絡平台。警方通報稱,該行為嚴重擾亂了社會公共秩序,涉案人員被予以行政處罰。

圖片來自成都公安微信公眾號

【製造焦慮】

3月30日,警界大v、南京江寧區警察@江寧婆婆 發佈微博長文稱,有網友讓他看了在某平台上一名叫「芥末洋仔」網紅的視頻。網友提到的視頻,是一個題為「出門在外別太好心」的46秒視頻。「芥末洋仔」在視頻中一人扮演多個角色,講述了一個陌生小女孩給女主傳遞紙條,女主看不清紙條上的文字,湊近看後,聞到了紙條上的「迷魂藥」,導致手機被騙走的情景。@江寧婆婆 點名批評了這條視頻:「用幾十秒時間幾乎把我念叨了這麼多年的迷魂藥謠言來了一鍋大雜燴。」隨後相關視頻博主發文致歉。

圖片來自視頻平台截圖

【賣慘博同情】

今年1月,一則「211畢業男子被裁瞞着妻子送外賣」的短視頻引發關注。然而,經過調查,該消息並不屬實,涉事男子並非211高校畢業生,其發佈的收入截圖也是冒用的。

【「正能量」型】

此前,一則「商場保安徒手接住墜樓嬰兒」的視頻在短視頻平台流傳。據媒體報道,視頻發佈方陝西寶雞一保安公司負責人稱,視頻是根據以往事件翻拍的,初衷是傳播正能量,首發後被誤傳成熱點事件。陝西寶雞網信部門通報稱,已經約談涉及此事的自媒體賬號負責人。

【低俗「擦邊」】

去年,有網紅通過擺拍身着外賣工服配絲襪、高跟鞋或短裙的擦邊視頻或照片,並在網上大肆傳播,以此博眼球、賺流量、謀私利。據媒體報道,為維護外賣騎手群體權益,美團外賣表示對四名冒充騎手進行虛假擺拍、惡意造謠的網紅提起訴訟,要求對方向外賣員群體道歉,並賠償損失。

……

這些視頻無論是標題還是內容都很抓人眼球,有些視頻從準備到製作的周期僅有幾分鐘,卻在網絡上大量傳播,甚至引發熱烈討論。一些視頻走紅後,博主就走向直播帶貨的道路。比如2023年引發關注的「涼山孟陽」「涼山阿澤」案,「動人故事」的背後是早已設定好的劇本,賬號走紅後博主就通過「賣慘」帶貨。在這些短視頻的背後,隱藏着打造人設、編撰內容、電商運營、流量變現的制假售假灰色產業鏈。

這些虛假內容的發佈者,刻意模糊「擺拍視頻」和「真實記錄」的界限,目的就是故意讓網友信以為真。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博取關注,獲得更多的點擊率和流量,衝進熱榜,而平台也會根據算法推薦,對這些進入熱榜後流量大的作品做進一步的推流,給予這些擺拍造假的短視頻更多的流量,因此才會更廣泛傳播。

怎樣治理短視頻擺拍造假?

擺拍短視頻造假違法嗎?北京安劍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兆成表示,此次「秦朗丟作業」事件中網紅的行為涉嫌違反了我國《網絡安全法》《治安管理處罰法》以及《刑法》等法律法規。

其中,《網絡安全法》明確規定了網絡運營者、網絡用戶應當遵守的法律義務,包括不得製作、傳播虛假信息等。《治安管理處罰法》則對網絡謠言等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作出了明確的處罰規定。

此外,如果造謠行為情節嚴重,可能涉嫌觸犯《刑法》中關於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的規定。

2023年7月中央網信辦發佈的《關於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明確規定,「自媒體」發佈含有虛構情節、劇情演繹的內容,網站平台應當要求其以顯著方式標記虛構或演繹標籤網站平台應當及時發現並嚴格處置「自媒體」違規行為。對製作發佈謠言,蹭炒社會熱點事件或矩陣式發佈傳播違法和不良信息造成惡劣影響的「自媒體」,一律予以關閉,納入平台黑名單賬號數據庫並上報網信部門。

本次「秦朗丟作業」事件中,在封號之前,涉事博主的相關賬號已被打上「編造」「闢謠道歉」等提示標籤。4月13日,該博主的抖音、微博、微信等視頻賬號被封禁。

圖片來自微博截圖

圖片來自微信珊瑚安全截圖

2024年,是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專項行動年。。據公安部消息,去年12月部署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專項行動以來,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累計排查網絡謠言線索8萬餘條,偵辦網絡謠言類案件1萬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500餘名,行政處罰10700餘人,開展公開闢謠等4200餘次。4月12日,公安部公布10起打擊整治網絡謠言違法犯罪典型案例。而此次「秦朗丟作業」事件被公安部作為打擊網絡謠言典型案例公布。更多閱讀>>>「寒假作業丟巴黎」,被公安部作為打擊網絡謠言典型案例公布

此外,中央網信辦堅持以清朗網絡空間為目標,持續開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據悉,2024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重點開展10項整治任務,其中包括集中整治「自媒體」造熱點蹭熱點製造「信息陷阱」、無底線吸粉引流牟利等問題。

有專家表示,治理假視頻的虛假信息是一項綜合工作,需要執法部門加大執法力度,需要平台加強自律和監督,也要受眾不斷提高自己的識別能力,需要強化社會監督,提高製作人(造假者)的違法成本。最根本的是要從源頭治理,切斷相關利益鏈條,使那些做假視頻宣揚虛假信息的人不能獲得經濟利益,甚至要承擔不利的經濟後果,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整合自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平安西湖、@周兆成律師、央視新聞、工人日報、新京報等

編輯 馬浩歌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