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鳳行》音樂總監楊秉音:電視劇配樂創作「變卷」了是好事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日前,由騰訊視頻、新麗電視出品,鄧科執導,原著作者九鷺非香任編劇,趙麗穎擔任監製,趙麗穎、林更新領銜主演的電視劇《與鳳行》正在播出。

《與鳳行》改編自晉江文學城九鷺非香小說《本王在此》,講述了靈界碧蒼王沈璃(趙麗穎 飾)因逃婚受傷墜落人間,機緣巧合下偶遇下凡體驗生活的最後一位上古神行止(林更新 飾),兩人縱橫三界,攜手展開了一段強強聯合、充滿煙火氣和磅礴之力的新神話愛情故事。

該劇開播以來,以人聲吟唱配合嗩吶演繹的《碧蒼戰歌》以及多首風格多元的配樂出圈。記者看到,劇方發佈的《與鳳行》的配樂多達38首。日前,《與鳳行》音樂總監楊秉音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分享創作音樂的心得。

楊秉音。受訪者供圖

楊秉音着手創作《與鳳行》的配樂,早在這部劇正式開拍之前。

在兩年多之前,《與鳳行》劇本剛完成的時候,楊秉音已經開始相關音樂策劃工作了。如何確定音樂的主要創作方向?楊秉音說,關鍵是從沈璃這個角色的人物特性去入手,去找准「音樂形象」。

楊秉音和製片人、導演,以及沈璃的扮演者趙麗穎就此進行了詳細的探討,結論是要抓住的關鍵點是:沈璃是一個「神」,而不是凡人,要營造出仙俠世界的真實感,要展現沈璃身上的「神性」。因此,用像編鐘這樣復古的樂器,加上吟唱的形式,很適合去展現這個角色的「神」的身份。

另外,沈璃性格特點是有責任擔當感和衝勁兒,因此很適合用嗩吶來創作音樂。「嗩吶的爆發性會非常強,就像這個劇核心的點『本王在此』的霸氣感,需要能夠在一秒鐘之間立刻展現出來」。

趙麗穎在《與鳳行》中飾演沈璃。劇方供圖

楊秉音坦言,從碰撞和創作的第一天開始,製片人、導演以及監製趙麗穎,都想為大家建立一個音樂形象上的碧蒼王。「她的果敢、堅決、颯爽、雷霆萬鈞都能被大家感受到,在《碧蒼戰歌》中呈現出能突顯《與鳳行》獨有特質的、傳承東方美學的神話史詩感。希望這首配樂可以將中國文化的美和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

而對於《與鳳行》中另一位主角——曾化身為凡人行雲的上古神行止(林更新 飾),楊秉音在策劃音樂時認為要更強調「上古神」的概念。「他沉穩、沉着,所有事成竹在胸,每次放大招的時候可能一揮手就解決了」。楊秉音希望這個角色的配樂聽起來「既霸氣又遠古」,因此選擇與之適配的音樂呈現形式是蒙古長調、呼麥。

近年來,帶有東方美學、史詩感的音樂深受年輕一代受眾喜愛和追隨。對此,楊秉音頗有感觸。「我覺得所謂的東方美學、史詩感,源自我們的民族自信,我們中國的樂器有自己非常鮮明的特點——這個特點能夠就是讓大家很快地進入情緒,而且自帶歷史感,能夠讓人體會到歷史的亘古悠長。」

楊秉音。受訪者供圖

楊秉音指出,在創作東方史詩感音樂時,一方面他們會把中國樂器作為核心,但是又並不僅局限於使用中國樂器。

「我們會用所有能夠使用的手段來進行對於中國樂器的輔助,比如我們可能會加一些偏電子樂的那種東西進行輔助,有的我們可能是跟交響樂進行一個配合,就是說在手段層面,更多的是能夠從使用的方式方法上進行一些創新,讓我們中國樂器傳統樂器更加突出、更加明顯。」

另外,楊秉音也笑言,現在創作電視劇配樂這份工作「變內卷」了,因為觀眾愈發重視音樂品質。

楊秉音。受訪者供圖

「觀眾在閑暇或者沒時間看劇的時候,可能會需要聽聽音樂,音樂能帶回到他們看劇的那個時光和世界裏,觀眾很喜歡這種感受。所以我們音樂現在承載的作用除了配合片中劇情,也需要起到喚起觀眾看劇回憶這樣一個作用。」

楊秉音認為,製作影視劇配樂雖然很「卷」,但對行業來說是好事情,能讓所有從業者更加投入地去創作,不是千篇一律,而是不斷激發大家創作出更多有特點的優質音樂作品。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