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抄襲進化史

出品:科技新知

國產青春類型片終於走出了只有男女之情的框架,但這部電影在取得突破的同時,在評價上卻陷入了巨大的爭議之中。有大批網友指出《少年的你》原著存在「融梗」的問題,並且隨着電影熱度的持續上升,這個爭議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爭論的焦點在於,說沒抄襲的人認為原著並沒有直接複製粘貼他人的作品,其中雖然有一些情結相似,但這是所有作品都存在的。更有別有用心之人將易烊千璽也牽扯進來,認為說作品抄襲的人就是不認可流量小生的成長才對原著戴上了有色眼鏡。

而認為抄襲的人則認為其抄襲了東野圭吾的名作《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獻身》,並拿出了調色盤等證據,也有人指出原著作者的其他作品此前就已經被晉江判定存在抄襲的問題。

「融梗」是否屬於抄襲或許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有統一的標準,但隨着網友和一些作家們的口誅筆伐,外界也得以了解到洗稿已經從複製粘貼式發展到了「共通的思考」式的撞梗。

幾年前知乎上有一位網友曾寫下過這樣一句話,「群眾看來看去,不過是些碎片的重組,這是個中國文學界的工業時代,高級洗稿卻等來等去都未曾出現過。

不知道知乎上那位網友,看到以前的複製粘貼已經演變成「融梗」時會有何感想。

1、一起命案背後的抄襲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同樣依附於原創者的抄襲行業其存在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從抄襲的演變史來看,它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以粘貼複製,搬運原文為主,這類操作其實在古代就有了,最出名的就是唐代宋之問和外甥劉希夷的故事了。

在古代有文人寫文或作詩起初並沒有什麼特殊目的,但隨着朝廷用人機制的變化,一些文人墨客也憑藉自己的佳作名利雙收。但好的東西向來稀少,能寫出佳作的人也從來只是少數,而覬覦名利的人卻有很多,於是有些人就對別人的佳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的信條是「名和利總要得到一樣。」

公元680年,唐朝詩人劉希夷遇到這樣一件煩心事,自己雖然酷愛寫詩,但在這個詩壇空前繁榮的時代卻一直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作品,直到《代悲白頭吟》的出現。

他將自己的作品呈送給舅舅評判,他的舅舅宋之問在當時已經聲名遠播,與李白、孟浩然等人並稱仙宗十友。宋之問看完後,覺得其中一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堪稱絕句,於是這位唐詩大咖提了個要求,他希望外甥將這首詩轉讓給自己,劉希夷稀里糊塗的答應了。

但是回家之後,劉希夷冷靜思考後覺得這首詩很可能是難得的佳作,不然已經有諸多佳作壓身的舅舅不會據為己有,於是親自上門討要。

但宋之問的回應是:「怒其之逛己,使奴以土囊壓殺於別舍」,好不容易寫出佳作的劉希夷就這樣死了。

結果就是在《全唐詩》中出現了這樣一個奇葩景象,有兩首詩除了幾處詞語略有不同之外,通篇上下幾乎一模一樣。其中一首是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另一首則是宋之問的《有所思》

宋之問雖將劉希夷的詩佔為己有,但是卻背上了殘殺親人和冒名頂替的污名。此時的抄襲尚處於初期階段,主要體現出了兩個特徵。

第一受限於手段或情況緊急,多數都是原封不動的搬運。第二抄襲者們的目標好作品,並不是誰的名氣大就把誰定位目標,這個特點在日後也得以保留。

當然,很多時候好作品都是已經成名的大咖寫出來的,而劉希夷這種無名之輩被大咖抄襲的事只是其中一個特例。

隨着時代的發展,抄襲的手段也在不在升級,從原封不懂得拷貝到有取捨的「洗稿」。

2、抄襲者們的「九陰真經」

如果說在抄襲的初期大家都只能做他人作品的搬運工,那第二個階段的操作手法則明顯高明了許多。

在金庸的《射鵰英雄傳》中,西毒歐陽鋒從開篇到結局都在尋找《九陰真經》,最終郭靖在他的逼問下背誦了所學的《九陰真經》。但是歐陽鋒沒想到濃眉大眼的郭靖居然玩起了「洗稿」,歐陽鋒得到的真經與原版讀音雖相同但內容卻不同,《九陰真經》變成了《九陰假經》,最後歐陽鋒也變成了歐陽瘋。

同樣的事岳不群也干過,他在得到《辟邪劍譜》之後在修鍊神功的同時也把它洗了一遍,內奸勞德諾把被洗過的劍譜交給了左冷禪,結果封禪台一戰左冷禪大敗而歸。

當然這畢竟是武俠小說,你也可以說這只是金大俠杜撰而已,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洗稿的存在。

今年7月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振華猥褻兒童案被媒體曝光之後,引來了一篇討伐之聲,其中自媒體「獸樓處」的一篇名為《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文章更是在短時間內就獲得了10萬+,上千個在看,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獸爺這篇文章被指洗稿,而這篇文章最後也被微信官方判定為抄襲。

具體來看,這篇《我們與惡的距離》採用的仍然是其慣用手法,文中夾雜着大量信息,用語言暗示一些似有似無的秘聞,給讀者營造出一種與真相只隔着一層面紗的神秘氛圍。

經過自媒體「三表龍門鎮」的查證,《我們與惡的距離》一文10大處,26小處涉嫌洗稿。僅有696個字符可稱得上「原創」或有「自我風格的轉述」,篇幅只佔全文的27.8%。

這篇文章穿插了大量此前與性侵女童相關的案例,並不是說在寫作過程中不可以引用案例甚至直接原封不懂得照搬來說明問題,但是像這種大篇幅的引用(標原創的情況下)卻不標明來源和出處,還隨意縮寫、擴寫,把相關事件作者的文章打散再組裝起來,就是洗稿而且是高級一點的洗稿。

獸樓處的手法其實就是將他人的文章換成自己的語言重新寫一遍,洗稿後的新內容與原內容大體意思一致語言風格卻不同,不同程度越高,說明洗得越徹底,而這次之所以被抓包按照獸樓處的說法是「自己喝大了,小編失察。」

實際上類似此類的洗稿有很多,比如聲勢浩大的《錦繡未央》抄襲案,經北京朝陽法院判定其原著抄襲了十六部他人作品,判決賠償原作者60.4萬元。獸樓處和《錦繡未央》的抄襲,都還沒有脫離文字描寫,而玖月晞的「融梗」就比二者還要高級一些。

玖月晞僅僅保留了他人作品中的核心要素,並且將不止一部作品的核心要素融入到自己類型相似的作品當中,也就是說她將多部作品的架構放到了自己的作品裏,另外也有網友也用調色盤指出玖月晞在融梗的同時在描寫上也有複製他人作品之處,而關於這種手法算不算抄襲目前法律上還沒有定論。

其實網文領域一直是抄襲的重災區,除了複製、融梗還有一些其他的手段。

言情名作《十年一品溫如言》雖然沒有複製粘貼也沒有融梗,但是涉嫌抄襲韓團的BL同人。文中人物的原型一個是已經過了氣的韓庚,另一個則是金希澈,這讓飯圈女孩怎麼想?

而這也引申出了同人本二次創作問題,這個問題本身就處於灰色地帶,同人作品的版權是否應該被保護以及是否屬於抄襲在法律上仍然沒有定論。

網文領域之所以成為抄襲者肆虐的天堂,或許與「網」有關。

沒有互聯網之前大家接觸到優秀的作品收拾紙製品或書或報紙、雜誌,抄襲可以但一來時效性太差,二來抄襲過的稿子很難有地方展示,這也從源頭上打消了抄襲者們的動力。

而隨着互聯網時代帶來的信息大爆炸,在加速信息的傳遞和獲取的同時,也誕生了一些專業化的工具,比如「愛發狗」可以用程序進行偽原創,可以進相似度降低到一定程度,這就方便了抄襲者們的行動。

另外自媒體的出現也推動了抄襲的發展,一方面自媒體的節奏較快根本沒時間完成原創,所以複製粘貼別人的作品就成了大概率的事。

另一方自媒體從業者多數都是「半路出家」,不像傳統媒體人那樣有着較強的版權意識,再加上為了追求十萬加,一次獲取流量進而變現,洗稿也就成了自媒體們的家常便飯。

3、從文字到音樂、視頻,萬物皆可抄

得益於技術的發展,不僅網文領域成了抄襲的重災區,音樂和視頻領域也同樣沒能逃脫抄襲者們的魔爪。

說到音樂領域的抄襲,不得不提被稱為洗歌領域第一人的宋孟君。

年9月29日,歌手宋孟君的《一厘米的距離》 mv 全網首發,在引發關注的同時也遭到了傑迷(周杰倫粉絲)瘋狂吐槽。其實《一厘米的距離》這首歌早前在發行時,就因為副歌部分與周杰倫《夜曲》的雷同,被指責抄襲周杰倫《夜曲》。知名樂評人鄧柯更是在微博上發文直指宋孟君「歌曲抄襲明顯,拉低樂壇底線。」

從宋孟君的回應來看,他將指責抄襲的人轉變成了不喜歡這首歌的人,並且用「一首歌有人喜歡也會有人討厭」這句政治正確的話來迴避指責,如果真的沒抄襲為什麼不直面指責呢?

儘管宋孟君逃避核心問題,但是做過的事總會留下痕迹。

宋孟君自2010年參加選秀出道至今,九年中一共發行了103張專輯,而周杰倫出道20年才只發了24張專輯。具體來看,以宋孟君為代表的的音樂領域抄襲者們並沒有採取完全複製的方式,而是「碰瓷」。

比如在《一厘米的距離》的副歌中雷同周杰倫的作品,《野狼disco》火遍全網之後他立即出了一首《野豬disco》。

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上映之後,宋孟君就出了一首同名曲很多人誤以為這就是電影的主題曲,但實際上這首歌跟電影一點關係也沒有。

而隨着抖音和快手等短視頻平台的迅速崛起,短視頻領域也發生了抄襲的現象。

我在實習找工作期間曾面試過一家位於北京的短視頻領域的MCN ,當我問到主要都是什麼內容時,該公司總經理(公司規模不大,面試由創始人也是總經理負責)跟我說了這樣一句話「基本上是完全拷貝,雖然也吃過官司,但收益比罰的大。」

結語

其實關於抄襲正確與否以及如何治理的問題已經有很多討論了,法律層面也一直在不斷完善,近年來也有一些原創者通過法律手段維護了自己的權利。

但必須正視的是,仍有很多漏網之魚逍遙法外,也不斷有很多新人加入他們之中。

更可怕的是「宋孟君們」在賺的盆滿鍋滿的同時,原創歌手朴樹只能一臉真摯的出來恰飯....

另外,在「三表龍門陣」曝出「獸樓處」抄襲的文章下面,除了贊同之聲,還有另一種令人感到可怕的聲音。

其實不管是網文還是音樂、視頻,如果抄襲者們一直這樣逍遙下去,如果還有消費者把抄襲者當成「英雄」,還有誰會願意繼續做原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