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競爭最激烈的「公考」劇告訴我們:如何看待失敗

《12年級的失敗》海報。圖源網絡

作者 裴思童

2009年,一部諷刺傳統教育體制的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火遍全亞洲,成為許多中國人對寶萊塢電影最初的印象。15年後,該片編劇重歸教育議題,製作出2023年印度電影市場的年度黑馬——《12年級的失敗》。

如果說《三傻大鬧寶萊塢》講述的是3名精英院校的高才生如何追求個人的自由與夢想,《12年級的失敗》則將視角延伸至印度更廣闊的基層土壤,指向了一個更為沉重與現實的主題——印度公考。

「考公」,這是一個我們並不陌生的議題。2024年度我國國考報名人數首次突破300萬人次,參加考試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為57∶1,而在印度,這一比例大概為一千多比一。

印度聯邦公務員委員會(upsc)組織的印度國家公務員考試(cse)被認為是世界上競爭最激烈的考試之一。據印度新德里電視台(ndtv)報道,2022年,印度有近115.2萬名考生參與國考,最終僅有933人成功通過考試。

通過考試的考生需要經歷預試、主試、面試3輪考試,考期長達一年,考試內容涉及英語、文學、數學、政治、法律、經濟等多個學科,總答題時間高達32小時。對於大多數考生而言,考試機會僅有4次,而據印度cse在線輔導網站clearias統計,大多數人都在第三或第四次考試中才能獲得成功。也就是說,對於一名普通的印度考生而言,3年乃至更久是他們通過國考普遍所需的時間。

《12年級的失敗》的主人公馬諾吉也是在第四次嘗試中才終於通過了考試。馬諾吉是一名典型的「小鎮做題家」,他出生於極端貧困而又土匪橫行的昌巴爾(chambal),曾因「作弊未遂」而折戟12年級的考試,但他立志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成為一名印度警察局的官員。

沒有金錢和家庭的支持,馬諾吉一邊打工一邊備考,他掃過廁所,做過圖書管理員,在麵粉廠狹窄的廠房裡一天工作15個小時,在這樣嚴苛的條件下,馬諾吉用4年時間實現了他的夢想。

這並非編劇為了反映主題而藝術加工的虛構故事,它改編自孟買警察局附加專員馬諾吉真實的經歷。事實上,一名印度考公人需要付出的努力並不比馬諾吉小。

曾有媒體報道過一名普通的印度女孩加米尼·辛格拉是如何通過這場「世界上最難的考試」。在近3年的時間裏,辛格拉遠離朋友、娛樂和社交媒體,每天黎明起床,嚴格規劃自己的飲食和起居,每日學習時間長達10個小時,她的家人也全都參與其中幫助她備考,報道用「僧侶般的犧牲」和「幾乎完全退出現實世界」來形容她的生活。

而這份「犧牲」甚至是印度少數中產階級的「特權」。對於更廣大的貧困考生來說,全職備考是一種「奢侈」,他們必須在高壓備考的同時想辦法解決自己的經濟問題,就像電影里一天只休息3小時的馬諾吉。縱使付出如此努力,「上岸」的機會依然渺茫,每年都有許多考生在耗費多年停滯的生活與事業之後,依然換來失敗結果,有的最終選擇自殺。

高居不下的「考公熱」背後,是印度嚴重的失業率、極大的貧富差距和底層人民狹窄的上升通道。相較於許多發達國家對老齡化社會勞動力短缺的憂慮,在印度,人們更擔心的是沒有足夠的就業機會來養活不斷增加的工人。

據報道,印度獨立智庫印度經濟監測中心(cmie)的數據顯示,雖然25歲以下人口佔印度人口的40%以上,但截至2022年12月,有近一半的青年人(45.8%)處於失業狀態。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2020年的一份報告,要想滿足年輕人的就業需求,印度需要到2030年創造至少9000萬個新的非農就業崗位,這要求gdp年增長率達到8%至8.5%。

國內嚴峻的就業形勢推動一部分擁有良好教育和家庭背景的印度人轉去海外市場尋求機遇,使印度裔成為全球最主要的移民群體之一。而對於條件有限的廣大底層人民,「公考」成為了那根少有的能夠真正改變命運的「稻草」。

成為國家公務員,不僅意味着獲得一份幾乎終身穩定的工作,同時也意味着良好的社會地位和優厚的薪酬待遇。以印度行政服務局(ias)為例,初級公務員的起薪就有5.6萬盧比(約4800元人民幣),最高可以達到25萬盧比(約2.15萬元人民幣),而一名普通印度百姓月收入的中位數只有27200盧比(約合2354元人民幣)。除此之外,公務員還享有包括免費醫療、交通補貼、住房補貼、飲食補貼在內的多項福利。

也因此電影里馬諾吉的祖母會願意拿出此生的所有積蓄支持他考試,因為對於這樣的底層家庭而言,成為國家公務員是真正意義上的「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足以改變整個家族的命運。

但對於馬諾吉而言,他堅持考公的理由又不止於此,這部電影所想要傳達的有關「考公的理由」也不止於此。

《12年級的失敗》最廣為流傳的片段是,馬諾吉在第四次考試中終於走到了面試環節,面試官問他:「這是你最後一次嘗試,如果沒被選中你要怎麼辦?」

馬諾吉的回答是:「我會接受這一點,但我不會接受失敗……我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名印度警察局官員,目標是改革我的國家。」

堅持考公的馬諾吉想改變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命運,而是一個國家的命運。電影里有一個片段是,馬諾吉的好友高里在最後一次公考失敗後選擇繼續為其他考生提供指導,並在最後替馬諾吉解決了生計問題,支持馬諾吉全力備考。他對馬諾吉說:「這不是你的戰鬥,這是我們的戰鬥,即使我們中有一個人獲勝,全群皆贏。」

在種姓制度名亡實存的印度,「公考」所承載的不只是個人和家庭的命運,還有一個階層的。宗教、種姓、社會系統是一張嚴密的巨網,看似殘酷的公考競爭,反而成為突破這張巨網的某種光亮的可能。雖然更多的「馬諾吉們」都只能在一次次失敗中「重新歸零」,但依然期待他們之中有人能夠成功,在那個他們所無法抵達的世界中代表自己發聲。

就像在最後的面試中,馬諾吉被主考官質疑,為什麼要在一眾名校畢業的精英中選擇連12年級考試都未能通過的他。馬諾吉說:「他們可能是頂級人物,但他們從未見過我所經歷的事情。」

他們沒見過會公然帶領全校學生作弊的校長老師,沒見過底層人民如何被掌權者欺壓,沒見過公然受賄的政府官員和警察。也因而,當家境良好的朋友潘迪在父親的要求下以「受賄」為目標參加公務員考試時,馬諾吉的目標是「成為一名誠實的官員」,他相信「如果一個誠實的人擁有權力,一切都會變得不同」。

這是這部電影理想化又動人的部分。毫無疑問,馬諾吉的經歷是一個倖存者偏差的故事,是一場「小鎮做題家」的現實童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苛求每一位考公者都抱着如馬諾吉般的目標,成為印度警察局官員的馬諾吉也不見得就能「改革整個國家」。

但這部電影的出現依然充滿時代價值。導演刻畫了一個堅持不懈的考公者,也用他來叩問觀眾「選擇考公的理由」,叩問「一個系統究竟應該選拔什麼樣的人才」,這是這部電影為當下印度社會所提出的某種時代之問。

在更底層,這部電影所表達的是一個更為樸素的母題,在「考公」的外衣之下,它想講的實際上是一個人如何不斷堅守自己心中的目標與正義,講述的是勇敢與誠實如何帶領我們前行。

馬諾吉說:「如果我沒有被選中,我就會成為一名學校老師並教導村裡的孩子不要作弊……如果我不能成為照耀地球的太陽,我仍然可以成為一盞燈照亮我的街道。」比起探討「如何成功」,導演更像藉此在告訴我們如何「看待失敗」。

就像電影的最後,馬諾吉的朋友潘迪在第四次考公後依然失敗,但他因此成為了一名電視台主持人,這是此前他從未有勇氣告訴父親的,這是他真正的夢想。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