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體鑒寶|這個三八婦女節,去上海體育博物館,邂逅「熱辣滾燙」的她們

今天,是第114個「三八」國際婦女節

生活中的你精緻細膩

工作中的你果斷幹練

走上運動場,你選擇撕掉標籤

展現出不被定義的「她力量」

在這個屬於女性朋友們的節日里

小體將帶大家一同追溯藏在

上海體育博物館裏的女性力量

《吳友如畫寶全集》

在上海體育博物館內,藏有一套《吳友如畫寶全集》。吳有如,清末民情畫家,在他的筆下,閨閣女子們一改唯諾怯弱、循規蹈矩的性情,使生活出現了許多新鮮意趣。在上海體育博物館第一展廳中,翻開展示的畫作頁面上印有一副名為《明眸皓腕》的作品。「明眸」就是明亮的眼睛,「皓腕」就是潔白的手腕,這個浪漫的名字,指代的就是畫作當中幾位身着清朝服飾的女子正在打桌球的場景。

《吳友如畫報全集》中的畫作——《明眸皓腕》

可以看出,擊球女子的動作比較專業,看來受過精心的指導。從環境陳設來看,是在大戶人家的活動室里。可以推測,最遲在19世紀末,桌球運動已經從西方僑民之間流傳到了華人的上層社會。魔都的先進與開放,早在當時就有跡可循。

她們開放、進取、獨立

上海,作為整個中國近代史和城市化進程的縮影,在諸多方面都有着象徵意義。女子體育的萌發是中國近代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代女子體育在「體育救國」的思潮下,伴隨着女性自身對平等權利的追求逐漸興起並發展起來。19世紀中後期,隨着上海的開埠,申城女性也較早地接受了開放、進取、獨立的現代意識,她們受這些先進思想的影響,自覺意識開始萌發。

1897年,時任上海電報局局長的經元善在上海籌辦「經正女學」,經正女學是第一所國人自辦的女子學校,積極響應設立女子體育課程的號召,把體操納入課程之中,對之後的國人自辦女子學校起到了示範作用。

至1906年,上海有國人自辦女子學堂7所,分別是經正女學(1898年)、愛國女學(1902年)、務本女塾(1902年)、成東女學(1903年)、崇德女學(1904年)、啟秀女子中學(1905年)、民立女子中學堂(1906年)。而這些女學無一例外都開展了各類體育教學活動。如務本女塾設立章程規定女學生放足,將體操納入教學體系中,務本女塾的初高等女子小學中設立修身、國語、算術、體操等正科。目的是「使身體活潑,精神快樂,並體育上必要之習慣」。該校在1905年11月還組織了秋季運動會,比賽項目有跳繩、劍矢、身體矯正術、網球、跳舞、競走、連繩體操等。1908年,從東瀛學成回國的徐一冰、王季魯、徐傅霖等在上海成立中國女子體操學校,該校以體育和教育學為主要教學課程,以體育教師培養為主要內容,一直堅持到1937年。該校也為上海乃至中國的體育事業培訓了眾多人才,陸禮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她們勤奮、堅毅、敬業

1900年,陸禮華出生在青浦縣白鶴鎮一個經營南貨的商人家庭,自幼好強,勤奮聰明。她父親破例將她女扮男裝送入私塾接受教育,兒時的陸禮華很珍惜這樣的機會,成績優良。漸漸地,在她幼小的心靈中,萌發了「凡是男孩子能做的事,我也要去做」的念頭。1922年,為了心中火熱的夢想,剛從學校畢業兩年的陸禮華拿出全部積蓄,創辦了中國最早的女子體育學校——兩江女子體育師範學校,自任校長。

1929年第484期《上海畫報》首頁刊發兩江女子體育專門學校校長陸禮華女士近照

她在辦校宗旨中明確地指出:「兩江女子體育師範學校的創辦,目的在於中國婦女的解放;通過學校的體育教育,達到強健婦女體格,培養女子體育師資,為在中國開展女子體育運動訓練骨幹。」

1923年1月24日《申報》兩江女子體育師範學校招生告示

學校以「致力於中國婦女解放、強健婦女體格、培養女子體育師資、為在中國開展女子體育運動訓練骨幹」為辦學宗旨,聘請了眾多著名的學者專家來校授課,對學生嚴格管理,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針對女生特點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1924 年,學校創建了中國第一支女子足球隊;1925年,學校組建了中國第一支女子籃球隊;1931年,陸禮華帶領兩江女籃出國訪問,這也是中國第一支出國比賽的女籃隊伍。同日本的京都和朝鮮的平壤等地女籃共比賽14場,取得10場勝利,轟動東北亞。當時,上海《申報》隨隊記者黃寄萍曾賦詩抒懷:「萍赴越海訪東瀛,隨軍傳記報捷音。欣看巾幗多奇志,暫為華夏振英名。」

兩江女子籃球隊獲全滬錦標合影

1926年《圖畫時報》刊登的兩江女體師之足球隊合影

從1922年到1950年,兩江女子體育師範學校共辦了22屆,畢業學生共1000多人。畢業生被全國各地學校聘請任教,有的還去了南洋群島等地的一些華僑學校。她們當中的不少人,在新中國成立後,仍兢兢業業地工作在體育崗位上。作為上海近代最具影響力的女子專業體育教學機構之一,學校也在中國婦女史和中國近代體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兩江女子體育師範學校江灣校區正門

自信有愛、獨立堅強

小體祝每一位熱愛運動的你節日快樂

願你在運動中愈自在、悅自由!

  作者:

文:上海體育圖:上海體育編輯:吳雨倫責任編輯:沈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