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快4億了,《周處除三害》距離封神,只差一步

文|令狐伯光

除着《沙丘2》等新片上映,尤其是這部好萊塢大片質量口碑相當不錯,引起了大範圍的討論,春節檔和《周處除三害》的熱度開始降下來了。不過,今天還是寫《周處除三害》吧,這電影確實挺有意思。

這部電影放在當前的華語電影裏面,確實是一部神奇的電影。

因為內地電影嘛,因為審查的關係,別說主角是殺手不太好過審了,更不用提展現邪教和最後的真面大屠殺了。內地其實也拍了類似的電影,但要麼太文藝像《河邊的錯誤》(藝術性,隱喻比這電影更強)。

而展現黑幫和復仇的商業類型片,確實又面臨刪減問題,像曹保平的《涉過憤怒的海》和張藝謀的《堅如磐石》。這兩部電影本身問題確實不少,但是光看導演放出的花絮,它確實被刪減得支離破碎了。

這幾年的香港電影和台灣電影呢,無論是文藝片還是類型片都比較關注現實邊緣人。像《白日之下》《命案》《麥路人》《濁水漂流》那些。而台灣電影《大佛普拉斯》《血觀音》等也算是類似的。

這幾年有幾部商業片也是《咒》《我和鬼成為家人》《緝魂》那類電影。《周處除三害》導演是香港人,但背景放在台灣,又整了很多宗教隱喻和現實類型片追求,確實有很大的不同。質量也不錯,所以它是一部神奇的電影。

多餘的警察,沒用的「女主角」?《周處除三害》還挺有意思

這部電影的佛教隱喻,三名通緝犯代表貪嗔痴三毒,槍是罪與罰的禮器這點就不用講了,之前的文章也分析過了,這部電影裏面其實有兩個角色,我看網友爭議一直很大,第一個就是警察角色好像挺多餘的,女主角好像沒什麼用。

警察角色的話,陳桂林的槍是從刑警陳灰的手裡奪來的,本來就是一件執法的工具(當然是不是同一把槍存疑,我傾向是), 本該黑白分明的刑警名字卻叫陳灰,這呼應了刑警結尾對陳桂林的態度。

主角的第一把槍是追名逐利之槍,所以用完就扔了,那時候的他一心只想出名,還沒上升到處決者的高度,而之後的第二把槍,是從陳灰那奪來的,代表着接過了處決的權杖。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陳灰就是主角的良心,良知,只是蒙上了灰塵。而戲劇的第一幕就是主角殺人,犯錯,代表良心的陳灰追趕他,但沒有直接動用處決的槍支,直到被主角刺瞎一隻眼,一明一暗,與地上一陰一陽的掛相組成「寶卦」,或者叫「聖杯」,「聖卦」,代表允許、同意、諸事順遂。

這時陳灰才開始開槍,但蒙塵的良心殺不死陷入痴愚的人,於是註定打不中主角,反而被主角打倒,奪去象徵處決的槍,這一幕之後主角獲取了處決的權杖,也從陳灰不濫用槍的行為里,覺悟到了處決的意義。

但此時的主角依舊陷於痴愚,於是導演安排他的「導師」人物出現,就是黑醫生,通過一個謊言,以及一場痴於『迷信』的獨白戲,將主角引向在死亡前尋找自我價值的主線上。

陳灰的三次出現其實很好的表現了陳桂林的位置從完全的「惡」到暴力的「善」的變化。

一開始的陳桂林殺黑幫老大,舉槍就打,跟小弟講話也是「我有名有姓」,帶着唯我獨尊的傲氣,這一幕里陳灰被他用香爐戳瞎了眼,相對更具痛覺的特寫鏡頭也在渲染着這時候的陳桂林是純粹的「害」。

第二幕里陳桂林開始想要殺掉另外兩個通緝犯的動機也是自己的名利心:他想獲得名聲,想要社會認識他。這一段里的他如同典故里的周處,他的目的其實並不是為民除害,而是自己的私心。

所以陳灰與他的再次對決被他弄傷了腿腳,呈現的是陳桂林依舊暴力的可怕。他對於警察,對於社會依然是害。但是這一幕里,他對於程小美的溫柔和善意,已經讓他在這一個人心目中成為了善的代表,這也是他的善惡位置模糊的開始。

第三幕里,他和林祿和的對決中最為精彩的部分就是他在殺掉林祿和後聽到歌聲折返回去,我認為這裡是陳桂林的轉變一個中間點:他已經達成了自己的私利,但並不願留着這幫信徒依舊禍害人間,所以他舉槍替天行道。

這一幕里他的槍成為了天意,他順天而為,關聖帝裁決了這些信徒的生死。在這一幕里儘管陳桂林依舊是暴力的,但是警察並沒有出現,也不應該出現,因為故事到這裡,陳桂林很難再被警察用惡或是害去定義了,他是模糊的中間人,殺人是惡但起心是善,如果警察出現並阻止他,故事就落俗了,陳桂林的善惡也就被草率地決定了。

《周處除三害》的女主角有什麼用?是救贖

女主角和男主角互為輪迴和救贖,小美和陳桂林到了海邊,小美訴說了她母親的故事,英雄救美,愛香港仔,甘願替罪。她此時也被英雄救美,也愛上陳桂林,問主角,我們要去哪。

這個時候鏡頭拉遠,出現了兩個一大一小的挖掘機同框,像是套娃,寓意小美命運的輪迴。

但下一刻,陳桂林說,這輛車給你,你自由了。這時候鏡頭換了個角度一轉,挖掘機突然只剩一台,代表英雄救美的敘事被解構,輪迴也因此被打破。

不信的可以去看看那一段,兩個挖掘機的布置,鏡頭語言和構圖的運用,挺巧妙的。

最後,我覺得到小美探望陳桂林的那一刻,才算真正點了周處除三害的題,因為小美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會把他當好人的人了,媒體報道說的都是黑吃黑,警察不會把他當好人,醫生本來也不會覺得他是好人。

但程小美不一樣,對於小美這樣背景的女人(自己媽想當毒販,自己生活環境里全是黑幫),陳桂林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好人。所以這裡完全不是愛情。

我覺得小美看到了陳桂林的槍卻很沒有做任何反應,我覺得她有可能是希望被陳桂林拯救的,但我覺得可能性不大,從小美的心態來看,那一刻其實也有點,誰強我就跟誰走,你把香港仔殺了我就做你的女人的意思,所以他倆怎樣跟關係不大。但後來小美看到陳桂林並不是來霸佔她的,所以才對陳交心了。

最後一幕里,陳桂林點名要找陳灰警官自首。陳灰應約而至,後面與程小美探監,表現的是陳桂林死刑前獲得的體面。這時的他終於悔恨中醒悟,認識到了自己的惡。醒悟的陳桂林已經走向了除自己這一害的終點,陳灰給他帶來剃鬚刀,他死前吃的行刑飯,都是代表社會對他除自己的認可與寬容。

他是三害中唯一一個有所準備地死的,帶着僅剩的尊嚴而死的,因為他與前兩個惡人不同,他有良知。曾經的他以為自己命不久矣,不斷地想要活着,不斷地逃命。如今他發現自己沒病,卻也看淡生死了。他依舊悔恨自己走上的不歸路,所以在剃鬚時落淚,卻也認識到自己的惡行必須承擔後果,所以並不遺憾,而是對陳灰笑,對程小美笑,由自內心地感到痛快而笑。

也許陳灰警官的線,還有女主角線看下來還是略顯單薄,不過正因如此,阮經天在陳桂林這個角色上的表現更加出彩,因為這並不是那種雙雄的故事,周處是自我改變的,陳桂林也是自我改變的。

《周處除三害》能過審,對內地電影確實「不公平」

這部電影是一部充斥着男主浪跡黑道,殺伐果斷的爽片,結果這些全是表象,本質展現的是反暴力,反貪腐,反詐騙,反邪教,反愚昧。沒有比這部更正能量的片子了。

本片正能量體現在何處,影片是怎麼表現男主除三害,斬去貪嗔痴的?

(1)反暴力:男主贏下與榜二的肉搏,準備審判榜二。榜二咕噥着」好漢饒命」,問男主為什麼殺他。榜二前面在小美髮廊榜二為男主刮鬍子,暗示他將幫男主斬去嗔。有意刮破男主眉毛。

故男主用槍指指自己的眉毛,你用暴力傷我,掌握更強暴力的我必會將你毀滅。結合小美在髮廊看到鏡子的槍卻不作聲,男主回身先給小美披上衣服,給小美自由,收穫小美髮自內心的感恩與善意。暴力帶不來心悅誠服,善良和尊重可以;沉迷暴力終將走向滅亡。男主斬去嗔。

(2)反貪腐:前面男主被榜一誆騙,被榜一剪去頭髮,此時的因帶來斬貪的果。榜一團體的斂財是毫無人性的,榜一根本看不起男主珍視的手錶,小胖母親的戒指,卻仍要你丟棄珍視之物,人性已經泯滅。審判結束,男主認清毫無人性的貪婪斂財,腐敗享樂終將走向滅亡,男主斬去貪。

(3)反詐騙:不多說,涉及錢財要慎之又慎。

(4)反邪教:不多說,榜一輔助說的賜予孩子是伏筆,不難想像整個團體的騙財騙色。

(5)反愚昧:這裡先要聊男主是如何斬痴的,關鍵點是誰。是小美。她主動聯繫警官,要給男主刮鬍子,助男主斬痴。名場面來了,無需任何言語,只需男主情難自禁,潸然淚下。小美為其抹淚,卻怎麼都抹不幹凈。痛,太痛了;悔,太悔了。

因為痴(心性迷暗,愚昧無知)而誤入歧途,變得貪圖聲名,沉溺暴力,無法過安穩的日子,無法陪伴心愛的奶奶。最後卻發現簡單的數個善舉,給小美披上衣服,給小美自由便能收穫感恩和挂念。至此,影片達到高潮,男主斬去貪嗔痴,認清自我和黑道本質。是非不分,誤入歧途也終將走向滅亡;同時互相的尊重、善意才能斬去愚昧,走上正途。

最可惜的是,如果是內地電影,當主角是黑幫殺手,還會出現邪教元素和最後大屠殺,那肯定一開始就給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