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人上當 涉案金額6.5億餘元 揭秘電影投資詐騙套路

據新華社報道,有明星主演,預計票房在7億元,投資120萬元收益可達400萬元……聽上去如此誘人的電影投資項目,其實是個騙局,全國3000多人上當,涉案金額6.5億餘元。

蘭州警方近日公開徵集一起影視投資類詐騙案件線索,涉及4家公司及12部電影。這種新型詐騙隱蔽性很強,很多受害人被騙後依然蒙在鼓裡。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揭開騙局真相。

受害人達3000多人 涉案金額6.5億餘元

日前,蘭州市人民檢察院、蘭州市公安局聯合發佈通告,公開徵集一起影視投資類詐騙案件線索。案件共涉及4家公司及12部電影,其中5部電影已上映。

2022年,蘭州警方偵破以李某某為首的影視投資詐騙案件。該犯罪團伙精心設計編排話術,吸引投資人投資股票,然後誇大電影製作成本及票房預期收益,引導投資人購買電影「收益份額」;他們僅將其中少部分金額用於支付給電影出品方購買份額,大部分資金分散流入多個銀行賬戶,供犯罪分子揮霍使用。

專案組在多地公安機關的配合下,在北京、深圳、東莞等地搗毀多個窩點,現場查扣大量作案電腦、手機、虛假合同及話術劇本,涉及本案的主要層級犯罪嫌疑人均已被抓獲歸案。

目前,案件已移交檢察機關起訴,移送審查起訴45人,梳理出全國受害人達3000多人,涉案金額6.5億餘元。

蘭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三大隊民警龐傑介紹,該詐騙團伙對四個公司交叉持股,早在2019年就開始實施詐騙,受害人被騙金額最多的達到700餘萬元。

2022年蘭州警方曾首次對該案發佈徵集線索通告。由於受害人遍布全國,且人數眾多,為有效、準確地指控犯罪,保障受害人合法權益,警方於今年1月會同檢察機關再次面向社會徵集該團伙違法犯罪線索。

2022年,辦案人員將犯罪嫌疑人押解回蘭州。(蘭州市公安局供圖)

揭秘電影投資詐騙套路

警方介紹,該案是一起涉及新業態、新領域、新手段的詐騙案件,欺騙性很強。

據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交代,他們僱傭推廣公司為其吸引受害群眾,推廣公司派人先在各個股票投資類微信群、qq群中扮演專業推薦股票的「導師」;他們所推薦的股票,第二天都會漲,有的連續漲幾天,藉此博取受害者的信任。

後期,「導師」借口股市下行,收益變少、風險增大,引導至電影項目投資上。「導師」自稱在影視圈有人脈,電影上映後會有幾倍的收益,同時誇大電影製作成本。為騙取信任,「導師」帶領學員來到北京,名義上是參觀國內大型影視公司,實則只允許外圍拍一些照片。

「一部電影本來投資是4000萬元,嫌疑人買了部分份額;但是他在跟受害人簽訂協議時,將總投資誇大好幾倍,以這種方式詐騙。」龐傑說。

李某某交代,以某部電影為例,他所在的八毫米文化公司投資2210萬元,獲得45%的份額。在向投資人推廣時,他宣稱電影總投資2.2億元,並從670位投資者身上融集資金7000萬元;少部分詐騙金額用於支付給電影出品方購買份額,剩餘款項則用於詐騙運營及個人揮霍。

蘭州的林女士是一名受害人。她給一部電影投了120萬元。「當時他們說,有明星主演,預計票房在7億元。如果電影票房能到7億元,收益就能達到400萬元。但電影上映以後,票房不足百萬元。」

與常見的詐騙案相比,此案具有更強的迷惑性和欺騙性——受害人投資的影視項目真實存在,且已有多部上映;詐騙團伙持股的影視公司也是正規成立的公司,與電影出品方簽訂的合同也真實有效;但是與投資者簽訂的協議中,所稱的投資額遠遠超齣電影實際投資額,因此涉嫌欺詐。

蘭州市公安局城關分局副局長賀小東介紹,這種詐騙犯罪很難被群眾識別,受害人以為是投資失敗,報案人也較少,全國範圍內主動向公安機關報案人數不足100人。

謹防隱匿在電影圈裡的陷阱

賀小東介紹,下一步警方將繼續加大資金追繳力度,深挖犯罪嫌疑人名下財產、各類賬戶,對大額可疑資金尤其是大額取現逐一調查。

記者查詢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電影投資屢屢被不少違法分子利用。在貴州省貴陽市,有犯罪分子在微信群內介紹虛假的「比高影視」投資項目,以高額收益引誘被害人下載比高影視app,充值購買app內設置的電影版權等虛假投資理財產品,在短期內讓被害人獲得高額收益,並騙取被害人繼續追加充值;後將app關閉,使被害人不能登錄app,無法轉賬提現。

陝西威能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文博說,一些機構或個人,蓄意利用一般大眾對文創產品製作、發行和版權交易運作的陌生,進行虛假宣傳,隱瞞真實交易標的份額和對價,招徠無經驗的投資者入局,融集大量資金,其行為涉嫌構成詐騙罪。

影視行業出品人陳偉忠說,犯罪團伙以電影份額買賣為名行騙,不僅造成大量群眾受害,還會對電影市場的健康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陳偉忠說,電影投資是高風險、高回報行業,應當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來規範電影投資行為,尤其是需要完善信息披露機制;出品方應公開自身資質和真實投資額,讓投資者清晰地了解投資條款和細節,把投資風險降到最低。

北京市鑫諾律師事務所律師董高升建議,普通投資者要增強風險意識,不要輕信網絡上陌生人的投資建議;對於自己不熟悉、法律關係複雜的項目,應謹慎投資,避免上當。

新華社記者   梁軍、胡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