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內容品質、提升藝術魅力,短視頻與直播主題研討推動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

9月26日上午,首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短視頻與直播主題研討在京舉行。此次主題研討以「短視頻、直播的藝術表達與美學升維」為主題,圍繞短視頻與直播的文化表達、創新發展、美學思考和業態融合,展開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討論與分享。來自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通州區融媒體中心的有關領導,重點新聞媒體、文藝院團、網絡視聽平台和影視節目製作機構相關負責人,短視頻與直播領域頭部達人、一線文藝創作者,網絡視聽領域專家學者和行業協會負責人出席研討,為短視頻與直播的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強傳播增共識

助力網絡視聽與傳統文化實現雙贏

 

當前,短視頻、直播已成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場域,為新時代文藝創作提供了充沛的生機活力,開拓了交流融合的創新空間。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駐局紀檢監察組組長曲梅林在致辭中表示,「要充分利用短視頻與直播的特點和優勢,通過小而美、小而精、小而雅的優秀作品讓中華文化展現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為推動文化傳承發展點亮未來之路」。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離不開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秦新春以傳統藝術與新媒體的共融創新為切入點,在她看來,傳統藝術要通過擁抱技術提升舞台表現力,通過擁抱媒介提升大眾傳播力,從而實現文化資產數字化和藝術傳播融媒化。她說:「要讓藝術為精為魂,技術助力永葆創新,推動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的相向而行和互相成就。」

短視頻與直播的內容創作邊界不斷延展,創新空間進一步拓寬。

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中視協電視文藝委員會執委潘全心表示,「把握人心走向、站穩群眾立場就是真正的流量密碼」。深圳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梅毅指出,「優秀的新型網絡視聽作品能夠使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從古老的文物化石變成鮮活的故事內核,彰顯出更加光彩奪目的中華審美氣度」。抖音集團副總編輯、頭部內容中心總經理辛艷也深有同感,她說:「一定要讓文化藝術成為短視頻的消費新主流」。

聚焦新興形態

在融合創新中打開藝術傳播新空間

 

作為重要的網絡視聽節目形態,短視頻與直播具有內容多樣、形式靈活、覆蓋面廣、觸達率高、影響力強等特點,成為文藝創作、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

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侯宇和中國詩詞大會季軍、微博百萬國風自媒體創作者任自豪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深厚力量,並將中華美學與職業發展、人生追求融會貫通。在他們看來,要立足媒體融合時代,通過短視頻、直播方式充分展示中華文化魅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不斷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在激發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越來越多的短視頻創作者正在積極探索內容創新,不斷結合現代審美情趣,描摹生活之美,傳達藝術之思。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黃典林認為,短視頻和直播發展離不開高質量內容,要秉持求真態度,不斷探索網絡視聽的新領域、新功能、新形式和新趨勢,讓短視頻和直播持續賦能產業,形成打通渠道、多方聯動的融合效果。

堅守優質內容的同時,短視頻、網絡直播要着力發掘傳播的深度和廣度。

光明日報文藝部主任編輯牛夢笛認為,「短視頻和直播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格局,不斷催生網絡視聽新樣態,成為新時代媒體融合創新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

 

點亮未來

推動短視頻與直播業態創新融合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10.40億,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達 10.12 億,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7.51億。以短視頻應用為代表的網絡視聽行業蓬勃發展,新場景、新業態不斷湧現,深刻改變了文化的生產、傳播和消費方式。

面對全新趨勢,中國國家話劇院數字演藝中心總經理蘇子航,新京報社團委書記、平台運營部總監賈一鳴,抖音集團頭部作者合作負責人王恆等嘉賓表示,短視頻與直播已經成為廣大受眾了解世界、獲取新知的重要窗口,要用更接地氣的表達方式,不斷開發契合年輕群體審美時尚的新節目和新產品。

快手直播品類運營中心負責人陳驍、微博直播策略負責人朱丹妮、映宇宙集團映客直播APP總編輯周媛媛等嘉賓從平台角度展開分享,在他們看來,每個平台都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從形態創新轉向內容沉澱,從單一發力轉為全鏈協同,大家都在聚沙成塔、造炬成陽,不斷推進短視頻和直播平台彰顯社會文化價值,打造更有影響力和傳播力的青年陣地。

短視頻與直播是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本次主題研討為短視頻與直播行業發展提供了有益見解和前沿觀察,進一步推動網絡平台、創作機構與廣大創作者凝聚共識,打造引領大視聽發展方向的風向標,賦能大視聽融合創新的加速器和彰顯大視聽內容魅力的金名片,讓網絡視聽點亮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