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規模榜單來了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伴隨基金2023年四季報披露完畢,基金管理人最新規模出爐。

在2023年「債牛股熊」行情中,債券基金規模一口氣激增超萬億元,總規模達到8.8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股市震蕩之下,股票etf等指數型基金「越跌越買」,同期規模激增4174億元。不過,主動權益類基金受挫於行情不佳、部分資金贖回等因素,規模大幅萎縮。

各類基金產品規模的此消彼長,導致公募基金規模排名大洗牌。逆市中,部分基金公司憑藉豐富etf產品線、較強的固收投資能力、量化等特色業務發展等,獲得規模穩健增長,華夏基金2023年非貨規模增長超千億元,嘉實、華泰柏瑞增長超500億元,也有部分主動權益類基金佔比較高的公募基金公司,去年規模縮水超600億元。

債基2023年規模增長超萬億元

天相投顧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12月底,全部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11001隻基金及含513隻未披露2023年四季報的基金,合計總規模為27.31萬億元,比2022年底的25.75萬億元增加了15626.62億元,增長比例為6.07%。

從各類型基金看,在2023年「債牛股熊」市場行情中,積極投資股票基金、混合基金、fof規模出現縮水,而債券型、貨幣基金、純指數股票基金、qdii等基金成為規模增長的主力軍。

具體來看,債券型基金規模增長最為明顯,2023年規模增長超過萬億元,達到1.35萬元,也讓債基總規模達到8.8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在權益基金細分分類中,指數型基金規模增長明顯,其中純指數股票基金規模激增4174.91億元,總規模超過2萬億元關口,達到2.06萬億元,說明以股票etf為代表的指數基金是「越跌越買」的狀態。增強指數股票基金在2023年規模增長也接近210億元,增幅達到12.05%。

除了上述基金外,海外投資基金2023年規模新增838.37億元,商品基金新增129.51億元,其他基金也獲得241.08億元的規模增長,這三類基金2023年增幅均超過25%。

公募產品大類中,主動權益類基金縮水明顯。在持股市值萎縮和部分資金贖回壓力下,混合型基金規模出現了明顯縮水。數據顯示,2023年,混合型基金規模萎縮超萬億元,達到10617.36億元,積極投資股票基金同期萎縮超877.59億元。此外,公募fof規模縮水超365億元,比例達到19.21%。   

從單家基金公司來看,去年底全口徑公募基金規模超1萬億元的基金公司達到5家,其中規模最高的為1.68萬億元。

「前十大」基金公司佔據了全市場差不多四成的市場份額。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規模前十大管理人規模合計10.82萬億元,全市場基金管理人規模合計27.31萬億元,規模前十大管理人規模佔比39.62%,基金行業「頭部效應」仍較為明顯。

基金管理人規模大洗牌

2023年指數基金、債券基金等大發展,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縮水,公募基金管理人的規模變化也出現大洗牌:有的基金公司出現數百億元規模的縮水,也有基金公司規模千億級增長。

2023年四季度末,易方達基金非貨規模達到10140.67億元,仍是全市場唯一一家規模超萬億元的基金公司。不過,2023年易方達非貨規模整體減少114.77億元。

受益於股票etf規模的大幅攀升,華夏基金非貨規模達到8769.2億元,2023年全年非貨規模更是增長超1200億元,達到1224.7億元,是2023年非貨管理規模增長最多的基金公司。

位居第三的廣發基金非貨規模超過6000億元,達到6712億元,同樣位居市場前列。

富國基金、招商基金、嘉實基金、博時基金、南方基金管理規模也都站上5000億元;匯添富、鵬華基金都超過了4000億元,躋身前十強。

從規模增長榜單看,華夏基金2023年非貨規模增長最多;嘉實基金以755.47億元的規模增長位居第二;同樣受益於指數基金的貢獻,華泰柏瑞、國泰基金同期規模增長也分別達到627.2億元、426.39億元,位居市場前列。固定收益實力較強的永贏基金、長信基金也表現較好,2023年規模增長較多。

從規模萎縮角度看,部分主動權益類基金佔比較高的基金公司,則在2023年規模萎縮較多,規模縮水較為嚴重的三家公募基金公司,規模減少超過600億元。

據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基金行業靠天吃飯,基金管理人規模的變化與自身業務結構密切相關,2023年這樣的市場格局之下,往往是固收領域能力較強、被動型業務布局早的基金公司較為受益,或者整體業務較為均衡的基金公司受到衝擊較小,主動權益業務佔比較高的公募公司就受到較大衝擊,規模下滑明顯。

整體來看,前十大基金公司因業務布局整體偏均衡,市場格局仍較為穩定,整體名次變化並不大,只有少數基金公司名次抬升明顯。「前20」強中,嘉實基金、華安基金、國泰基金、華泰柏瑞基金等因規模增長,名次有所提升。

華夏、嘉實、華泰柏瑞等

權益規模逆市增長

體現公募基金核心競爭力的權益基金規模,備受市場關注。此次2023年公募基金四季報披露,正展露出在震蕩大跌環境下基金公司權益規模增減的「肌肉秀」。

按照權益類基金統計口徑,易方達基金以5633.46億元位居該類產品規模冠軍;在指數基金的逆市規模增長貢獻下,華夏基金以5366.01億元位居其次,新增規模873.99億元。

廣發基金則以3128.93億元位居第三,富國基金規模則以2894.99億元緊隨其後。嘉實基金、南方基金、匯添富、華泰柏瑞、中歐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權益類基金規模超2000億元,位居市場第二梯隊。

從規模增長情況看,除了華夏基金新增規模較多外,華泰柏瑞基金新增規模也有557.55億元,位居次席。國金基金、易方達基金、大成基金權益類基金規模新增也超100億元;此外,國聯安、華商、西部利得、泉果基金等也有超50億元增長,這在2023年權益類市場低迷時期實屬不易,其中有些是主動權益基金經理具備感召力,有些量化投資做出特色,有些是受益於etf發展,引發資金追捧。

不過,部分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較大,且指數產品布局較少的公募,在權益類基金規模上則萎縮較多,最多萎縮規模超過680億元。

一定程度能反映基金公司市場影響力的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排名上,天相投顧數據顯示,含估算規模以及qdii基金,截至去年四季度末,易方達基金旗下管理的主動權益基金規模達到3017.18億元,是目前唯一一家主動權益基金規模超過3000億元的基金公司。

廣發基金、中歐基金以2212.93億元、2047.44億元的規模緊隨其後,此外,富國、景順長城、匯添富、華夏、嘉實、興證全球等規模也較高。

談及基金公司2023年的權益基金規模變化,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稱,今年股票市場調整幅度不小,含權資產規模壓力都很大,權益規模增長的公司主要是業務結構上偏向etf的基金公司,若主動權益類業務佔比較高就受到衝擊。   

上述人士認為,基金公司的規模增減情況也可以反映出不同基金公司的資源稟賦,相對來說頭部基金公司的比拼更為激烈,不允許在某個單項業務上存在明顯短板,而中小型基金公司或在某一領域做出優勢,一旦「風口」來到就可以獲得明顯的規模增長。 

編輯:喬伊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