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席 | 《大彗星》:「電音流行歌劇」帶來新思路

2002年,上海大劇院引進《悲慘世界》,開創了國外經典音樂劇引進之先河,此次,大劇院又開啟中外聯合製作的模式,引進了「托尼獎」獲獎作品《娜塔莎、皮誒爾和1812年的大彗星》。這部劇改編自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著《戰爭與和平》,和《悲慘世界》一樣,同樣以人類文學史上的鴻篇巨製作為堅實的文本基石,並且選用了極具特色的沉浸式劇場形式。通過此次在前灘31文化演藝中心的首演場觀摩可以感受到,20多年來,大劇院的眼光始終看向國際文化藝術的最前沿,《大彗星》製作精良、依託歷史與傳統且關照當下,從音樂風格到舞台呈現,都令人感到耳目一新。

講述一個發生在沙俄時期的故事,這部劇的編劇兼詞曲作者兼配器兼主演——戴夫·馬洛伊(dave malloy)並沒有拘泥於某種特定的風格,而是將俄羅斯民間音樂、獨立搖滾樂、電子舞曲、古典歌劇等看似不太相關的音樂風格糅合在一起,並且選用了「通唱劇」(sung-through)形式,除了劇末娜塔莎與皮埃爾的場景中皮埃爾的一段台詞,其餘內容全部用演唱表達。因此這部劇也被他自己稱為 「電音流行歌劇」(electropop opera)。

儘管選用了如此多樣的風格,但在令人目眩的同時,整體音樂結構十分統一,因為所有的音樂風格選擇、旋律以及和聲的布局都依託於故事和人物的變化發展,相當「貼戲」,例如女主角娜塔莎在表達對情人思念、對愛情渴望的獨唱《別無他人》以傳統的鋼琴、弦樂為主,結合十分規則的三拍子圓舞曲律動,是一種偏向傳統百老匯的音樂氣質,而當娜塔莎在歌劇院邂逅英俊的花花公子阿納托爾後,電子舞曲風格則始終伴隨着阿納托爾的在場,精準地刻畫了他性感多情的壞男人形象。因此,所有這些看似截然不同的音樂元素在全劇中伴隨着人物和環境交織流動,匯聚成了一張有機的聲音之網。

除此之外,用不同樂器音色表現人物內心在電影配樂中是十分常見的,但由於音樂劇的配器往往是後期由專門的配器師完成,因此不是所有音樂劇在配器上都能盡善盡美地與詞曲共同有機發展。全能的戴夫·馬洛伊親自完成了全劇的配器,他善用戲劇的思維擺弄音色,手風琴的音色無疑為俄羅斯風味的營造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十分現代的音色音響概念,即讓音樂擺脫和聲與旋律的束縛,作為一種聲音、音色以略帶即興的方式演奏更讓全劇的聲音別具一格,例如在描繪觀看歌劇的感覺時,搖滾樂套鼓、打擊樂特殊演奏技法與美聲的假聲、滑音等技巧交疊,營造了一種十分迷幻氛圍感。只有作曲家能把控整體的音色效果,才能達到這種獨特氛圍的營造。

總而言之,這部作品讓我們聽到了不同於以往的聲音,證明了音樂劇的多樣性和可能性,也為中國原創音樂劇的創作提供了新的方向與思路。再次祝賀大劇院版《大彗星》首演成功。喜愛音樂劇的觀眾值得一看。

  作者:金復載

文:金復載圖:葉辰亮編輯:姜方責任編輯:邢曉芳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