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臨時劫案》,開年一戰,郭富城能不能為港片扳回一城?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偶然看到一條資訊,笑噴。

有人說,根據網絡消息,《臨時劫案》投資成本兩億,至低也有一億。

不知道這個消息,是哪裡道聽途說得來的。

其實就香港電影而論,如果投資要到兩億層級,起碼得是一個雙雄陣容,比如周潤發、劉德華、郭富城、梁朝偉、甄子丹和古天樂這幾人,任意兩兩配搭,大概還得加上搭景、爆炸之類的情況,不然就是當飯吃,估計也難吃完。

像這種單核陣容,走劇情路線,電影成本大致就應該在幾千萬的水平。

而在剛剛過去的二零二三年,港片可謂集體萎靡。

那麼持《臨時劫案》而來的郭富城,能不能為港片扳回一城?

這個問題頗有趣。

網絡言論很多元。

總結起來,就是你看不上我,我看不上你。

所以把這些東西過濾掉就好,不會有什麼營養,也就是橫飛的口水而已。

那麼郭富城到底能不能扛票房呢?

上世紀九十年代,有香港年冠《風雲雄霸天下》,一零年代,《寒戰》和《寒戰2》不但在香港稱雄,也成為了港式警匪電影的內地票房標杆,此外還有《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和《無雙》皆破了十億。

這個數據,整個香港影壇有幾人可以比肩呢?

掰手指數一數,不考慮周星馳和成龍,就只有一個周潤發、一個甄子丹、一個劉德華,沒了。

當然,在2018年的《無雙》之後,郭富城陸續上映了電影《麥路人》、《秘密訪客》、《風再起時》、《斷網》和《掃毒3:人在天涯》這麼五部電影,但都票房平平。

不過巨星之路,總是起起伏伏,哪有常勝將軍。

前事已是過去,新篇開啟。

撇開傳聞不談。

這部片子的動作,非常符合「中小成本」電影的操作慣性。

其一是選擇臨近春節的冷檔,其二主要依靠官方賬號發佈短視頻,甚少見到一些自媒體主動撰寫的「吹捧」文章,其三是想看人數和預售的增幅,都比較緩慢。

同比看看定檔春節檔幾部電影,諸如《二十一條》、《飛馳人生2》、《熱辣滾燙》乃及《熊出沒·逆轉時空》等等,想看人數當真是「蹭蹭」上行,熱點也不斷。

除了本身關注度外,片方必然有一定程度的發力。

另外還有一點。

《臨時劫案》這個檔期,實際上迎合了一個學生的寒假,也應該是片方策略的有意為之。

但電影仍然採取了「力保」黃金場的做法,也就是統一於下午六點之後,才開始有場次安排。

這種做法很搞笑。

工作日的白天場次,確實看電影的人不會太多,直到下午下班後,工薪族才陸續會有一些娛樂安排,這是一種常規理解,也沒有錯。

然而從口碑擴散的角度來說,其實有一個滯後效應。

如果白天安排有上映場次,即便看的人不多,也會自然形成一定程度的口碑影響,到了下午,就會開始有反饋,自然就會推動晚場的選擇。

而像港片這樣,首日只抓黃金場次的做法,就太過僵化,且並不合時宜。

首先,晚場人家未必一定選你,其次,即便選了你,口碑的擴散,也得等到第二天,才會在票房走勢上表現出來。

就像短跑比賽,起步你就輸了。

當然,這似乎已經是香港電影的通病了。

權當吐槽。

再來看看數據。

目前《臨時劫案》的點映和預售,總計有一百六十萬略多。

或因周末的原因,次日數據較首日更高。

這個數據表現,符合港片一貫的萎靡特徵,故而也看不出來,其他什麼更多的東西。

而該部電影即將首映,並開啟點映和路演,所以接下來幾天的走勢,才將或有一定程度的參考價值,此外從前期短視頻情況觀察,該片或具有一定的造梗能力,但究竟有多好笑,能不能受到市場的歡迎,始終得等到電影正式上映之後,才能夠驗證。

當下情勢,確實很難對港片做過高期待。

以港片的積弱情況來說,《臨時劫案》這種投資體量和宣發投入,其實破億就能算贏,若能步入兩億或者三億層級,已經可以理解為一匹「小黑馬」,如果更進一步,能夠闖入五億層級,說一聲大爆並不為過。

就看郭富城這個不想「苦了兄弟」、隨時說「謝謝」的悍匪,「補一槍」的功力如何了。

然更高之處,很難想像。

歸根結底。

還是一句老話,電影的品質與娛樂性,決定一切。

不論是《臨時劫案》,還是已經上映的《潛行》和《金手指》,乃及未來待映的任何港片,甚至也包括內地電影,長遠來看,皆不脫其界定。

郭富城能不能為港片扳回一城?

作品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