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埋怨內娛沒有舞台,但打歌節目為什麼沒人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眸娛

內娛又一檔打歌節目停播了,優酷的《朝陽打歌中心》還是沒能挺過2023年。

12月24日最後一期節目播出之後,《朝陽打歌中心第二季》就正式收官了,原定將錄製到明年2月份卻突然提前停播,無論是參演歌手還是觀眾都感到無比驚訝和不舍。打歌節目起源自韓國,原本是為歌手提供宣傳新歌的舞台,在韓娛已經形成了一種打歌文化,但當打歌節目進入內娛之後,卻出現了「水土不服」的徵兆

總在埋怨內娛沒有舞台,歌手沒有平台推新歌,但視頻網站的打歌節目卻又沒人看,撲得悄無聲息,倒下了一檔又一檔,為什麼打歌節目無法在內娛存活呢?

優酷打歌節目的消亡

縱觀整個國內綜藝市場,堅持了兩季的《朝陽打歌中心》已經可以算的上是長壽了。

優酷對打歌節目一直非常熱衷,但播出效果卻一般,2020年上線的《宇宙打歌中心》除了粉絲似乎無人關注,播出11期之後草草完結。

2022年,優酷帶着《朝陽打歌中心》捲土重來,第一季十期節目播出之後反響不錯,雖然關注度不算高,但是口碑卻爆了,豆瓣評分高達8.3,很快優酷就又推出了第二季,但沒想到節目播出半道折戟,而停播的主要原因就是賺不到錢

事實上,優酷對《朝陽打歌中心》第二季寄予了厚望,節目於7月份開播,一開始合同簽到了明年2月份,也就是說有長達半年的打歌期,可以看出優酷一開始還是很看好這檔節目的。

《朝陽打歌中心》不同於一般的打歌節目,既沒有流量偶像,也不全是新歌,打歌打的不是新歌,而是新舞台,即便是老歌也會重新改編,帶來全新的表演。

雖然參演嘉賓並不是什麼大咖歌手,但大家都非常珍惜這個機會,這也是內娛少有的能夠專心展示音樂的舞台,但遺憾的是,節目播出效果遠沒有達到預期

雖然《朝陽打歌中心》口碑不錯,播出後豆瓣評分火速飈到八分以上,但熱度卻一直上不去,可以說是撲得無人問津。

而更大的問題在於節目的商務不是很理想,第一季還有幾個贊助商,到了第二季就一個都沒有了,由於招不到商,長期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無奈之下,優酷只能及時止損提前「砍掉」了《朝陽打歌中心》。

雖然早就知道節目播的不太好,但突然被按下暫停鍵還是讓製作方有些猝不及防,原本正在逐步推進的錄製全部叫停,藝人的安排也被打亂。

《朝陽打歌中心》停播再一次證明打歌節目在內娛前景堪憂,但這並不是因為節目不夠好看。

實際上,《朝陽打歌中心》確實能稱得上是近幾年的高質量精品國產綜藝,製作方和歌手都認認真真地做舞台,無論是藝人還是觀眾都對節目給予了好評,歌手吳克群甚至想自掏腰包為節目「續命」

但問題在於,好看歸好看,卻不夠商業化,沒有形成完整且成熟的商業鏈路,這不僅是《朝陽打歌中心》停播的原因,更是導致打歌節目無法在內娛生存的主要因素。

商業模式決定節目存亡

優酷並不是第一個在打歌節目上碰壁的平台,騰訊、愛奇藝、芒果tv都曾推出過打歌節目,但無一例外都是播出效果平平,沒了後續

從2018年選秀爆發,內娛進入「偶像元年」開始,對舞台的需求更大了,於是出現了打歌節目井噴的情況。

愛奇藝最先推出了《中國音樂公告牌》,節目第一期就請來了《偶像練習生》出道男團ninepercent,確實帶來了相當大的關注度,但也僅限此而已,後續ninepercent不再參加,熱度很快就掉了下去。

騰訊緊跟其後帶來了《由你音樂榜樣》,和qq音樂聯動,將音樂榜單和打歌舞台相結合,節目形式和內容都更豐富了,甚至還在東方衛視上星播出,影響力和傳播範圍都進一步擴大,但最終也沒能大範圍出圈。

後續騰訊又推出了《令人心跳的舞台》、芒果上線了《百分百開麥》,都是聚焦年輕偶像的打歌節目,但不出意外,除了粉絲無人關注,從開播到結束都毫無波瀾。打歌節目作為一種綜藝類型,本質上是一個文化娛樂商品,商業價值是決定節目能否存活下去的主要原因,而內娛打歌節目之所以無法複製韓娛的成功,本質上是商業模式的不同

事實上,韓國打歌節目如此火熱是因為有一套完整的商業鏈路,和音樂產業緊密相連

在韓娛,打歌節目不僅僅是宣傳新歌的舞台,其背後更大的意義是和歌手的成就相關。

一般來說,歌手在發佈新專輯後會有長達幾周的打歌期,期間會多次登上節目宣傳新歌,當多位歌手參加節目一起競爭,就會誕生一個「一位」,代表着歌手的人氣和地位,含金量非常高,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這種強競爭的機制之下,韓國歌手們都非常重視打歌節目,粉絲也會鉚足了勁宣傳助力,而「一位」的選拔主要靠音源成績和專輯銷量,本質上促進了音樂平台付費率和實體專輯銷量的提高

以韓國音樂平台melon為例,melon的收聽率會影響打歌成績,所以歌手在發佈新專輯之後,粉絲會有意識的「刷數據」,而這些都是需要付費的,melon會員一個月大約60人民幣,相比之下國內音樂平台的會員可以說是白菜價。

在打歌節目和音樂平台相互驅動的商業模式之下,要韓國的音樂產業不倒,打歌節目自然也不會倒

相比之下,內娛的打歌節目並沒有和音樂產業形成聯結,盈利主要來自廣告收入,這導致節目的存亡完全靠招商,而招商又依賴於節目熱度

從節目模式來看 ,內娛的打歌節目更像是舞台秀,每周都是不同的歌手來打歌表演,也會選出當周打榜的冠軍曲目,但由於歌手沒有長時間的打歌刷臉,冠軍的實際意義也並不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競爭性,打歌節目從競演變成了音樂分享,缺少爭議性和關注度。

當節目把重心放在了舞台演出上,完全依賴於商務盈利,而節目熱度又不足以吸引品牌贊助,內容再好看也是白搭,《朝陽打歌中心》正是因為招不到商而被迫停播。

娛樂環境影響下的打歌體系

事實上,打歌節目和偶像產業、音樂產業有着強關聯性。

韓國打歌節目依託於發達的偶像產業和音樂產業,形成了豐富的打歌文化,而國內的音樂娛樂環境本身就不適合打歌節目的發展

一方面,國內的偶像市場起步晚、發展慢,目前甚至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沒有可供打歌節目發展的土壤和環境。

偶像產業是韓娛的支柱,受眾範圍廣、影響力大,大量偶像歌手需要一個平台進行宣傳,而韓娛的宣傳資源主要集中在電視台手中,於是催生了電視打歌節目。

相比之下,內娛雖然在2018年迎來了「偶像元年」,但總體來說對於偶像的培養和製作並不成熟,偶像市場規模並不大,且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更重要的是,偶像產業和互聯網平台緊密相連,受眾主要集中在特定圈層,甚至有全網「300秀粉」的說法,影響力無法覆蓋到更大範圍的用戶,本質上還是局限在粉圈。

所以總體來說,內娛對打歌節目的需求並沒有韓國那麼大。

另一方面,打歌節目對於國內音樂行業的重要性沒有體現出來。

韓娛擁有完整且成熟的偶像產業鏈,打歌節目已經成為了產業鏈的一環,連接偶像市場和音樂市場,不僅為偶像提供了宣傳平台,還促進了音源和銷量的提高,通過放大節目的商業價值來推動偶像產業和音樂產業的繁榮發展。

但內娛打歌節目和音樂產業關聯並不深,在國內娛樂環境之下,受眾範圍和傳播範圍更廣的真人秀、影視劇同樣會對偶像敞開,遊戲類真人秀也會為歌手提供宣傳歌曲的平台,所以打歌節目對於偶像市場和音樂行業都不是必要的,其重要性和特殊性並沒有得到體現。雖然傳統的打歌節目在國內得不到發展,但這並不意味着節目沒有意義,事實上打歌節目服務的核心對象是流行音樂產業,一個成熟且完善的打歌體系能夠促進音樂產業的良性發展

但問題在於,內娛打歌節目要不就是照搬韓娛,要不就是淪為音樂演齣節目,並沒有一個適合國內音樂行業環境的宣傳打歌節目,在以商業變現為主導的內娛,也沒有平台願意花費大量時間和資本去打造這樣一套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