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2023:中國音樂產業的十大關鍵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音樂先聲,作者 | 朋朋,編輯 | 范志輝

近日,《2023騰訊娛樂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發佈。其中,音樂篇提綱挈領地回顧華語樂壇一年來的發展。 

今年,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到7.26億,近7成網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網絡音樂這一消遣方式。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的在線音樂服務收入首次超過社交娛樂服務,在線音樂付費會員用戶正式破1億,達到1.03億。無論是網絡音樂的用戶滲透率,還是付費用戶規模,都在穩健提升。 

與此同時,演出市場強勢復蘇,不僅新老歌手的演唱會強勢襲來,還誕生了169個全新的音樂節IP,總票房成績實現了跨越式增長。相較之下,音綜卻呈現出相當的疲態,縱覽音樂綜藝節目,仍是競演賽制、綜N代的天下。 

音樂行業搭上AIGC的快車,AI孫燕姿打遍B站無敵手,但平台方紛紛入局,跑馬圈地;經過了野蠻生長的短視頻熱歌進入精細化製作階段,《烏梅子醬》、《就讓這大雨全都落下》等唱片行業的「正規軍」席捲全網,粗製濫造、瘋狂上新、以數量佔據市場份額的熱歌逐步敗下陣來。 

我們也看到,刀郎憑藉《羅剎海市》強勢回歸,復仇爽文的聯想一舉打造今年的現象級單曲;伍佰、陶喆借梗出圈,這一屆網友考古不止、造梗不止、狂歡不止。 

當你打開這篇文章時,2023年即將落下帷幕,我們盤點了十大年度關鍵詞,一同回望華語樂壇的這一年。 

關鍵詞一:付費訂閱

今年8月15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發佈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在線音樂服務收入同比增長47.6%至42.5億元,在線音樂服務的收入貢獻達到58.3%,首次超過社交娛樂服務。 

五年前,社交娛樂業務佔據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總營收七成以上,一舉助其成為全球首家盈利的音樂流媒體平台。對比之下,彼時擁有3.5億用戶、付費率達到45%的Spotify都還遠遠沒有做到這一點(現在偶爾季度盈利)。 

今年6月,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量突破一億大關,同時,在線音樂付費率升至歷史新高,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實現連續5個季度的增長,在本季度達到人民幣9.7元。 

根據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的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訂閱收入同比增長高達42.0%,驅動在線音樂服務收入同比增長32.7%達45.5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已近七成。 

不止騰訊音樂,對整個在線音樂市場而言,這份數據都破具里程碑式的意義。 

一方面,這意味着越來越多的用戶願意為高品質的音樂內容付費,推動在線音樂市場的付費教育進入新階段,音樂用戶不僅僅追求單純的娛樂消遣,而更加看重平台綜合性音樂服務;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各大音樂平台的競爭態勢進一步加劇,勢必要找到更為良性的音樂版權變現渠道,在提高用戶體驗、優質音樂內容和服務乃至平台商業化上進行更大難度的廝殺。 

然而,訂閱付費用戶數據穩步增加的背後,其實也暗藏危機。當直播業務所受的管控愈加嚴格,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也逐漸在K歌與直播方面發力、爭搶用戶時長,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網易雲音樂如何持續找到更多元的業務驅動力,則極為關鍵。 

關鍵詞二:音樂節下沉

疫情放開後,沉寂三年的演出市場呈現出井噴之勢。 

回望今年的兩大長假,在五一期間,全國共有41場音樂節,涉及19個省份。到了十一假期,音樂節更是超過60場,刷新曆年記錄。發軔於北上廣,十餘年間音樂節持續向外擴散,時至今日,音樂節根系已然擴散到眾多縣城,進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白皮書》顯示,2023年一線城市舉辦音樂節數量26個,其他分線城市舉辦音樂節數量明顯上漲,其中新一線城市全年舉辦音樂節的數量為86個,是一線城市的三倍之多;二線城市則為61個,也超過一線城市的兩倍。 

同時,瞄準下沉市場的音樂節陣容卻不容小覷,不但音樂節票房號召力不斷提升,也帶動了線上話題討論,熱度排名處於領先地位。 

以2023 婺女洲星雲青燥音樂節為例,該音樂節在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由全新的音樂節品牌舉辦在縣城的音樂節,卻依靠毛不易、薛之謙、崔健、張靚穎等壓軸藝人的號召力,一躍成為今年全網討論度最高的音樂節。 

音樂節下沉,背後是各地紛紛瞄準音樂節在短時間內的消費帶動力。 

跨城參加音樂節自然就會產生一系列交通食宿費用,音樂節現場內也有很多餐飲、周邊等銷售場景,再加上當地購物、觀光等消費,辦一場音樂節活動往往能間接拉動數億元的消費總額。 

然而,音樂節下沉,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新問題。 

例如,音樂節陣容的同質化,千節一面的問題愈發嚴重;音樂節主辦方沒有承辦經驗,出現了現場缺少基礎設施,體驗差的現象;音樂節舉辦城市缺乏大型活動經驗,現場疏導、治安管理等問題也隨之暴露,出現了黃牛倒賣門票、音樂節帳篷物品丟失等諸多問題。 

需要看到的是,音樂節下沉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無論是主辦方還是舉辦地,接下來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將音樂節井噴的流量轉化為存量,打實IP根基,優化配套服務,才能在未來迎來更為可持續的繁榮。 

關鍵詞三:特種兵式演唱會

不止觀眾,今年的明星也在「報復性」地開演唱會。 

根據《白皮書》的統計,2023年國內線下演唱會&音樂節的舉辦總場次高達2823場,貢獻了50.89億的票房收入。沉寂3年後,從天王天后、頂流巨星,再到新生代人氣歌手,都不約而同扎堆開啟了巡演,連開N場已經成為了「業內基操」。 

其中,薛之謙「天外來物」巡迴演唱會舉辦場次達到60場,且大部分城市連開兩場,刷新內地市場單年度體育場場次紀錄;五月天「好好好想見到你」演唱會也在多地連續加場,北京鳥巢連開六場、廣州連開五場、上海連開八場;周杰倫的嘉年華世界巡迴演唱會也是在香港10天內連唱7場,在上海4天連開4場,而明年開啟的福州站,也是延續了4天開4場的超高強度。 

高強度演出也難以滿足觀眾的觀演熱情。《白皮書》顯示,2023 年許多明星演唱會仍然一票難求,「搶票」成為大眾熱門討論話題,薛之謙、李宇春、林俊傑等明星的演唱會都因搶票難而備受。以周杰倫演唱會的香港站為例,連唱5天依然盛況空前,不僅每場場內2萬人坐滿,場外還有8萬人「蹭聽」,連附近的摩天輪都要排隊2小時,只為升空後俯瞰一眼。 

伴隨着大眾觀演熱情居高不下、明星扎堆開演唱會,各地的演出場館、聲光電等配套設施顯得十分緊俏,「特種兵式演唱會」無疑能實現規模效應,降低每一場演出的平均成本。 

然而,連開N場的操作對於音樂人的實力和體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所以今年的演唱會市場中明星身體也接連「亮紅燈」。例如,周杰倫天津演唱會剛開場,就身體不適、心跳加快而中斷演出;五月天西安演唱會主唱阿信,則是邊吸氧邊演出。 

此外,如此演出強度,雖然營造出了演出市場的繁榮景象,但也讓「柱子票」、「牆根票」、黃牛泛濫、退票機制不合理等問題浮出水面。 

關鍵詞四:ROCK HOME TOWN

緊握線下演出市場復蘇的風口,各地文旅部門紛紛下場,抓住音樂節的機遇,積極扶持音樂發展。其中,石家莊無疑是走在最前列的城市。 

7月13日,石家莊市政府網站官宣將舉辦「ROCK HOME TOWN」音樂演出季,全面打造中國「搖滾之城」。最終,搖滾之城的建設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在周末舉辦「激情夏夜」搖滾音樂演出活動,二是大力打造搖滾之城演藝陣地,三是在地鐵與公交上推出快閃搖滾演出。 

事實上,早在2022年,河北網絡廣播電視台網站就曾刊發文章稱,在英文中「搖滾」「石頭」是同一個詞。石家莊——ROCK(石/搖滾)HOME(家)TOWN(庄),英文之意可譯為「石頭/搖滾之家鄉」。無論現實,還是天意,石家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搖滾之城」。 

一年以後,「ROCK HOME TOWN」的詮釋亦被官方認可。但在許多音樂人和媒體人口中,「搖滾」是屬於石家莊的「往事」。 

在石家莊確定「搖滾之城」的定位前,《我愛搖滾樂》已經停刊十年,《通俗歌曲》休刊五年,萬能青年旅店是當地碩果僅存的搖滾名片。幾乎從零開始的搖滾之城,就註定了要有各類不確定性始終相伴。 

官宣後不久,改編歌曲《殺不死的石家莊人》在互聯網上翻紅、刷屏,網友並不買賬「厲害了,我的庄」,直呼尷尬的彈幕鋪滿了整個屏幕。 

7月24日,暴力香檳樂隊在紅糖livehouse的演出中,樂手丁小龍當眾脫下褲子的行為最終被定性為「危害社會公德」。涉事場地方紅糖Livehouse被責令立即停業整頓,並依法對其作出警告、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丁小龍也被行政拘留。 

直到9月初,石家莊才舉辦了第一場大型演出ROCK HOME TOWN原創音樂節。演出是免費的,但需要預約搶票,官方原本放出的14000張門票,由於搶票人數過多,票務系統崩了好幾次。 

不過,在爭議過後,石家莊正在慢慢走上正規。據《白皮書》統計,截至 10 月份,此次「搖滾之城」音樂演出季吸引樂迷 100 萬人次。 

關鍵詞五:音綜式微

或許是因為線下的演唱會與音樂節承接了大眾的觀演熱情,線上的音綜市場呈現出整體的疲態。 

2023年,綜藝吸納品牌總量近三年最低,綜藝招商能力整體下滑。 

在今年,熱度指數TOP50的綜藝節目吸納品牌總數僅為369個,相較於2022年的425個,下降了13.18%。而節目生產因為廣告資金投放量的大幅減少,保守的投資策略讓資源不斷湧向綜N代,四大視頻網站的頭部新綜藝數量顯著降低。 

據《白皮書》統計,2023年競演類綜藝熱度TOP 10中,音綜佔據九席,然而九席中有《乘風2023》、《這!就是街舞第六季》、《中國說唱巔峰對決2023》、《樂隊的夏天第三季》等6位都屬於是綜N代。僅有舞台生存實驗類綜藝《舞台2023》憑藉新穎的賽制模式,實現了小範圍的突圍,而剛剛開播的《愛唱歌的大學生》,還需要時間來積蓄聲量。 

在2021年選秀綜藝被「清朗行動「按下終止鍵後,許多音綜製作平台都尚未找到全新的賽道,只能不斷挖掘手中現有IP的剩餘價值。愛奇藝仍然緊緊抓住說唱和樂隊兩大垂類,但吸引力難免有所下滑;優酷在綜藝市場中,也僅剩下做到了第六季的《這就是街舞》;芒果TV依靠着「浪姐」、「披哥」以及《聲生不息》彙集了一波關注度,但無一例外皆為綜N代。 

在商業價值與討論熱度持續下跌的同時,音綜的創新力度也遠遠不足,今年能掀起話題度的綜藝無一不是競演賽制,看點無外乎是淘汰帶來的刺激和張力。此前主打溫暖和治癒的慢綜藝《時光音樂會》,在今年來到了第三季《時光音樂會·老友記》,口碑卻也直線下滑,被網友直呼「尷尬」。 

不過,2024年即將到來,各家視頻平台也在綜藝製作上釋放出信號。有出海做選秀,也有團體選秀節目的回歸,更有深諳流量密碼的醜聞明星荒島真人秀。

但無論如何,如何創新將成為音綜需要長期思考的命題。 

關鍵詞六:羅剎海市

古老的傳說演繹、愜意的民間小調,刀郎的《羅剎海市》一經發行,便在今年夏天點燃了輿論,獲稱「2023第一神曲」。 

《羅剎海市》演繹了《聊齋志異》中的名篇,講述了名為馬驥的美男子的一場奇妙之旅。他在出海經商之路上,受風浪裹挾意外進入了美醜顛倒、丑者顯貴、美者卑賤的羅剎國。原作者蒲松齡正是藉此暗諷不辨美醜、一味逢迎的社會現象。 

一時間,歌曲中的「似有所指」激發了網友們窺探樂壇八卦的好奇心。發行短短十幾天,槍口轉向了包含那英在內的數位音樂人。網友們湧入那英的抖音評論區,評論順勢新增800萬條,成為一首歌曲之外頗為荒誕的註腳。 

隨後,《羅剎海市》被一眾網友奉為「正義之歌」,歌詞背後的隱喻,攪動着所有人的情緒,讓歌曲不斷延伸出新的意涵。從文藝界的京劇、語句、二人轉、花鼓戲翻唱,到社會學、歷史學、文學解析,再到司法、教育、國際關係等領域的評論,互聯網好不熱鬧,將《羅剎海市》視為刺向社會蠅營狗苟之事的一把利刃。

《羅剎海市》又如一陣颶風,掀起了全網關於猜測和解讀的驚濤駭浪。但身處風眼的刀郎始終保持沉默,刀郎的經紀方曾表示不會對歌曲再有公開回應。 

冥冥之中,反而契合著《羅剎海市》的要旨,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只交由世人去言說。 

關鍵詞七:烏梅子醬

「你淺淺的微笑,就像烏梅子醬。」 

今年三月初,《烏梅子醬》席捲了短視頻平台。這首歌由李榮浩作詞、作曲並演唱,收錄於2022年12月21日發行的專輯《縱橫四海》中,發行三個月後,歌曲讓李榮浩熱度攀升,同時也陷入了對於全網的聲討。 

事件的起因是樂評人丁太升在個人賬號發佈了一則點評視頻,直指歌曲副歌有「一股濃郁的中國鄉土風摻雜着當下短視頻平台的爆火元素撲面而來」,嘲諷這是一首「投機」的作品,為了迎合「小鎮青年」、「初中畢業的文藝骨幹」和「打工者」,指責李榮浩「沒有了誠懇」、「為了火妥協到泥土裡」。 

最終定調,這首《烏梅子醬》俗不可耐。 

隨後,丁太升一語獲得了許多樂評人與網友的認可。這首《烏梅子醬》旋律洗腦、七分拉滿,由一名名不見經傳的網絡歌手演唱的話無可厚非,但由李榮浩演唱,便並不符合他在華語樂壇的地位以及歌迷對他的期待。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也許正是這首《烏梅子醬》延續了《孤勇者》定下的基調,將粗製濫造、流水線生產的熱歌逐漸驅逐出音樂市場,將熱歌交接給成熟的、系統的音樂製作團隊,提升了熱歌的品質基線。 

關鍵詞八:造梗狂歡

在今年,屬於華語樂壇的熱梗依舊層出不窮,創造了一場又一場網友的集體狂歡。 

最先出圈的是「泰褲辣」,源自於小鬼王琳凱在演唱會上說的:「我是一個特別固執的人,我從來不會在意別人跟我說什麼,讓我去做。如果你也可以像我一樣,那我覺得這件事情,太酷啦!」 

由於這個「太酷啦」說得過於魔性,就被網友們戲稱為「泰褲辣」,順勢席捲全網,成為許多年輕人的新晉口癖。 

不久之後,不久前,小鬼又在《天賜的聲音》第四季的舞台上被樂評人梁源點評後,對後者發出質問,「我能站在舞台上玩,老師你能嗎?」再度為網友貢獻熱梗,小鬼也被成為「年度梗王」。 

隨後,陶喆的古早綜藝被眾多網友,一段「哦啊啊誒誒」的怪叫即興驚呆眾人,讓R&B教父成為互聯網的抽象樂子人。隨後,網友將這一段即興拼貼進他的歌曲《小鎮姑娘》中,二創出了席捲抖音的熱門BGM。 

許多網友用這段BGM配上自己的尷尬出糗時刻,並感謝陶喆「沒有你我可能永遠不會發出這段視頻」。 

時間來到年末,忙於在各地開演唱會的伍佰為網友們貢獻了新梗。 

大家匯聚在一起,調侃伍佰的演出服是「當年賣衣服積壓的存貨」,調侃演唱會是「檢驗全國歌迷的歌唱水平」。在演唱會現場,他手往天上一指,就開始滿舞台溜達,三個小時的演出結束,網友調侃他是「一句沒唱,微信步數兩萬步」。 

在明星與大眾的關係愈加扁平化的時代,正是這些造梗狂歡,為許多明星帶來了社交生命力。 

關鍵詞九: AIGC

如果官方發行與非官方發行都計算在內,那麼孫燕姿一定是今年發行單曲最多的音樂人。 

打開B站,「AI孫燕姿」成為超凡熱門的品類。從流行歌曲到網絡熱歌,乃至各類民間戲曲,「AI孫燕姿」都信手拈來。冷門歌手孫燕姿終於在AIGC向大眾賦權的歷程中,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熱門歌手。 

在今年,AIGC無疑是橫跨各界的熱門概念。在華語樂壇,AIGC也不僅僅是樂迷的個人狂歡,各家平台也不斷將AIGC技術整合進現有的產品架構內。 

例如,網易雲音樂就上線了AI音樂製作平台Xstudio,與小冰公司合作,為音樂創作者提供可供使用的AI音源;TME旗下銀河音效、MUSE、天琴實驗室和Tencent AI Lab共同打造了智能音樂創作助手TME Studio,集成了音樂分離、MIR計算、輔助寫詞、智能曲譜等系列AI功能。 

放眼未來,AIGC技術將更加深入地向音樂行業滲透,甚至會成為改寫華語樂壇的關鍵力量。 

關鍵詞十:假唱

五月天演唱會的假唱風波,造成了全民青春回憶的崩壞。 

事件肇始於B站UP主麥田農夫在11月30日發佈的一則鑒定視頻。他選擇上海演唱會的12份音質較好的、粉絲錄製並投稿的現場音頻進行了人聲提取。經軟件Melodyne鑒定顯示,12首歌曲中有5首皆為純假唱,還有1首是真假混唱。 

隨後,視頻形成了一波全社會對於假唱的大討論。不僅五月天演唱會假唱的相關話題連續多日霸佔熱搜,還受到了新華社、央視新聞、人民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的關注,目前各場演唱會舉辦地的文化市場稽查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更為重要的是,五月天的假唱風波引發了行業內對於「墊音」、「半開麥」這一灰色地帶的討論。據了解,所謂「半開麥」、「墊音」的手法早先從韓國流傳過來,是指舞台上播放的伴奏里含原唱,歌手開了麥,但是聲音調得小一點,和播放的原唱重疊之後被觀眾聽到。 

但真唱與墊音的音量佔比達到多少才能界定為假唱,也藉由此次事件引發全民思考。 

更重要的是,此次風波有望倒逼國內加強行業監管,對各類假唱問題做出更加詳盡的規定與政策聲明。 

結語

回望2023年的華語樂壇,喜憂參半。 

喜的是用戶付費意識逐步提升,為行業未來發展開了個好頭,是線下演出市場規模空前,是粗製濫造的熱歌走下坡路,整個行業重新回歸品質導向;憂的是黃牛現象屢禁不止、演出亂象頻發,是全開麥這樣的基礎業務能力被吹捧,是被寄予厚望的音綜陷入創新困境而式微。 

不過,我們相信,音樂行業總是在螺旋上升、持續前進的。

2023 就要結束了,我已經開始懷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