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縱論文學與影視: 影視作品的靈魂是其文學性

中新網北京11月4日電 (記者 高凱)「電影作品的靈魂是文學性,因為人的終極目標是追求精神上的滿足感。」在日前舉行的「融合與創意——當文學遇上影視」沙龍活動中,著名作家、編劇全勇先這樣談論影視作品與文學的關係。

由《十月》雜誌社主辦,儒意影業、盛世肯特、機遇空間協辦的「融合與創意——當文學遇上影視」活動日前在北京798機遇空間舉行。本次活動聚集了作家、編劇、導演、製片人等業內嘉賓,共話文學與影視的融合與創意。

圍繞文學作品如何與影視有效轉化與融合,與會嘉賓結合自身從業經驗進行了充分地交流與探討。

全勇先認為,電影作品的靈魂是文學性,因為人的終極目標是追求精神上的滿足感。他指出,影視跟文學區別是,影視作品需要外化,是通過主人公的行為、言語,包括導演運用一些技術手段將精神內涵呈現出來的。不同於文學作品的是,影視作品更加需要一個簡單的故事核作為依託。因此,編劇跟作家不一樣,作家允許在合乎邏輯的範圍里天馬行空,編劇則是「戴着鐐銬跳舞」。

作家、編劇趙大河對此表示同意,認為文學與影視的關係是很密切的。一方面文學為影視提供了情感力量。影視製作方選擇一部文學作品,很大程度上是看它有沒有很飽滿的情感,這種情感能不能打動人。另一方面文學作品可能給影視提供一個人物,影視的故事情節會圍繞這個人物逐漸展開,所以文學文本為影視提供的人物往往是故事的核心。一個文學作品要變成影視作品,中間要走很多的路,但在藝術表現的邏輯上,文學與影視的融合是必然的。

著名作家、內蒙古作家協會副主席肖亦農認為,「小說是影視的母體,優秀的小說在影壇的分量是非常重的。像《紅高粱》《活着》等影視作品,都是優秀的作家提供了一個優秀的文本母體,然後經過導演、演員們的再創作,才能更立體、更形象化,這賦予了文學生命的延展。」

著名作家、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石一楓談到,他個人比較喜歡影視作品,在好萊塢的電影里可以找尋到十九世紀偉大小說家藝術創作的邏輯。他坦言很欣賞王超導演的作品,比如《尋找羅麥》《江城夏日》,因為將這些電影改編成小說,同樣會受到歡迎。因此,文學與影視的關係是互相促進,互相融合,同源共生的,而且這種關係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深入。

作家、詞曲作者呂錚在發言時表示,作為文學創作者,他希望自己的作品所傳達的世界觀、價值觀,能夠與影視製作方在版權交易之前達成一致,從而儘可能地確保影視改編過程中,文學文本創作的核心得到清晰地表達。

談及「如何從一部好小說出發,製作成一部好電影」這一話題,電影文學策劃、編劇、導演李馮談到,國內從小說改編成電影的範例比較多,比如早期影視行業改編余華、莫言的小說,最近這些年改編自網絡小說的影視作品頻繁出現。這其中有一個固定的邏輯關係就是一個通過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如果要叫座,那麼需要建立在小說(文本)比較有特點的基礎上的。

導演、編劇王超直言缺乏詩意的電影、文學、戲劇很難成為一部好的作品。探討從真正意義上完成從一部好小說,到一部好電影的製作的這個話題,他建議作者要親自參與自己的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的全過程。

劇角映畫董事長、電影投資製作人梁巍認為,電影創作的核心是導演,電影文本的基礎又是小說,他呼籲行業內出現更多專業製片公司,可以真正實現從監製、製片層面,甚至從投資的層面讓文本跟電影能夠更好地結合,做到一部好小說變成一部好的電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