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版《人生七年》! 花12年跟拍, 這紀錄片給了中國家長無數感觸

2009年,張同道拍攝了紀錄片《小人國》,記錄了北京一所私立幼兒園——芭學園裡孩子們的生活和喜怒哀樂。

這群被跟拍十年的孩子們,作為主角又登上了紀錄片《零零後》。

這部紀錄片豆瓣評分高達8.2分,漫長的時光和豐富的素材,讓被刻板化的00後,豐滿了起來。

這是國內第一次長時間而完整地呈現了00後這一群體的成長。

而今天推薦的電影《零零後》,同樣是這群孩子中的兩位主人公,池亦洋和王思柔,被攝像機自2006年始、長達十二年忠實記錄的成長故事。

倘若把觀看這部電影當成是踏入一場橫跨12年的成長之旅,那將是一次絕無僅有的觀影體驗。兩個孩子長達12年的垂直成長影像,且有細節、有故事、有環境,會讓我們清晰的看到,時間和教育,如何給這兩個特別的孩子,從身體到內心帶來成長與蛻變。

男孩篇

男孩池亦洋,從小就霸氣外露,影片第一個鏡頭就是他拿着搶來的棍子,怒目圓睜,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只要男孩兒聚在一起,池亦洋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他帶領一群男孩挖地道,玩打仗,偶爾也欺負人,遭到所有男孩家長的集體抗議。

這樣的小男孩,屬於特別令人頭疼的類型,來硬的治標不治本,來軟的又降不住。如果沒有正確地引導,很容易變成熊孩子。

幼兒園的園長,大李老師,面對調皮反叛的池亦洋,面對聯名要把他趕走的家長,她為他辯解:「我發現,池亦洋為男孩子樹立了一個男性的榜樣。」

她知道與其打壓抑制孩子,不如讓他學會自我約束。池亦洋的反叛,很多時候是因為存在感的缺失。既然如此,那就給他這個位置。他容易和同學起矛盾,那就讓他擔任調解員,去解決別人的矛盾。

果然,個性強硬的他,面對同學的糾紛,分析得頭頭是道,誰該道歉,玩玩具誰先誰後,大家都願意聽他的。最後竟成了孩子王。

後來上了小學,池亦洋學習成績變得非常糟糕,自信心掉到了低估。在家裡因為作業不會做而大哭,他邊哭邊說:「所有的作業都不會做!本來五分鐘就能做完的作業到現在還沒有做完!」

爸爸媽媽也沒有氣急敗壞,更沒有採用極端的方式。爸爸會主動反思自己:怪我以前管得太少了。

他們能看到孩子的努力,他們最擔心的不是成績,而是孩子在這樣一次次的打擊下,越來越沒有自信,迷失人生的方向。

他們沒有急着給孩子報補習班,而是多給他嘗試的機會,讓他自己去發現到底喜歡什麼。

我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但在池亦洋的故事裏,我們看到的是,父母和老師的耐心與堅持,為這個孩子發揮出最大潛能,創造了充分的條件。

女孩篇

影片開始,是柔柔氣質非凡的舞蹈鏡頭。

隨着時間的倒流,我們又看到了在小學數學課上柔柔對數學的遲鈍,不少女孩也在童年有同款夢魘。

女孩兒柔柔,小時候總是被媽媽打扮成小公主,能唱愛跳。小學時媽媽幫她選擇了私塾教育,初中時自己便決定孤身出國留學。

黃皮白心的小留學生,被住宿家庭三次趕出家門,但柔柔仍是內心傲嬌的學霸。

攝影機也記錄下柔柔生命里不變的善良和童心,記錄下父母為她選擇教育道路的思考與爭論,也記錄了她的成長與自省。

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先生分享觀後感:

「看完電影《零零後》非常感動。很少看見這樣一部教育的片子,用藝術的形式來表現我們的教育應該怎麼做,我們的父母應該怎麼做,我們的老師應該怎麼做。

孩子是各種各樣的,非常有個性,怎麼順應他們的天性,培養他們成才,從童年到少年到成年,這部電影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家庭教育都是一場場試錯,這個過程真的非常曲折,需要細心,需要等待,需要智慧,需要愛。

你希望自己的小孩如何成長呢?

關於我,@HandyKid

HandyKid專註兒童藝術科技啟蒙,介紹孩子喜歡的趣味科學小實驗、科技DIY項目等,平時也會推薦一些經典讀物和紀錄片。

關注@HandyKid,讓教育更精緻,讓陪伴更優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