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退出《天賜的聲音3》?這卻撕開了港台樂壇的「遮羞布」

文|令狐伯光

最近,國產節目《天賜的聲音3》出圈了,倒不是綜藝歌曲出圈了。而是節目第二期信的言論出了次圈,大概就是信說綜藝為什麼要那麼多翻唱,節目嘉賓和音樂人們各抒己見,結果都無法說服觀眾。

最終信退出這檔綜藝,於是這件事情反倒讓這檔綜藝火了一把。

這次《天賜的聲音3》里信的言論和退齣節目,倒是讓我個人想到兩個問題。一是現在國產音樂綜藝發展明顯來到了天花板,急需突破,信說現在綜藝里翻唱經典歌曲,不重視原創就是個問題。

另一個是蘇見信之前的信樂團也是翻唱出身,所以理解這種翻唱帶來的收益和原創不行的認識,所以他並不是太支持翻唱了。

這事兒也像蘇見信和信樂團在華語樂壇,準確來說台灣樂壇的地位一樣。

信那個時代最知名的流行樂團有五月天、信樂團、蘇打綠飛兒樂團。當然同時代還有借旺福,林生祥等獨立樂隊,都是獨立樂隊了就不是一路的了。但信樂團的歷史地位別說五月天和蘇打綠了,明顯飛兒樂隊都不如。

這個原因就是蘇見信單飛了,而說到中國樂隊相似的就是汪峰,但單飛後蘇見信明顯又不如汪峰在華語樂壇的地位,原因是為什麼呢?

同樣是搖滾樂隊,信樂團為何沒能成為第二個五月天

信樂團為什麼沒能成為下一個五月天或者蘇打綠,其實一開始也就說了,大概就是兩個問題吧!

一是翻唱歌曲太多了,作為一個樂團大熱歌曲翻唱太多了。哪怕五月天和早期蘇打綠被批評早期歌曲也就是流行搖滾,但歌曲好歹是自己寫的,詞曲編唱都是自己來的,而信樂團翻唱太多了。

信樂團的《離歌》翻唱金建模的《戀歌》,信樂團的《海闊天空》翻唱的《離開我的理由》,《死了都要愛》翻唱朴完奎的《千年之愛》,《假如》翻唱的李承哲的《神的嫉妒》等等。

如果說那個時代的港台樂壇是翻唱日本樂壇為主流,這個信樂團開啟翻唱韓國樂壇的先河。這個翻唱經典因為好聽的關係,當然不影響在市場的傳播,但自然會影響樂壇的地位,你一個翻唱樂團能有多高的地位?

還是說的話都是他們出道時間早,那時候沒有網絡和對於版權,再到原創的討論要求不是太過嚴格。大家能否想像現在一個中國樂隊最出名的歌曲全是翻唱的?

二是信樂團和蘇見信的原創能力較弱,如果說成名歌曲都是翻唱,那一個樂團總有不是翻唱的歌曲對吧,其實信樂團和信除了翻唱也有原創歌曲,但問題來了原創歌曲,詞曲很多都不是他們。

其實蘇見信在信樂團只發了兩張專輯,這和汪峰在鮑家街43號一樣。但是人家鮑家街43號歌曲基本上是汪峰創作,而信樂團兩張專輯基本上是翻唱,大家看看作曲人一欄,不是外國歌曲就是翻唱的韓國歌曲。

後來信和汪峰一樣單飛了,但汪峰後面近十張專輯全是自己作詞作曲編曲,而信的個人專輯像《我就是我》《集樂星球》《趁我》等等,他倒不是沒有原創歌曲,問題是大熱歌曲又都是別人作詞作曲。

像單飛時期很多大熱歌曲《魂》《冷火》《火燒的寂寞》我恨你》等等。

這些歌曲作曲都是李榮浩,沒錯就是那個李榮浩,這就有些尷尬了。因為這就相當於汪峰單飛後《北京北京》《飛得更高》《怒放的生命》《存在》等等全是別人寫的。

總的來說,蘇見信就是那30年港台樂壇歌手,他有辨識度的嗓音和不錯的唱功,和純粹的歌手不同,他還有一定的創作能力,但不管信樂團還是單飛時期,這個大熱經典歌曲。要麼是翻唱的,要麼歌曲是別人寫的。

這再結合兩岸三地搖滾的傳播力和地位評價來看,這個市場傳播上面因為港台流行的優勢,信和他的信樂團確實因為辨識度的嗓音,各種大熱歌曲獲得了一定地位(也是他現在的地位)。

但翻唱太多和原創能力的不足,讓他在同時代的台灣樂壇相比,雖然也是流行搖滾但比不了原創為主的五月天,但不用提後來升級的蘇打綠;讓他在同時代的內地樂壇相比,比不了同樣兩張專輯就單飛的汪峰。

港台樂壇翻唱為何那麼泛濫?這個答案比想像的簡單

現在談到華語樂壇,一邊懷念港台樂壇如何如何,但一邊也壓不住大家吐槽港台翻唱泛濫,說到港台樂壇為何翻唱,這個答案非常簡單。

大概和這幾年的內地樂壇一樣,觀眾鑒賞水平沒有上來,只喜歡聽好聽的歌曲;資本為了利益會推好聽歌曲(前幾年推唱跳愛豆,後來唱跳愛豆掛了推短視頻歌曲),但這個原創本來就很難了,這個好聽的原創就會更困難了。這個時候最快,最容易的有兩種選擇。

一是去翻唱國外的優秀歌曲,這些歌曲能夠在國外大火,證明他們已經受到市場檢驗,全世界聽眾的品味都是很通俗的,特別是那種旋律簡單洗腦,節奏明快容易蹦迪的歌曲,你填的中文歌詞不錯,再加上有辨識度的嗓音和唱功,很容易就一炮而紅。

二是去抄襲國外這樣的歌曲,至於操作都是一樣的。區別就在於翻唱有版權,這個抄襲沒有版權,至於先上車後買票還是什麼曲子兩個版本就說了。

港台樂壇的翻唱一直很泛濫,原因就是他們經濟發展早。70年代市民文化發展到了一定程度,民眾有大量需求,那時的港台資本和現在的內地資本區別不大,全力扶持原創歌手很困難,於是購買外國歌曲,特別是日本歌曲版權翻唱成為了主流

其中這個翻唱的話,香港樂壇更嚴重一樣,因為香港地方更小,人口更少,經濟更發達,有相對成熟的唱片工業和包裝模式了。香港人非常務實,於是好作品拿來填上粵語歌詞,可以很快變成hit熱賣,還能捧紅本土明星。

香港樂壇不僅僅是翻唱日本,早年連我們內地的《南泥灣》、《一無所有》之類的歌也都翻成過粵語作品,只能說香港人太商業化了。那個大環境確實如此,而且那時很多歌手都不具備太多了樂理知識,僅僅只是為了找個工作罷了,可能演唱對他們來說都夠嗆,更不用說作曲了。

那些會作曲的都是從小就有培養音樂素養的,又或者像譚詠麟、林子祥黃家駒那些早期參加樂隊的,自然創作會相對簡單一些。但他們也是從翻唱英文歌出道開始慢慢向原創轉變的,這個轉變比內地搖滾還要慢。

一方面是粵語歌文化發展比較晚,文化底蘊不如國語深厚,需要大量吸收外來文化來提供創作土壤;另一方面是翻唱對於唱片公司來說賺錢特別快,所以就泛濫了。

同時代的台灣樂壇因為地方大些,人口數量多些,加上歷史背景底蘊要深厚不少。大家要記住一件事情,這個華語樂壇發展的話,內地80年代有搖滾運動,台灣樂壇在6070年代有過「民歌運動」。

而香港樂壇只有第一代教父許冠傑把粵語歌帶入香港樂壇,後面的四大天王張學友就完全是商業產業鏈的產物,香港樂壇一直沒有什麼定義文化運動的(電影有新浪潮)。

台灣民歌運動後就以羅大佑李宗盛等開啟創作為主的生存土壤。80年代末期台灣樂壇也評了個四大天王,分別是齊秦周華健王傑童安格基本上都是能自己作詞寫曲的唱作人(偶爾有翻唱)。

這個時代台灣能原創的唱作人還有張雨生姜育恆伍佰鄭智化等等。嚴格說來每一個人的水平都不輸香港的陳百強,黃家駒等,但香港樂壇唱作人就只有這幾個,主流全是四大天王,李克勤這樣的商業音樂人(別人寫的歌曲和翻唱泛濫)。

這是台灣樂壇強大的一面,這個原創者的環境更好,產業工業上面有所積累,所以才會在2000年左右迎來周王陶林等創作人的時代;另一個好的方面是除了唱作人,背後支撐歌手的創作者數量也更多,水平也更高。

2000年左右他們撐起了任賢齊小蟲),孫燕姿(李氏兄弟),SHE(袁維仁,施人誠等),蕭亞軒蔡依林等等歌手。

台灣樂壇雖然好不少,最終還是沒能擺脫巔峰時代也翻唱日本和外國歌曲這個問題,這個體現除了這次說到的信樂團,其它靠翻唱成名的音樂人不講了。

因為這個不支撐原創體系的關係,2000年後香港樂壇就不行了,台灣樂壇在2010年後也沒有撐住,雖然2015年後台式新浪漫等樂隊出現,但是經濟發展疲軟,雖有佳作,但也難以再現輝煌了。

港台翻唱泛濫,內地短視頻神曲當道?華語樂壇還有救嗎

最後說說現在的華語樂壇,為什麼港台翻唱也泛濫但是能撐起來,現在的華語樂壇翻唱就不行呢,這個有幾個大環境導致的原因吧。

一是當下全世界音樂產業都在走下坡路,以前港台樂壇的翻唱大頭日本樂壇雖然底子還厚,但確實也衰落了,韓國樂壇現在主流直接走唱跳路線,前幾年中國愛豆選秀巔峰的時候不是沒有翻唱過韓國歌曲。

最終你會發現翻唱的韓國歌曲在中國天然水土不服,大熱歌曲極少(就火了一首神曲《卡路里》)。

二是當下翻唱成本較高,輿論環境已經不同了。網絡時代年輕聽眾越來越重視版權和原創,這個靠翻唱火爆的音樂人評價都不高,除非你就只是個翻唱網紅。

實際上,內地也有些翻唱火了的音樂人,像《老男孩》的筷子兄弟,《起風了》的買辣椒也用券等等,最終你就會發現越到後面靠翻唱火的音樂人越少,以前翻唱是歌手甚至能混成音樂人,現在你一味翻唱就只是個網紅。

最後是當下靠翻唱和抄襲的網紅能力和水平確實不行,畢竟網絡時代更快消了,聲卡,唱歌賣肉和人設成了最大看點,嗓音辨識度和唱功反而成了末期,哪怕最頂尖幾個像隔壁老樊劉宇寧等都難以躋身主流音樂人,更不用提其它一堆翻唱網紅。

這些翻唱和抄襲網紅音樂人,加上歌曲賣得好但不出圈的唱跳愛豆把握了整個華語樂壇,所以就顯得現在華語樂壇不行了,至於真正懂原創還好的音樂人,我已經寫過很多遍了。

現在內地獨立樂壇一大把,資本不推聽眾不主動聽不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