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南安兩門店 被查出多個問題

包括食材隨意放地上、冷鏈運輸無記錄等;執法人員當場責令其整改,並將後續調查處理

執法人員現場檢查,發現85℃存在多個問題

東南網8月16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董加固 文/圖)

核心提示

食品原材料隨意擺放在地上;裱花間紫外線燈不能使用、更衣室洗手池未正常使用;食品添加劑無專人管理、未上鎖;沒有蛋糕冷鏈運輸記錄……昨日,南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轄區85℃水頭店、溪美店,進行監督檢查時發現上述情況,當即要求商家整改,並對其進行警告等處理。

此外,海都記者昨日在美團網、餓了么上輸入「85℃」進行搜索,結果均顯示找不到該商家。

海都記者了解到,隨着中秋、國慶雙節臨近,南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節前糕點類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昨日檢查了包括85℃在內的10多家麵包、蛋糕烘焙店。本次專項行動重點檢查現場製作蛋糕的衛生條件、食品原材料存儲條件、員工健康證和食品進貨查驗制度落實情況等。結果發現,總體情況還好,主要問題是商家對食品安全意識還不夠,個別商家現場製作條件不完善、硬件設施投入不足、衛生情況不符合要求、部分員工未辦理健康證、進貨票據丟失致商品無法追溯等。

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執法人員均責令相關經營單位限期整改到位。後續,該局還將加強監管,常抓不懈。

兩大箱食材 隨意擺放地上

當日上午10點多,水頭鎮市監所的執法人員在85℃水頭店檢查過程中發現,該店開了3年多,有10多個員工,面積四五十平方米,現場製作條件相對擁擠。此外,該店的一些食品原材料,被隨意擺放在地上。

海都記者了解到,這些食材中包括麵包粉、奶製品等,總共兩大箱,將其隨意擺放,可能出現包裝破損,導致食材潮濕、變質,產生衛生安全隱患。按照要求,食品材料除應放置在冷藏櫃外,部分食材還要求隔牆、離地10厘米以上。

「商家對食品衛生的安全意識還不夠強。」執法人員當場責令商家進行整改,並要求其將整改報告送到監管部門。後續如再發現此類問題,將依法依規給予處罰。

食材存放問題,是此次專項檢查的重點之一

食品添加劑 未設專人管理

近段時間以來,溪美市監所對轄區餐飲店多次開展不定期突擊檢查,包括大量抽檢部分「網紅」店,守護食品安全。

昨日下午3點多,溪美市監所的執法人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辦法的規定》,對開在南安城區的85℃溪美店進行監督檢查。

海都記者了解到,該店開了3年多,現場有8名員工。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該店裱花間紫外線消毒燈不能使用、裱花間更衣室洗手池也未正常使用,立即對商家給予警告。同時,執法人員還發現該店食品添加劑未設專人管理,且儲存櫃未上鎖,而且也沒有蛋糕的冷鏈運輸記錄,便當場開具執法文書,限期要求商家提供。

目前,溪美市監所還在對檢查到的情況做後續調查處理。

85℃門店頻頻曝出食品安全問題

據悉,台灣連鎖餐飲品牌85℃,主要經營咖啡和甜點。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85℃在全球有超過1000家門店,其中在中國大陸550多家,覆蓋17個省份93個城市,在美國休斯敦等城市擁有近40家連鎖店。85℃的母公司美食-KY(2723)的財報顯示,2017年度該公司的營收入約合人民幣51億元,其中大陸的85℃收入近20億元。

85℃官網顯示,其在福建有180家門店,其中在福州42家、廈門20家,不少年輕人都喜歡光顧85℃。但近年來,85℃的門店頻頻曝出食品安全隱患。

●今年6月,上海85℃成山巴春店,曾有顧客在其奶茶內喝出一節電池。上海市工商局公布的2017年度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典型案例中,85℃肉鬆麵包因使用肉粉冒充肉鬆,赫然在列。

●2016年7月1日,家住福州華林路的孔先生,在85℃屏東店購買的德式乳酪堡蛋糕里吃出螺釘,牙都差點咬崩了。

●2016年2月,吳女士在85℃福州信和店買了個三明治,放到嘴巴時才發現裏面竟然有一條長約5厘米的活蚯蚓,令其作嘔。對此,商家解釋稱,蚯蚓可能是在生菜採摘時附在上面的,供應商和店員均未發現,導致蚯蚓留在食物上。鼓樓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調查,次日經該局人員調解,85℃方面賠償消費者精神損失費2000元,並道歉。

●2014年11月,有網友報料稱,在福州台江一大型商場的85℃購買的麵包中發現一隻類似蒼蠅的黑色蟲子。

●2013年1月25日凌晨2點,85℃泉州鐘樓店的麵包櫃里,市民林先生髮現老鼠啃食麵包,用手機拍攝下來。

●2012年2月,福州的林女士在省府路85℃購買的麵包中發現一截黃色電線外殼,店方解釋稱,電線殼可能是冷麵團運到門店過程中摻入的。6天後,另一消費者李小姐在85℃華林店買的起士球中吃出一截長約2厘米的乳白色小塑料棒,雖然店方給了200多元的賠償,但李小姐對處理結果並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