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上中職的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與「雙減」政策相對應的,是我國職業教育的抬頭。

2021年,國家對於職業教育發展做出了力度很大的調整。總書記指示道,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

上行下效,整個社會都在為職業教育獲得大力扶持而進行着調整,就連娛樂領域,也為職業教育的宣傳出了一份力。

《奔跑吧黃河篇》第二季中,就專程出了一期節目介紹如今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

節目中,幾位明星先後去了濟南職業學院、藍翔技師學校、新東方烹飪學院等地,體驗了一把職業教育課程。

最終在濟南職業學院的大禮堂進行演講,呼籲社會打破對職業教育的偏見,鼓勵中職生、高職生們能夠自信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從中可以看出社會對於職業教育態度的轉變,但從鋪天蓋地的宣傳中,人們也敏感地感受到了別樣的意味,那就是:為什麼如今職業教育需要這樣的弘揚與鼓勵?

換句話說,是不是因為長久以來職業教育都處於教育的最底端端,所以大家才需要這樣大規模的宣傳來矯正對它的認知?

我國民間對於教育的看重,其實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正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即便進入了商品經濟時代,但對於有學識的知識分子,人們依舊會發自內心的尊重。

長久以來,社會對於「有文化」的定義基本達成了共識,比如「985」,比如「211」,比如「清華」、「北大」,再比如碩士、博士,可在這些條條框框中,「職業教育」壓根兒沒在其中。

根據有關數據表明,2019年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招生600.4萬人,在校生達到1576.5萬人,相當於整個高中教育階段的39%;到了2020年,職業教育的人數只增不減,我國普高人數與職高人數大致是6:4,也就是說,每十個中學生中,就有4個來自職業教育。

那麼,在職業教育被如此大規模的宣傳之前,這些選擇了中職的學生,過着什麼樣的生活呢?

一.社會認可度低,小混混遍地走

根據《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大型問卷調查報告》中所說,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面臨的最大困難中,排名第一的就是「社會認可度低」,其次才是人才培養質量問題。

明明中職學生佔據了中等教育體系的40%,但在我們的生活中,這部分學生無疑是「隱形」的。在影視劇中,家長買學區房為的是小區周邊的重點初中、重點高中;

在每年高考結束後,向全社會高調展示「喜報」的,是各個省市的重點高中,即便大家的視線聚焦到某個位於落後村落的中學,那裡也必定有着走出寒門考取重點學府的「貴子」。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中職學生、或者說是職業教育,對大多數人而言,其實是相當陌生的。

此外,長久以來,因為中考、高考等選拔性大型考試的存在,廣大學生群體其實是按照分數流向不同類型的學校的:高分進重點高中,中等分數進普通高中,低分群體去中職。

因此,人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習慣了這樣的劃分,也默認了「中職學生等同於低分學生」這個概念。在這樣的一個認知中,那些進入中職的學生會如何看待自己、社會將如何看待中職學生就不言而喻了。

社會的認可度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職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在網上有着這樣一個話題:為什麼中職學校裏面小混混多?

網友「晴天」給出了自己的回答,據他所說,自己是某所中職學校的老師。根據他的觀察,中職校園中出現「小混混」的比例,的確高於普通高中,他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生源太差。

首先,他所在的這所中職幾乎是沒有分數線的,只要交錢就能上。沒有門檻,意味着沒有競爭,這裡的學生不需要考試就可以進來讀書,學校根本不會過問初中成績,失去了篩選機制,學校中變得龍蛇混雜。

「晴天」寫道,在這裡上學的很多學生,眼睛是無神的,上課就是睡覺、玩手機,下課就是坐着休息、發獃,不打架鬧事的已經算是「好學生」,至於學業,那就完全隨緣。

在這個中職校園裡,看不到一點年輕學生應該有的朝氣,他們每個人都像是行屍走肉,上學,只是他們進入社會之前最後一個階段而已。

這裡的生源差到什麼地步呢?「晴天」當時任其中一個專業班的班主任,據他了解,他所在班級的五六十個學生中,「家庭正常」的幾乎不到十個。

在「晴天」的定義中,家庭正常意味着父母在法律上仍舊是夫妻關係,換言之,這個班只有不到十個人的父母是擁有正常婚姻關係的。

到了後來,「晴天」甚至要將父母離婚的孩子算作是「家庭正常」,他說班上有些孩子的父母私人關係非常混亂,有些孩子甚至搞不清楚自己的母親是「小四」還是「小五」。

平時上課時,學生們表現非常差勁,大部分時候,課堂紀律根本無從保證。

令普通高中老師常常頭疼的問題諸如學生走神、淘氣、上課講話、學生早戀等,在「晴天」這裡只是最小的事。

能夠被老師們稱之為問題的,大多是一些情節嚴重的學生,諸如跟教官打架、砸壞了校長的車、女生離校期間濫交、剽竊、打群架(兩三百人以上)等等,這些可以稱得上是「案件」的事情,就這麼頻繁地發生在中職校園中。

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其實根本無從考慮如何變得更好,只要不被這樣的風氣同化,就已然是一種成功。

二.知識與社會脫節,畢業即失業

在傳統的職業教育中,學生上課就是教授專業知識,理論知識與綜合素養方面不那麼看重,這就意味着,學生們能夠接觸到的所謂「知識」,很可能只是最基礎的技能,也意味着,即便學好了這些,在日後工作中能夠用到的機會也不大。

在《中職學校的困境及對策》一文中,作者提到在一些地方的中職學校,在招生時實行不正當競爭,向學生承諾可以用國家資助金抵扣學費。

但國家的資助金往往很難及時到位,這就使得很多學校資金常年處於短缺狀態,發不出工資也無力支付正常的教學開支,從而嚴重影響了中職學校的正常生存。

可見,中職學校想要正常生存尚且不易,更何談發展。

一名來自廣東順德某校的中職學生面對採訪,笑嘻嘻地說,自己所讀的模具專業,其實只是掛牌模具專業。

在這個專業待了兩年,他們根本沒有見過模具,平時上課只能看圖片,他把這個歸結於學校資金不夠。

此外,在一些中職學校的課程中,教授的內容相當落後,在會計電算化普及的如今,會計班的學生竟然還在練習數錢,學習的內容不過是處理簡單的賬面知識,做些雜事。

這些教學內容完全不足夠讓學習這個專業的學生得到系統的培訓。

對此,學校的校長振振有詞:中職教育必須要脫節,最新最高科技的知識,是留給本科生的。

顯而易見,同樣是會計專業,畢業於本科院校的學生已經掌握了足夠應付工作內容的知識,而中職生卻沒有,無怪乎會被擋在市場選擇之外。

有曾經讀過中職的網友分享稱,自己讀中職只是為了體驗一下高中是什麼樣子,在他所讀的學校,不僅管得嚴(有待考證),還學不到什麼知識。

學校的老師天天給學生們「洗腦」,稱中職畢業的學生比正常上本科的學生早奮鬥好幾年,等到時候本科生找不到工作,反而要給中職生打工。

但事實是,本科畢業的學生能夠找得到的工作,中職生或許連門檻都邁不過去。

這種學不到真才實學、畢業即失業的困境,也是如今職業教育面對的一大難題。

想要真正從根部抓起職業教育,除了社會的重視,還需要對職業教育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2021年6月中考結束後,杭州很多中職院校公布了自己的招生分數,讓很多人感到吃驚的是,一些中職院校招生的分數甚至與本市重點高中持平。

杭州市試點中職學校的目的不言而喻,是在於改善學校生源,同時加大師資力量的部署,從多個方面解決「職業院校學生差」的現狀,讓中職校園不再是「差生回收營」。

結語:

根據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佈的《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指出,在我國,製造業十大重點領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將達到1900萬人,等到2025年,這個數字將會接近3000萬人。

我國需要實用性人才,發展職業教育是大勢所趨,但同時也應該認識到,職業教育改革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解決好貧困地區職業學校的建設、關注中職、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與教育問題,才能真正做好職業教育。


作者:黑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