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
省教育廳網站發佈
《福建省「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方案》
它是由七部門聯合發佈
七部門指的是:福建省教育廳、中共福建省委機構編製委員會辦公室、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福建省財政廳、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福建省自然資源廳、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什麼叫縣域高中?
《方案》指出,縣域普通高中指的是:縣、縣級市舉辦的普通高中,簡稱「縣中」。
縣域高中提升的主要目標
《方案》說,主要目標是:
到2025年,縣中整體辦學條件和教育水平顯著提升,市域內縣中和城區普通高中協調發展機制基本健全,統籌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全省高中階段毛入學率保持在97%以上,92%以上的公辦高中完成達標創建,每個縣(市)至少有1所省一級達標的縣中,培育認定若干所縣中成為特色鮮明的省級示範性高中。
✔普通高中招生全面規範,縣中生源流失現象得到根本扭轉;
✔教師補充激勵機制基本健全,縣中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明顯加強;
✔教育經費投入機制更加健全,縣中辦學經費得到切實保障;
✔辦學條件大幅改善,未完成達標創建高中基本達到國家建設標準;
✔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縣中教育質量顯著提高。
簡而言之,
就是要提高縣中的辦學水平。
先來看亮點解讀:
《方案》的最大亮點是:
2025年優質高中指標到校分配比例
應逐步提高到不低於70%
並向農村初中和薄弱初中傾斜
爭取錄取人數只增不減
幾個意思?
這其實就是廈門中招的定向生指標,也就是說,2025年廈門中招優質普高的定向生指標要達到70%,現在是50%。
那麼,2023年和2024年廈門中招定向生指標會逐步提高?還是到2025年直接從50%提高到70%? 現在還不得而知。
我們為您解讀定向生概念:
01什麼叫定向生?
定向生從字面上看,就是學校的招生指標定向分配到學校。
廈門普高招生,有的是面向片區(廈門分三個片區:思明湖裡片區、集美海滄片區和同安翔安片區),有的是面向全市。
如果面向片區,招生計劃就投放到片區,這個片區符合條件的學生都可以報考,按照成績高低錄取,同理,面向全市招生,就是在全市範圍內。但是,定向生是把學校一部分名額直接分配到學校,只有這個學校符合條件學生才能報考,等於縮小競爭範圍。
簡而言之,定向生制度是國家規定,是為了均衡教育,確保每所初中都有學生被優質高中錄取,這是因為這些名校的定向生招生指標是分到招生片區的學校,是定向給這些學校。
此外,還可以遏制初中擇校,如果初中借讀,就無法報考上述學校的定向生,只能報考普通生。
02定向生比例增加,意味什麼?
普高學校招生計劃分普通生和定向生,目前廈門定向生比例是50%(不含新校區),即50%普高、50%定向生,例如A校如果今年要招收1000人,那麼,500人是定向生計劃,另外500名為普通生計劃。目前廈門新校區的定向生比例是35%。
如果2025年定向生比例要達到70%,意味着700人是定向生計劃,要分解到各所初中,300人是普通生計劃,在規定的招生範圍內招生。
定向生的招生指標是分到招生片區的學校,根據符合定向生報考條件的人數多少,按照比例分,人數多,就分得多,反之,分得少。
03什麼考生可報考定向生?
首先,要在這些學校的招生片區。
其次,符合省一級達標高中普通生填報條件且初中階段均在學籍所在校實際就讀的應屆考生(不含民辦學校接收的轉學學生),才可填報定向生。
用大白話說,初中階段都在學籍校就讀,不能有借讀歷史。只要符合這個條件,又在招生片區,那麼,即使是非本市戶籍也能報名。但是,如果小升初派位到A校,到B校借讀,不在學籍校實際就讀,就不可以。
這又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小升初派位後,沒有在學籍校就讀、選擇借讀其他學校的學生,考上優質普高的難度更大了。
有人認為,這也會影響到小升初派位,最終影響到所謂的「學區房」——如果定向生比例加大,在普通初中就讀考上優質普高的機會均等甚至更容易。
04定向生有何優惠?
同一所學校,定向生的錄取線會低於普通生,這是因為定向生指標是分到學校,等於是在學校競爭,普通生是在招生片區里競爭,但是也不像一些人認為,是學校老師指定,定向生錄取是在中招時進行,按照中考成績從高到低錄取。
但是,定向生的錄取線也不能一直往下降,今年規定,定向生投檔分最多可降至招生學校普通生最低投檔線下25分。從往年情況看,有的學校下降幾分,就錄滿了,但是,有的學校會降低比較多。
今年普通生和定向生的分數差別,可以看我們之前的推送→快訊!中招普高、定向生切線和特長生投檔名單公布!一中745分,雙十742分!解讀來了
05哪些學校招收有定向生?
並不是所有學校都有招收定向生,今年有13所學校的20個校區有招收定向生,去年是12所學校的16個校區有招收定向生。
今年的13所學校的20個校區是:
- 廈門一中(思明校區、海滄校區)
- 雙十中學(枋湖校區、翔安校區)
- 廈門外國語學校(海滄校區、集美校區)
- 同安一中(輪山校區、濱海校區)
- 廈門六中(東渡校區、同安校區)
- 廈門二中(五緣校區、集美校區)
- 集美中學
- 科技中學(思明校區、翔安校區)
- 廈門實驗中學
- 松柏中學
- 海滄實驗中學
- 廈門十中
- 第二外國語學校
以下是行動方案的主要措施
↓↓↓
(一)完善普通高中招生管理
強化招生管理省級統籌、地市主體、縣級落實的責任,全面落實公民辦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和屬地招生政策,確保到2024年按規定全面實現屬地招生。
完善優質普通高中指標到校招生辦法,到2025年各地分配比例應逐步提高到不低於70%,並向農村初中和薄弱初中傾斜,爭取錄取人數只增不減。
規範自主招生行為,自主招生應與學校特色辦學相結合,嚴禁單純以學業成績作為唯一錄取依據,嚴禁擅自提前招生,促進縣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
各設區市要建立完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信息化統一管理平台,實現高中階段全部通過信息化平台實施招生錄取。
嚴格實行「陽光招生」,嚴格落實「十個嚴禁」,加強招生工作監管,對違規招生行為加大查處力度,嚴肅追究相關人員和學校責任。
繼續做好高校有關專項計劃招生工作,加強對基礎教育薄弱地區的支持。
(二)健全教師隊伍補充激勵機制
落實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堅持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來抓。
嚴格落實中小學教職工編製標準和統籌管理相關規定,落實城鄉統一的教職工編製標準,依照條件標準及時補充縣中教師,加大教職工編製跨行業統籌配置和跨區域調整力度,省級統籌、市域調劑、以縣為主、動態調配,多渠道補充教師編製,着力解決縣中教師總量不足和結構性缺員問題。
深入推進「縣管校聘」改革,盤活縣域教師資源,健全完善緊缺學科教師「走教」制度,並鼓勵教師多承擔工作量或外聘部分兼職教師,多舉措滿足教育教學需求。
教育行政部門不得擠占縣中教職工編製或長期借用縣中教師,嚴禁公辦學校教師在民辦學校任教。
各地要採取有力措施關心教師工作和生活,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確保教師隊伍穩定。
校長和教師跨縣域流動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程序辦理手續,違反規定搶挖優秀校長和教師的,按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適當優化控制高、中級崗位的結構比例,鼓勵符合條件的省級示範高中和達標高中自主開展中級及以下職稱評聘。
合理核定縣中績效工資總量,績效工資內部分配向班主任、名優教師傾斜。
(三)組織實施教師素質能力提升計劃
加強師範生培養,根據普通高中新課程推進情況及時調整優化培養規模,確保教師配備滿足高考綜合改革教育教學需求。
落實省教育廳等四部門《關於開展高素質複合型碩士層次高中教師培養試點工作的通知》,推進複合型高中教師培養試點,着力培養跨學科教學人才。
全面加強教師思想政治素養和師德師風建設,將師德師風建設貫穿教師管理全過程,切實增強縣中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加大縣中校長和教師培訓力度,完善省、市、縣分級培訓機制,省級力爭用五年時間完成縣中校長和教師全員輪訓,市、縣兩級以市為主開展縣中校長和教師常態化培訓,各級加大名優骨幹教師培養力度。
完善教研體系建設,省、市兩級教研部門要配齊配強普通高中各學科專職教研員,縣級根據高中辦學規模配備相關學科教研員。
健全完善教研機構和教研員對口幫扶薄弱縣(市)和縣中機制,為促進縣中教師專業成長和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有力支撐與服務。
(四)加大縣中對口幫扶力度
省級統籌引導,市級加強協調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縣中對口幫扶工作,努力使每個教育基礎薄弱縣和學校都得到幫扶支持,加快提升縣中整體辦學水平。
省級繼續組織示範高中至少對口幫扶1所薄弱縣中,並將對口幫扶成效列為示範建設考核的重要內容;各地要積極組織區域內優質普通高中與薄弱縣中開展聯合辦學、對口支援,每所優質普通高中至少託管幫扶1所薄弱縣中。
鼓勵省內有條件的高校結合實際開展縣中特別是革命老區縣中的託管幫扶工作,與地方協商制定縣中託管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充分發揮託管高校在校長選配、教師招聘、師資培訓、信息化建設和教學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應給予積極支持和相應保障;託管高校要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不得收取「品牌費」,地方政府可給予託管高校一定管理費,用於託管工作有關支出。
按照有關規定,對在託管幫扶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學校、團隊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五)夯實縣中辦學條件
繼續實施高中階段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完善布局規劃,根據生源增長情況科學布點,新建、遷建、改擴建一批學校,鼓勵適度集中城鎮辦學,提高學位供給的有效性。
省級以上繼續安排專項經費支持教育基礎薄弱的縣中改善辦學條件。
縣域原則上按每10萬常住人口布點建設1所普通高中,合理控制普通高中辦學規模,單個校區辦學規模不超過60個班(原則上控制在3000人以內),班生額原則上須控制在50人以內,最多不得超過55人。
各地要根據國家標準,並結合達標高中評估標準,按「一校一案」制訂本地縣中標準化建設工程實施方案,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切實加大投入,加快補齊短板,有效改善教學條件和學生學習生活環境,更好適應高考綜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需要。
支持縣中開展達標晉級和示範高中創建工作,鼓勵有條件縣(市)以省三級達標評估標準作為普通高中辦學建設基本標準,全面實現達標化,引領縣中優質發展。
要嚴格學校建設經費管理,嚴禁超標建設豪華學校。
(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深入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健全教學組織形式和運行制度,創新完善行政班與教學班有效銜接的管理模式,積極探索基於情境、問題導向的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等教學模式,加強跨學科綜合性教學,加強課程、教材、考試、評價、招生等有機銜接,提高縣中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
對接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深入推進學生選課指導,合理確定選擇性考試科目。
充分利用農業農村資源,打造社會實踐大課堂,加強勞動教育和綜合實踐活動,完善綜合素質評價,形成具有鮮明縣域特色的普通高中育人模式。
支持縣中積極開展特色示範項目培育,推進縣中錯位發展和特色發展,引導高中校由分層教育向分類教育轉變。
加強縣(市、區)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典型培育,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帶動縣中提高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水平。
(七)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
推進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建設縣級教育城域網,推動縣中校園局域網升級,按需擴大學校出口帶寬,實現固定寬帶網絡千兆到校、百兆到班。
普及數字校園建設,提升縣中通用教室多媒體教學裝備水平,推進學科專用教室、教學實驗室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鼓勵有條件的縣中開展智慧校園建設。
支持縣中依託國家和省智慧教育平台,用好平台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開發本地化特色化校本數字教育資源,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推動「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等應用,鼓勵優質高中將教育教學網絡資源向縣中開放,通過結對幫扶等方式開展遠程學科教研、教學觀摩、課題研究等活動,更好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幫扶指導縣中深化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教學方式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八)加大縣中經費保障
健全以財政投入為主、其他渠道籌措經費為輔的普通高中經費保障機制。
省級將進一步完善公辦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制度,根據改革發展實際,逐步提高生均公用經費基本定額標準,加大對經濟欠發達縣(市、區)教育轉移支付力度。
各地要科學核定普通高中辦學成本,綜合考慮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完善財政撥款和學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加大對薄弱縣中經費投入保障力度,確保縣中正常辦學運轉所需經費及時足額落實到位。
完善和落實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助學金和免學雜費政策,確保每一位學生不因家庭貧困而失學輟學。
(廈門日報記者 佘崢 綜合福建省教育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