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完全可以拆分成2大故事板塊的旅程,一個用25萬字撰寫的故事。
雖是一個意外的終結之旅,意外卻只不過是這個故事的引子。
這就是《崑崙神宮》,這才是《崑崙神宮》。
他不僅引出了「明叔」這位重要的「老海狼」,因為沒有他「歸墟」之行便不可能成功。
更為胡八一、喇嘛阿克、初一等人一生中的糾結,做了一次完美的終結與註解。
《崑崙神宮》用25萬字描繪了一個玄幻且真實的「藏地」,一個地上與地下截然不同的「藏地」。
在這片「藏地」上,有消失了300多年的「古格王國遺址」,有隱藏於喀拉米爾深處的「龍頂冰川」,還有深埋於「九層妖塔」之下的「水晶自在山」。
在這片「藏地」上,胡八一與多年前的「好友」喇嘛阿克重逢。
在這片「藏地」上,「鐵三角」遇到了與「獨眼白狼王」有着血海深仇的藏人初一。
在這片「藏地」上,「鐵三角」看到了「風蝕湖」中,白鬍子老魚和斑紋鮫之間的那場生死之戰。
無論是參與人數還是死亡人數,《崑崙神宮》可以說是整部《鬼吹燈》中除了回憶之外最慘烈與最龐大的。
這一切的一切,在這部超過50%好評度的《崑崙神宮》中,你看到了多少?看懂了多少?又了解了多少呢?
不可否認,影視化後的《崑崙神宮》雖有刪減,卻也有出彩之處。
但比起那豐富多彩的20萬字,給出50%好評的人中,又有多少人知道或明白自己看的是什麼嗎?
也許這就是網絡劇的局限,也許這就是快餐文化的弊端。
不是什麼東西都適合小而精、短而精的,也不是所有東西都適合長篇大論、喋喋不休的。
《崑崙神昆》是一部足足有四十五個章節的長篇小說。
這樣一部作品,真能用16集、560分鐘、9個多小時的時間完整講述嗎?
要知道,即便是周建龍的有聲小說,也要足足16個小時才能將其全部讀完。
也許你會說:改編嘛,在所難免會有取捨之痛,而且大環境如此,要面對現實。
所以,我看了《崑崙神宮》,我也對其中的精彩之處豎起了大拇指。
可是,這並不妨礙我心中生升起一絲怨念,和那一絲絲的「意難平」。
當我看着那長長的45個章節名字時,這種感覺尤為明顯。
第一章:死亡收藏者
第二章:冰川水晶屍
第三章:發丘印
第四章:利涉大川
第五章:古格銀眼
第六章:懸掛在天空的仙女之湖
第七章:輪轉佛窟
第八章:夜探
第九章:B計劃
第十章:本能的雙眼
第十一章:走進喀拉米爾
第十二章:恐慌
第十三章:雪山金身木乃伊
第十四章:妖奴
第十五章:靈蓋的詛咒
第十六章:先發制敵
第十七章:乃窮神冰
第十八章:血餌紅花
第十九章:蛻殼龜
第二十章:魚陣
第二十一章:風蝕湖的王
第二十二章:牛頭
第二十三章:X線
第二十四章:真實的惡羅海城
第二十五章:掉落
第二十六章:球蝦
第二十七章:擊雷山
第二十八章:白色隧道
第二十九章:黑暗的枷鎖
第三十章:可以犧牲者
第三十一章:死亡倒計時
第三十二章:生死簽
第三十三章:祭品
第三十四章:看不見的敵人
第三十五章:血祭
第三十六章:西北偏北
第三十七章:蛇窟
第三十八章:天目
第三十九章:刻魂
第四十章:由眼而生,由眼而亡
第四十一章:布萊梅樂隊
第四十二章:還願
第四十三章:酬金
第四十四章:總路線、總任務
第四十五章:摘符
如今16集的《崑崙神宮》完結了。
在結尾處,他還不忘記提醒我們:陳教授要回來了,《南海歸墟》的旅程要來了。
可當我看着這些45個章節名字時,總會產生一種深深的疑問:
那部同樣有着20多萬字56個章節的《南海歸墟》,最終會以何種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呢?
《南海歸墟》可以說是《鬼吹燈》系列中最玄幻的一部。
不僅幾乎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水下,而且有着更匪夷所思的故事內容與設計。
這些內容最終有多少會被刪減?又有多少會被以「無厘頭」的科學方式來解讀或解釋呢?
好也罷,壞也罷。
《鬼吹燈》這個網絡劇系列,從2016年開始,至今已經走過了6個年頭。
雖然經歷了數次導演與「鐵三角」人選的更換,至少今天的「鐵三角」已經基本固定了下來。
雖然王胖子嘴太碎,雖然楊參謀的評價不高,但他們三人卻儼然成為了這個系列網劇的最大賣點。
你或許無法觀看到完整的《鬼吹燈》原貌,但你至少可以看到「鐵三角」一路走來的冒險旅程。
無論成功還是失敗,無論我是否「意難平」,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
期待明年的《南海歸墟》,我們不見不散!
往期精彩回顧:《崑崙神宮》之後,跳過《黃皮子墳》直接拍《南海歸墟》合適嗎?
(看完記得關注「花煜寒」哦,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