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事》上線網飛:成本6000萬,狂收17億,投資人賺翻了

今年國慶檔比較冷清,但是暑期檔卻誕生了幾部黑馬作品。

比如朱一龍主演的這一部《人生大事》。

一部小成本電影,逆襲成為了黑馬,截止到目前為止,這部電影的票房達到了17.12億,還打破了16項影史紀錄。

成本不足6000萬。

從暑期檔到國慶檔,它都是最大的贏家,出品人賺翻了。


如今,電影還風靡到了國外。

在美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等多國院線,還登陸到了奈飛。

給國內外的觀眾們,帶來了很多的快樂和感動。


01,填補「殯葬行業」的空白。

在豆瓣上,電影拿下了7.3分。


監製韓延,曾經執導過《送你一朵小紅花》《動物世界》《滾蛋吧腫瘤君》。

算是很有經驗的。

而對於導演劉江江來說,這一部電影是他的處女作品。

他曾經在畢業之後,做了11年的欄目劇《村裡這點事》。

後來,還自編自導了一部喪葬文化作品《上天堂》。

如今的《人生大事》,和前者在內容上有些許聯繫,他不僅擔任導演,還擔任了編劇。

從《人生大事》這部電影的班底來看,是很典型的「扶持青年導演」的成功案例。

第一次執導電影,能夠取得這樣的票房和成績,算是相當不錯了。

該電影能夠成功,簡單而言有三點。


首先,是電影的題材很新穎。

生老病死,本來就是自然規律,每個人都不可避免。

但是聚焦到殯葬行業的影視劇並不是很多。

在日本,有《入殮師》這樣的感人劇情片,在中國市場上,這一片還是很空白的。

電影雖然不及《入殮師》的口碑,但是也給出了一個很鮮明的觀點——

「人生除死無大事」。

在國外,美國德國等國家,從小就設置有「生死教育」的課程。

在家庭成員,小動物離開之際,向孩子傳達關於生死的概念。

同時,還會給孩子們提供機會,組織孩子們去殯儀館等地區,去感受生命周期的演變。


而在我國,生死教育的課程,還是相對欠缺的。

提到生死這樣的自然規律,很多人都會很避諱,敬而遠之。

而《人生大事》,以小博大,來講述一個關乎人性關乎親情,關乎生死離別的故事。

坦然面對生死,一切的死亡都值得被尊重。

他給死者換上衣服,抬着棺材,用心去送他們最後一程。

三妹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正是對於死者的尊重,這也是人類最為樸素和基本的情感。

讓親人在安靜和諧的環境中離開,了無牽掛,這也是對於親人極大的安慰。

展現死亡,直面生死,電影將這個話題呈現出來,引發了觀眾們的共鳴。


02,打破偏見。

電影傳遞給觀眾們的另外一個主旨,就是打破偏見。

朱一龍演繹的,是電影中的三妹。

在剛開始,他就被當做是「另類」。

別人嫌棄他晦氣,女朋友還因為他的工作選擇了離開。


在為死者辦喪事的時候,更是被污衊為小偷。

逼得他還脫下了自己的衣服,來自證清白。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電影這一段太過誇張,然而,實際情況並不比觀眾們想像中的好。

說到底,還是因為大眾對於殯葬行業的偏見。

根據民政局的數據分析,截止到2020年底,全國的殯葬服務行業有4201個。

隨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實和實施,國家對於專業型技能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增加。

但是與此相對應的是,全國只有5所高職、3所中職院校培養。

供需的極度不平衡,說到底還是因為大多數人的偏見引發的。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三妹的人生會這麼坎坷。

和其他人相比,三妹幾乎一直生活在生物鏈底層。

從小被自己的父親所嫌棄,胸無大志,還坐過牢,成為了生活中的loser。

在一次工作時,他遇到了小文,這個小女孩成為了他生命中的光。


跌跌撞撞,為了小文,三妹決定將「上天堂」這個公司開下去。

三妹的命運多舛,小文似乎也好不到哪裡去。

不管是電影中,還是現實中,因為偏見,導致了很多人成為三妹。

然而,他從頭到尾都不放棄,用自己的努力,讓所有的人改變了看法。

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個很跌宕起伏的故事,背後隱喻的,卻是對於生命的思考。


03,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市井生活躍然心上。

電影中的人物刻畫,是非常成功的。

在電影中,主人公們說的都是一口的武漢方言

朱一龍本身也是武漢人,這一點挑戰對於自己來說,算是小菜一碟的。

老中青三代人,都是市井中的小人物。

他們奔走在大街小巷,穿梭在市井中,濃濃的生活氣息,構成了一生機盎然的眾生百態圖。


這就是最為樸素和真實的生活。

電影沒有強行的煽情和催淚,卻讓人覺得真實而感動。

兩位主人公,都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因為緣分走到了一起。

從剛開始的對抗,到後來的和解,相濡以沫,有笑有淚,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呈現在銀幕上。

直面死亡,卻又能夠詮釋得感動而溫馨,悲喜交織,不會讓人覺得壓抑。

生命循環不止,溫情濃濃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