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超英國成世界第五大經濟體,2030年前或成第三 目前仍屬貧困國家

據外媒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佈的國內生產總值數據顯示,印度已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印度國家銀行(SBI)在9月3日發佈的最新報告中表示,按照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印度將在2027年超過德國,並很可能在2029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超過英國成為第五大經濟體,印度陷入狂歡

IMF數據經過校正後顯示,印度在今年3月底的第一季度中,其名義GDP為8547億美元,高於英國同期數據的8160億美元。此外,因為英國的GDP在2022年的第二季度出現了0.1%的萎縮,且今年英鎊兌印度盧比的匯率下跌8%,IMF預計印度2022年全年的GDP規模仍將超過英國,而且若印度能保持當前勢頭,到2027年時,其經濟規模將超越英國20%左右。

另外印度國家銀行9月3日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按照目前的經濟增長率,印度很可能超過德國和日本,在2030年前實現進入「世界前三」的目標。十年前,印度在全球經濟體中排名僅處在第11 位,如今已成為僅次於美、中、日、德的第5大經濟體。對於印度GDP超越英國,印度眾多政客、媒體、企業家和民眾都為此欣喜不已。

印度財政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稱:「印度是世界上增長速度最快的經濟體,經濟增長率將保持在兩位數,印度陷入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零。」印度外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稱讚印度實現了「巨大社會轉型」,表示印度已經準備好迎來7%至8%的增長和復蘇。

印度商工部官員蘇布拉馬尼亞姆(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則表示:「難以想像到2047年我們的經濟發展到何種程度,因為它變化得非常快。印度經濟總量曾佔到世界經濟總量的25%,我覺得我們將重回世界第二。」他指的是印度在1947年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前,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佔世界經濟的25%以上,意指到2047年印度或將超過中國或美國,成為世界第二。

「印度已經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獨立研究機構和諮詢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高級印度經濟學家Shilan Shah引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數據說,「展望未來,印度看起來將繼續在全球排名中攀升。總的來說,我們認為印度將在未來十年內超過德國和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印度經濟增長得益於其製造業,但修改後的GDP統計法的數據真實性有待商榷

衛報》分析稱,印度經濟持續增長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其製造業的發展和其出口國能力的不斷增強。印度稱,其訣竅是從年輕的勞動人口中受益,將自己定位為製造業大國。在印度政府提出的「印度製造」倡議(Make in India Initiative)中,印度稱要將製造業在GDP中的佔比從15%提高到25%,並推出了多項配套激勵政策。

得益於有一個龐大的、受過良好教育的、通常會講英語的中產階級,印度發展了世界一流的IT和製藥行業。此外,人口紅利也為印度提供了持續的消費市場,強大的消費需求占經濟總量的55%左右。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駐香港的新興市場經濟學家Nguyen Trinh說,如果印度能保持投資,其前景是很好的,「由於印度的人口結構,印度的需求預計會很強勁。這相當有利,勞動年齡人口的增加將推動對食品和能源等必需品的需求,以及對基礎設施的投資。疫情之後活動的正常化以及政府支出的增加,特別是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的增加,正在幫助消費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印度中央統計局8月31日公布,今年4至6月份,印度的GDP約為36.85萬億盧比,同比增長13.5%,而這些增長主要得益於疫情防控措施的解除,製造業和服務業蓬勃發展。儘管兩位數的增率不太可能在隨後的幾個季度中重現,但受益於其私營部門的經濟自由化、快速增長的勞動人口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新調整,印度稱今年仍有望實現7%的增長。

印度經濟似乎看起來前景一片美好,但耀眼的數據是其經濟的真實代表嗎?

2015年,在印度中央統計局宣布將改以市場價格計算的GDP作為衡量經濟增長的主要指標,以及將基準年從此前的2004年5月變為2011年12月後,印度首次超過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但很快,其修改後GDP統計法的可信度就受到了質疑,首先,印度國家抽樣調查組織(NSSO)發現,GDP新統計法用於估算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自填MCA-21數據庫存在很大缺陷,在服務部門中有45%的單位「不在調查之列/有缺陷」,或者說存在很大的缺陷,製造業的單位也有沒有得到核實的。

隨後,當時的首席經濟顧問Arvind Subramanian發現,印度在2011年到2017年之間的經濟增長率被嚴重高估,印度在2011年到2017年之間的平均年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事實上為4.5%左右,而非官方估計的7%。

此外,印度官方在2015年修改GDP的統計方法後,2018年又重新進行了一次調整。在兩次修改中,核心主要是兩點,一是將以市場價格計算的GDP來取代之前以生產要素成本計算的GDP,這就意味着孟買的貧民窟也能算成房地產;二是調整基準年份,導致經濟變化失去了長期比對的可能。

印度人均GDP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在全球仍然屬於貧窮國家

雖然SBI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印度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3.89萬億美元,超過英國的3.68萬億美元。但此前世界銀行的數據庫顯示,2021年印度的人均GDP(以現價美元計)為2277美元,而全球平均水平為12263美元,是印度的5.4倍。

將印度與其他五大經濟體相比,顯示出更大的差距:美國人均GDP為69288美元,德國為50802美元,英國為47334美元,日本為39285美元,中國為12556美元,甚至孟加拉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較高,為2503美元。

此外,在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進行合理比較的「購買力平價」(PPP)數值上,印度的平均值也很低。世界銀行數據庫顯示,2021年,印度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為7333.5美元,而全球平均水平為18721.6美元,也就是印度2.6倍。

印度仍然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2022年5月,由總理顧問委員會(EAC-PM)贊助的一項研究表明,印度每月收入25000盧比(約合人民幣2188元)或年收入30萬盧比(約合人民幣26萬)的印度人名列前茅全國10%的工薪階層。

而且,人均GDP也包括非家庭收入,比如中央和州政府、私營企業、合夥企業、信託的收入等,因此,它並不是衡量家庭財務健康狀況的真實指標。儘管印度億萬富翁高塔姆·阿達尼(Gautam Adani)在今年2月成為亞洲首富後,並成功進入了全球富豪榜前十名,但這對普通印度人或家庭財務而言意義不大,因為人均收入都沒有增長。

同時,經濟困境導致印度2021年的自殺率居高不下,根據印度國家犯罪統計局統計顯示,其中自殺者中有25.6%是日薪者,12.3%是個體經營者,8.35%是失業者,還有6.6%是農民和農場勞工。此外,家庭財務狀況惡化的另一個跡象是過早退保的保單數量,印度全國日報的數據分析顯示,印度2022年的退保保單數量是2021年的3.3倍。

專家分析:印度能否高增長還有待觀察

印度總理經濟諮詢委員會主席Bibek Debroy稱,儘管7%至7.5%的經濟增長率看起來不算太高,但歷史數據顯示,長期保持這樣的增長率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在過去30年間,印度只有一次連續5年GDP增長超過7%。

此外,由於之前印度經濟長期放緩,導致統計基數較低,因而突然出現增速大幅躍升的情況並不罕見,後續增幅能否延續這種態勢有待觀察。

美國信貸評級機構穆迪(Moody's)也認為,印度2022年的GDP增速將從2021年8.3%下降至7.7%,並將於2023年進一步下滑至5.2%。部分經濟學家推測,利率上升和全球經濟放緩,將對印度國內經濟活動造成負面影響。

九派新聞記者 梁霞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