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美好全都低到塵埃,埋進塵煙里了(文:於宏遠)

影片《隱入塵煙》講述的是老四(有鐵)和貴英卑微的愛情清貧的日子的故事。老四的哥哥為了給自己兩個兒子訂婚,為了把木訥厚道老實巴交的老四打發出去,在眾人的撮合下和殘疾女人貴英結婚了。婚後他們相濡以沫互相關愛。村裡首富得病要輸血,只有老四的血型適合,老四為了全村人能拿回這個首富欠這些人的款,執拗地為這個人獻血。

在清貧的日子裏,老四和貴英辛勤勞作,一點一點看到歲月靜好的光亮了,可是貴英一次找老四時失足落水而亡。老四後來也變賣家當,遷到樓上去了,開始了所謂的新的生活。

這部影片公映後,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和評論。


看完這部影片,我有自己的感想和評點。

一、影片刻意塑造感動,故事情節似曾相識。片題:隱入塵煙,最終想表達出來怎樣的意思?是最終老四隱於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呢?還是他們卑微的愛情歸於塵埃呢?還是真善美不能在陽光下弘揚卻要消失在見不光的地下呢?

故事情節構思成感動的樣子。兩個弱勢群體的代表可以說同命相憐,編劇構思了一個當下農村弱勢群體中具有典型性的兩個人,從婚姻、勞作展開去,把艱辛和苦難演繹成近乎極致。我個人認為,當下在精準扶貧的大背景下,這是一棵隱刺,刺痛着當下時代的中國脫貧的正能量精神。

二、我認為全劇所表達出來的意思就是:卑微的貧窮的就不應該有圓滿的愛情?真善美看不到美好的結局。為富不仁沒有太大改觀!人情冷漠世事無常充斥劇情的始終,麻木的群體在鏡頭中閃現。

三、影片場景時代錯位,影片有一瞬間提新農村建設,但是貴英和老四的勞動場面和居家是生產隊時候的場景。劇情中一頭驢子和兩個相依相伴的可以說近乎苦命的人一起構成了一副貧窮地區的常態化的格局和畫面,讓我聯想到抗日後方或者七、八十年代,生產隊時的場景。老四脫坯的情節,時代是有,但不是當下。劇情曾說新農村改造,而老四還在脫坯建房絕對是硬貼的劇情,其實就是為了感動受眾而不符合邏輯道理。

據網絡報道:近期,第二十七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之窗入圍電影名單曝光,其中就有這部《隱入塵煙》,而在這部電影播出之前,就入圍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也就是說至今為止,隱入塵煙已經獲得了兩大獎項。據說票房破億。

我是一個農民,農村人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我大體知曉些許,儘管這部影片的故事地點在甘肅農村,但農村的大體風土人情是大同小異的。在如今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老百姓奔小康宏偉的征程中,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偉大的中國式脫貧,已經使老少邊窮地區的貧困戶基本脫貧。一部好的文藝作品必須以時代為主基調,必須為時代而歌。那些可以雕琢編排的感動,惹得觀眾眼淚,淺嘗則止拉到,終究經不起推敲。

其實,我最希望看到劇終是:卑微的愛情終會抬頭見喜,真善美終會周全圓滿,弱勢群體不被冷漠邊緣,相信美好就能遇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