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界「四大名捕」 打擊刷分黑產

去年上映的電影多少都遭遇到了黑灰產評分的影響。

「刷一條3至5元」、「漲分比開分難刷」...

幾條神似接頭暗號一般的信息,乍一看雲里霧裡,卻是不少水軍在電影刷分中常用的對白。幾經媒體曝光後,順蔓摸出的一條刷分的灰色產業鏈,也讓外界意識到,在互聯網時代和大數據的背景之下,「水軍刷評分」,已經成為了目前電影產業里一個屢見不鮮的造假手段。

對於大多數電影的片方和營銷方而言,「評分」,既可以成為觀眾走進電影院選擇一部影片的直接參考,也可以是片方感受到電影在市場里是否受到認可的一個風向標。高口碑代表着會帶動更多的觀影群體加入,而上座率又往往決定着影片的排片率。

在行業里,通過口碑帶動排片率的案例也曾頻繁出現。比如去年的一部投資3000萬的小成本電影《無名之輩》,首映當天不佔優勢,卻憑藉口碑一路逆襲,從13%左右的排片率升至了26%,最終共取得了7.94億票房。

《無名之輩》憑口碑逆襲

因此電影在上映後的前幾天里,電影評分的地位就會變得重要起來。一些片方會通過控制評分為影片進行造勢,要讓更多在選擇影片時搖擺不定的觀眾走進影廳。在這種需求的催生下,必要時使用一些作弊手段,也就出現了數據造假的黑灰色評分。

除了刷好評之外,近幾年一些給競爭對手的惡意評低分的事件也在頻繁出現。早在2012年的《一九四二》《王的盛宴》片方就曾公開抨擊惡意網絡評分;去年《無問西東》也表示在上映後也收到了1分的惡意刷分;今年年初的《流浪地球》也疑遭大量五星改一星的刷分行為等等。

《無問西東》在上映後收到惡意刷分

在過去的一年裡,淘票票也表示通過技術在平台上剔除了千萬量級的無效評分,打擊了百萬次團伙作弊行為,查封了數萬個作弊賬號,僅單場電影排除接近4%的小號作弊行為向有關部門提報了數十人的刷分團伙信息。

在這些有關刷分新聞的背後,以往可以作為觀影參考的數據失去了正確的導向作用。虛假的數據泡沫帶來短暫的火熱,會直接影響到上游至下游的整個電影產業環境里。對於評分平台而言,會有越來越多的聲音質疑評分機制和算法的可信任程度。

一些關於「高分電影都是刷出來的」的質疑也就順勢而出。

「亂象叢生」的評分

根據淘票票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前三名里,《流浪地球》有超過400萬人評分,《哪吒》超過377萬人評分,《復仇者聯盟4》獲得超過230萬人評分。越來越多的人進行影片評價,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購票時會參考電影評分。

而在互聯網時代,有數據的地方就有造假的存在。出於最終影響電影票房的目的,黑灰產評分在電影上映的前三天會頻繁出現。除了一些惡意降低電影評分以外,一些「質量不夠,評分來湊」的批量刷高分行為更是頗為常見。之前毒眸在《調查:各大檔期都有電影刷評分,誰在刷,怎麼刷》相關報道中提及:幾乎每個檔期都有電影在刷分。

當毒眸卧底刷分群後也發現,刷分從業者們各司其職、技術成熟,形成了分工明確的產業鏈。內容涉及貓眼短評舉報、淘票票購票好評、無購票短評、豆瓣評分評語等等多個方面。而多個賣家也頗有經驗地表示,一部片子若想取得好票房,必須做「想看」,上映後再拉評分。

刷分從業者們形成了分工明確的產業鏈

淘票票評分反作弊系統負責人馮新平表示,目前在淘票票平台上目前影片評分的水軍刷分規模在10%—30%,想看的造假情況也是類似的。不過,「個別嚴重的影片也會刷到90%」。

馮新平還告訴毒眸,目前的作弊的特點除了以前的機器刷、養號刷之外,還呈現兩個特徵。「一是作弊賬號故意去評價其他非刷單目標影片,把自己偽裝成一名真實的用戶;其次是刷分頭目在微信群QQ群發個任務,讓普通用戶免費看電影的方式去領任務。」

在這種花式手段之下,行業與造假相關的新聞也就層出不窮。

除了上述今年的春節檔里,票房46億的《流浪地球》遭遇豆瓣評分大量從5星改為1星的情況之外,據馮新平介紹,「從數據上看,去年上映的電影多少都遭遇到了黑灰產評分的影響,部分電影甚至有超過4成評分疑似為黑灰產評分,進而被淘票票系統攔截及降權。」

而為了利用技術剔除更多的虛假數據成分,如今的淘票票的評分系統已被納入了阿里集團的平台治理體系,主要打擊的就是評分的黑灰產業。數據顯示,淘票票對於虛假評分攔截率高達99.99%。

在這場拯救評分的運動里,電影評分平台雖然成為刷分的主要集聚地,但數據造假帶來的行業影響卻不會局限於此。

拯救評分的信用危機

如果說在平台上的短暫數據造假,是為個別影片「騙取」到一定的票房成績,那麼這一灰色地帶的存在,帶給電影市場的負面作用卻是每一個行業里從業者都難以迴避的。

影評人張小北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應該從頭做起,抵制『黑水』。比誰底線更低是一種自殺行為。」他勸誡使用刷分的從業者,電影質量的好壞觀眾自會分辨。中國電影是一個整體,當大家都沉淪的時候,沒有人能獨善其身。製作出虛假數據綁架觀眾與排片,讓電影市場處於虛熱之中。從長遠來看,這一現象擾亂行業秩序,讓從業者無法了解到行業的真實境況,損害電影產業的整體利益和聲譽。

另一方畫,如果一部差片憑藉刷分「騙」觀眾走進了影院,一旦被發現內容質量與口碑並不匹配後,反而會讓觀眾產生「報復性」給差評的惡性循環,在各大平台之間評分降低的情況也會迅速擴散。

針對刷分這樣的問題,近年來各大平台只能藉助互聯網技術,紛紛出台內部的應對舉措。豆瓣電影曾對外表示,所有非正常評分都會被排除在外,不計入總分之中;貓眼之前也宣稱,在反作弊機制方面,會在後台實時監測。而淘票票的評分系統在上線之初就確定了「評分技術設定不可修改,評分人為干預不可實現」的「兩不」原則。

但實際上,平台建築起反作弊的防火牆,水軍們也在不斷地精進技術。在二者博弈的過程中,如今刷分的現象依然沒有完全杜絕,一些賣家們仍在對外承諾,「還是可以拉高評分。」

針對屢封不止的刷分行為,由於國內的相關行業管理法規尚屬空白,這一違法行為成本低、打擊難,始終難以根治。而平台為了維護評分系統的公平和公正,讓水軍的作弊成本越來越高、讓真實的用戶評分得到更高的重視,也在不斷地更迭系統和應對方法。

已經在阿里集團的平台治理體系之中的淘票票,當阿里在知產保護上的模式創新與技術實現突破後,從去年開始就建立了團伙作弊識別、小號作弊識別、無效評分識別、用戶信譽系統的「四大名捕」技術體系。

淘票票技術體系「四大名捕」

關於「四大名捕」如何各顯神通遏制刷票行為?馮新平告訴毒眸,此次針對團伙式作弊,主要是通過技術模型識別後進行批量清除。因為刷分頭目在微信群、QQ群發任務,讓大家領任務的特點,所以他們構成了作弊群體後,當這群人到淘票票平台上進行評分時,通過圖模型識別技術可以把這群人「撈」出來。

但關於小號作弊行為,淘票票則又會聯動大數據分析,進行「外科手術式定點打擊」。簡單些來說,就是會從多個維度和角度進行判斷。如果一個自然人水軍通過註冊多個小號,並在較短的時間內,多個小號看了同一部電影,同時給該電影刷極值分的行為,則會被視為水軍或無效賬號。也為了保證評分和電影本身的相關性,對於影院、服務等和電影內容無關的評分,淘票票表示也將會進行無效處理。

此外,在用戶信譽體系里,淘票票會根據評分用戶的歷史觀影決策行為來衡量用戶的評分可信度。即從賬號等級、歷史行為、交易特徵、互動特徵、評論特徵等維度去計算用戶的真偽概率,信譽度較低的用戶,對應的評分,會做降權甚至過濾處理。

然而,這樣一套用戶信譽體系的運作,已經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上發揮了作用。根據淘票票提供的數據顯示,首日上映之際淘票票監測到有接近20%的評分有惡意評分、無效評分的嫌疑,最終在淘票票評分反作弊系統剔除掉30%的黑灰產評分之後,《哪吒之魔童降世》以9.5分的淘票票評分,目前暫居今年票房排行榜第一。

但實際上,如果要完全杜絕刷分現象,光靠平台的反作弊系統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的是行業、法規、從業者等多個方面共同齊心協力。或許可以說,如果刷分沒有完全被摒棄,這場拯救評分信用危機的行動,就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