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網大刷屏了,[硬漢槍神]。
阿看第一次看到它的宣傳海報時,大寫的豆瓣評分8.3震驚了我。
在印象中,網大的主力軍還是2分「大作」,超過5分的都極其稀有。
而這部網大不僅破天荒的開分破8,經過1萬7千人的品鑒之後,依然保持了7.2分的不俗水準。
要知道最近的動作電影,漫威新片[黑寡婦]才6.3,蓋·里奇的[人之怒]僅僅6.7,這些電影可比[硬漢槍神]的製作費用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我回過頭看了看近年來的網大,竟然察覺到了網大崛起的氣息。
[硬漢槍神]憑藉著出色的戰鬥場面設計,以及一個完成度較高的劇情,讓非遊戲玩家也能體會到電影的樂趣。
去年上線的[獵謊者],通過5次反轉讓我們大呼過癮,甚至被盛讚為了中國版[看不見的客人]。
[雙魚隕石]雖然特效依舊五毛,但靠着一個創意十足的故事,獲得了不少好評,還有觀眾為影片資金不足感到惋惜。
在我沉迷尋找網大佳片無法自拔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秘密。
網大這幾年的操作,竟然與早年間的港片如此相像。
我們這代人,是看港片長大的。
在錄像廳里,看着[英雄本色],西裝革履的周潤發,戴着墨鏡,用美元點煙,那份瀟洒無人能及。
租一盤[殭屍先生]VCD,回家拉上窗帘,和林正英一起,拿着桃木劍捉殭屍。
準點打開電影頻道,周星馳帶你在[唐伯虎點秋香]里,唱「烤雞翅膀~,我最愛吃~」。
港片對於我們來說,更像是一個帶我們玩耍、長大的朋友。
如今朋友老去,我們也都過了那個一見周星馳就傻笑的年紀,記憶里那些高糊畫質的港片已經難得再見了。
網大的出現,某種程度上彌補了這種遺憾。
這要從2015年說起,一部蹭着陳凱歌[道士下山]熱度的網大[道士出山]上線。
不少觀眾被這波騷操作給忽悠到了,充會員看了這山寨貨。
雖說頂着PS級別的特效,但這部粗糙的殭屍片卻有着老港片的影子。
導演張濤是香港殭屍片的重度愛好者,對於林正英的電影更是如數家珍。
道士袍、桃木劍、降魔符等殭屍片元素自然一樣不少,最後九叔附體,更是情懷拉滿。
比起去電影院看5.5分的[道士下山],在愛奇藝上看了這部4.8分[道士出山]的人,好像也不是很虧。
而這部投入成本僅僅28萬的電影,卻靠着2400萬票房,讓網大正式進入了我們的視野。
至此之後,網大殭屍片一發不可收拾,[道士出山]連拍三部,隨後又出了[陰陽先生]、[九叔歸來]等一大批續作。
而片中靠着一本《三清茅山術》走天下的「陰十三」彭禺厶,也紅了起來。
年入百萬不說,他還得名了「網大一哥」的稱號。
彭禺厶
這一系列連鎖反應,不禁讓人想起1985年的中國香港。
那年,劉觀偉導演拍出了[殭屍先生]。
這部花費850萬拍出來的電影,嘉禾老闆何冠昌和洪金寶並不看好,預測票房最多600萬,劉觀偉的導演職業生涯恐怕要止步於此。
劉觀偉在大佬的預測下陷入絕望,誰知[殭屍先生]在中國香港公映後卻成了爆款,票房高達2000萬,從此開啟了港片市場的「殭屍大時代」。
1986至1991年,港台拍攝的有關殭屍的靈異電影超過100部,但無一能超越[殭屍先生]的輝煌。
這一波浪潮在30年後借[道士出山]重新復蘇,將網大帶上了新的高潮。
在如今全球電影也都在持續低迷的情況下,網大卻一片欣欣向榮。
橫店開機的劇組,80%都是網大。
這些靠模仿拉情懷的「偽港片」,憑着低成本高回報的魔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網大的「港味」也越來越濃。
港式殭屍片鼻祖劉觀偉,這不就聞訊而來,如今已成了網大主力軍。
來看看他今年這部殭屍片[一眉先生]的主演陣容,殭屍片專業戶錢小豪、港片經典反派徐少強、[逃學威龍]「四眼仔」黃一山……你說這是部90年代港片,沒人會懷疑。
殭屍類型片在網大崛起,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港式網大的發展脈絡。
從香港類型片的借鑒,到發展出自己風格,再到吸引港片大佬加盟。
如今的網大,在網絡世界中虛擬出了一幕獨屬於八九十年代的港片盛況。
記憶中的老港片熟臉紛紛在手機屏幕中亮相,王晶、陳浩民、林子聰、張兆輝、李修賢……
他們拍着那個年代他們最擅長的東西,我們彷彿也在30年後,得以在大陸重新感受到那個年代的繁榮香港電影。
網大對於港片的借鑒,也許讓很多人覺得不齒。
但對於一個還處在野蠻生長的產業來說,這也許是成長最有效的方法。
大衛·波德萊爾就曾在《香港電影的秘密》一書中,為我們剖析了早期港片與好萊塢電影的相似性。
比如劉家良導演的作品,就讓他想到拉烏爾·沃爾什在[鐵拳粉腿]及[殲匪喋血戰]中執着的粗線條風格。
劉家良[少林三十六房]
而港片借鑒更多的,是來自好萊塢的娛樂套路。
這些套路成了日後很多港片的亮點。
「如偷聽、認錯人、混淆雙胞胎或長相相似的人,又或假扮他人但卻分明露出馬腳,以及巧遇令問題複雜化或迎刃而解。此外,女人穿上男裝,便人人都視她為男人,一旦換回女裝,別人又都認不出來;生愛人的氣,便會撕掉對方照片。」
電影的很多路數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通用的,而借鑒便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對於商業電影來說,只有當你真正掌握了觀眾想看什麼,才真正能拍出好電影。
導演黃志強被問到怎樣才是典型的港片時,回答說:「一部非常賣力地去取悅觀眾的電影。」
[鼠膽龍威]導演黃志強
如果單從這句話來看,網大最像港片。
也許網大在豆瓣的評分屬於金字塔最底端的階層,但它逐年上漲的分賬以及投資,證明了更廣泛大眾對它的認可。
比如那部網大神作[大蛇],完全是low版[狂蟒之災],但它能用五毛特效做出同等的壓迫感,這是它成功的地方。
這部網大三個月5000萬分賬的行業神話,讓它帶領了一波怪獸網大風潮。
[大蛇]
有的怪獸類型網大甚至出圈到了國外,在國外Cult影迷圈中引起了討論。
阿看之前介紹過的[狂暴魔蛛]這類蜘蛛題材網大,雖然特效粗略,但與[蜘蛛王國]等古早Cult片不謀而合。
上/ [狂暴魔蛛] 下/[蜘蛛王國]
在很多傳統Cult片影迷看來,當下滿是精緻CG的好萊塢特效,缺少了以前的粗製濫造帶來的生猛感,怪獸類網大正好迎合了他們的口味。
這些借鑒來的電影,還能收到專業影迷的肯定,是網大的勝利。
當然,借鑒是學習的好方法,要想真正走出來還得靠自己。
港片靠着「盡皆過火,儘是癲狂」殺出了一片天,而從港片脫胎而出網大也有那個味道。
拍片神速是港片「過火」的最直觀表現,杜琪峰19天拍出[槍火],高志森的[家有喜事]僅用13天,200多位明星參演的[豪門夜宴]更是4天就拍完。
[豪門夜宴]
那個時候的中國香港,所有人都在和時間賽跑,在各個片場間輪番轉是常態。
而這樣瘋狂的拍片模式下,練就了一撥專業性極強的電影人。
很多人感嘆邱禮濤為什麼能拍片如此之快,又能佳作頻出。
邱禮濤給出的答案很簡單,「因為拍得太多了」。
一到片場你就知道該把攝影機放哪個地方,燈光該如何擺放,拍的自然也就快。
邱禮濤
網大的拍片模式同樣「過火」,據統計,從2014年到2021年6月30日,網絡電影總數已經超過6900部。
這樣的規模全靠快速拍片促成的。
有網大導演透露,「為了趕進度,基本很多天的通告單的工作時間,都超過了29個小時。」
這樣的工作,就是手握時間轉換器的赫敏也忙不過來。
上文提到的[獵謊者]編劇,也透露出了網大拍攝片場的狀態。
預算只夠18天,但9天都在下雨,所有工作人員都只能瘋了一樣高強度工作。
[獵謊者]片場
場記、導演助理、演員統籌紛紛因身體不適倒下。
但就在這樣極端條件下,激發出了創作者的潛能,工作起來甚至更為認真。
平時溫文儒雅的攝影指導,忽然暴怒摔對講機,只因為在一條不錯的鏡頭裡,發現了半秒不到的虛焦,這意味着只能重拍。
男主有一場掙脫手銬的戲,導演要求要有真的痛苦感,當他拍完後脫下手銬,手腕已開始流血。
並不是所有網大都只是糊弄、蹭熱度,真有着不少人想把它當作事業,好好乾下去。
不少人懷着電影夢走進網大行業,而這樣「過火」的拍片方式,是他們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過火」拍片下的港片,結合著熱烈的街市氛圍,誕生了[古惑仔]這樣「儘是癲狂」的電影。
網大這片荒蠻大陸,也誕生了不少從本土文化中迸發出激情的電影。
紮根東北文化的[四平青年]系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從一個不會唱二人轉的二人轉演員,搖身一變成為二龍湖扛把子「浩哥」。
[四平青年]開創了東北黑色幽默打底的黑幫故事。
阿看曾介紹過「浩哥」的傳奇故事(點這裡查看)
這個同樣「儘是癲狂」的網大系列,現在聲勢十分浩大。
最近一部[四平青年之浩哥大戰古惑仔],不僅直接對上了那個年代的港片古惑仔大佬,「浩哥」還直接當上了話事人。
[四平青年之浩哥大戰古惑仔]
網大如今也到了出頭天的時候。
[硬漢槍神]同樣是從荒野中,藉著當下環境,脫胎而出的網大。
當然,這個環境不是某個地域,而是現在最繁榮的遊戲世界。
實體經濟極速滑落後,市場里的顧客,還沒有遊戲在線人數多。
在銅鑼灣血拚爭話事人的年代已經過了,現在是一個靠遊戲說話的年代。
不管你幹什麼工作,月薪幾許,到了游戲裏大家都是一起拼殺的兄弟。
誰要是夠義氣,在游戲裏幫了我一把,你就是我的陳浩南。
這瘋狂虛擬世界下誕生的[硬漢強神],受到大家追捧自然是必然世界。
如今的網大,已逐漸褪去了「偽港片」的外衣。
它們在自己打下的天下中,尋找着屬於自己的「過火」與「癲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