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時刻: 回溯歷史的初心、致敬偉大的平凡, 這盛世如你所願

今年的國慶檔很熱鬧,獻禮影片《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與《攀登者》賺足了觀眾的興奮點與淚點,反而是看起來「更傳統」的「重大題材」獻禮影片《決勝時刻》,被觀眾有意無意的忽略了。

提到「重大題材」,總會讓人想起嚴肅、凝重的偉人塑造與敘事風格,是《建國大業》突破了重大題材以往的「套路化」,讓歷史變得更人性化、更富感情,這是對電影本質的回歸,更是對觀眾的尊重。

如何讓不同層次的觀眾看得進去,在寓教於樂中講述歷史,是擺在國內電影人面前的難題,而「重大題材」尤其是一塊「硬骨頭」。

又名《香山之春》的《決勝時刻》,是一部正兒八經的中國式「重大題材」影片。電影聚焦於1949年建國前夕一系列歷史事件,主線是國共對中國命運最後的較量,立意高遠,凝重中凸顯激情與情懷;複線是反特戰線上的殊死搏鬥,心驚肉跳,殘酷中富於人情味。

從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渡江戰役,到修復了彩色影像的開國大典,《決勝時刻》不乏波瀾壯闊的史詩感,這也是一部「重大題材」該有的氣勢。

歷史是有脈絡的,因為,歷史是人創造的。《決勝時刻》並沒有一味地拘泥於歷史的厚重,不是簡單空泛地將歷史的記憶點一一羅列出來,而是嘗試如何更人性化的表現出從偉大領袖到普通一兵,在這個風起雲湧的歷史時刻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才是這部電影的着力點。

突破,從這裡開始。

那部讓加里·奧德曼拿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至暗時刻》,讓觀眾們從「個人」的角度,管窺帶領英國走出危機的時任英國首相丘吉爾,內心的掙扎與彷徨、堅韌與不屈,以及永不妥協的悲壯感。

在《決勝時刻》,不乏國共雙方高層分析時局、凝聚共識、做出決策的決勝時刻,但更多的,還是在細節和情懷上持續用力。

勝利絕非摧古拉朽、一蹴而就,如何勝利,關鍵在人。

片中,對偉人的生活化、日常化的描寫,很平實也很感人。唐國強、劉勁等幾位老演員的表演入情入理、很有嚼頭。

新中國即將建立,日理萬機的毛澤東也是一位父親、一個凡人,對女兒的關愛、對警衛隊長的深情、對梅蘭芳先生的體貼,都凝聚在看似芝麻粒大點的一件件小事中;

久病的任弼時,深情的為朝夕相處、浴血奮戰了半輩子的「戰友們」拉一段小提琴,藝術化的表現出了一位歷經滄桑的共和國締造者,內心的託付、信念與憧憬。

勝利在望,卻容不得半點鬆懈,這是《決勝時刻》中,始終緊繃著的一根「精神之弦」。

片中的複線不僅為本片增添的觀賞性和緊張感,更重要而還是像戰士田二橋那樣的普通人,在新中國建立的歷史進程中,做出的流血與犧牲。

他們是歷史長河中,那些最可愛的人。

風輕雲淡的表象背後,是風起雲湧的殘酷暗戰。國共在政治和軍事上較力的大背景下,扮演警衛隊長陳有富的黃景瑜,如何在敵我難辨的複雜形勢下,保護毛澤東轉危為安,不僅是他的職責和使命,更是中國前途命運繞不開的鬥爭。

人活着總是需要一點精神的。無論志存高遠的偉人,還是努力奮鬥的普通人,都在為理想信念、追求責任作出努力和犧牲,這種精神的彙集,便是中國人的信仰——自強不息。

像英艦「紫石英」號事件這樣頗具象徵意義的點,令觀眾跟着影片回望歷史,五味雜陳。當高高在上的大英帝國,試圖用一艘軍艦阻擋百萬雄師,解放軍乾脆利索的回擊告訴全世界,中國人再也不是喪權辱國的1840年,而是逢敵亮劍的1949年。

用揚眉吐氣,形容當時的人們對開國大典的情感與期盼,是尤為準確的。是每個人共同的努力,才有了新中國的開天闢地。《決勝時刻》講了那麼多故事,做了那麼多鋪墊,就是為了片尾的開國大典積蓄情緒。

當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全部「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付出了慘痛代價的換來今日和平的中國人知道,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歷史性和戲劇性的結合,是《決勝時刻》不同以往的創作思路,它的落腳點還是「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它不僅用影像敘述的方式,揭示了歷史的必然性,更重是將那些鮮活的、富有感染力的人和事,以真實、浪漫、自然、內斂的方式表現出來。

樸素的情懷更能令人心潮澎湃,這便是《決勝時刻》的藝術追求。雖然,將紛繁複雜的歷史事件與人物命運,壓縮成140分鐘的片長,總會帶來碎片化、程式化的印象,但也不乏對國家命運、民族抉擇的真實寫照。

歷史是過去式,但歷史不應該被忘記。正如被刷爆了朋友圈的閱兵車牌號,當年的貧窮積弱,現在的國泰民安,這盛世如你們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