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首映, 三代電影人動情講述幕後故事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中國女排又奪冠了,十連勝!」昨晚,徐崢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首映禮現場和觀眾們分享了這個喜訊,而他恰好在電影中拍攝了《奪冠》這個講述當年中國女排三連冠的故事。如同《奪冠》一樣,共和國的七個經典瞬間被七位導演收錄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把觀眾帶回到一個個激情澎湃的歷史時刻,讓首映現場充滿着燃情與感動。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首映禮上,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和主演們現場講述了幕後攝製故事。總製片人黃建新動情地說,兩周前電影製作完成,他和陳凱歌導演都看哭了,「看完以後我們倆開始握手,就覺得這一年的努力還行,有點激動」。陳凱歌導演表示,自己之所以在故事《白晝流星》中把神州十一號着陸和扶貧工作聯繫在一起,就是為了講述「改變」這一主題,「一個人如果能遇到一個歷史時機被改變的話,產生的力量是不得了的。神舟十一號的着陸改變了兩個少年的命運,讓他們看到了新的希望。真實的神舟十一的着陸地就是內蒙古的四子王旗,那裡的孩子現在人人都會畫返回艙。」在這一故事中飾演扶貧辦主任的田壯壯說:「《白晝流星》說的是一個夢,在荒蕪的土地上,人們想富有、想有自尊的一個夢。在敦煌拍攝的時候,確實感覺到我們國家的幅員之大,人的精神面貌有巨大無比的變化,如果這個夢能夠一直做下去,我也不想醒過來。」

寧浩導演的故事《北京你好》很接地氣,他通過一個北京的士司機的視角,講述了2008年的集體回憶。演員龔蓓苾說:「2008年對全中國來說應該是一喜一悲,悲的是的四川地震,喜的是奧運會舉辦。《北京你好》把這兩個事件融合得特別好,其實中國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心是融合在一起的。」

張一白執導的《相遇》講述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背後的一個愛情故事。演員任素汐介紹:「這個小片段講的是那些默默無聞為祖國做出貢獻的人,視角很特別,我們因此了解了很多在那個時代,真的敢於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國家的人,他們值得尊敬、值得銘記。」兩位90後演員周冬雨、彭昱暢也一致表態:「不管幾零後,我們愛祖國的心都是一樣的。」

徐崢透露,自己之所以認領了《奪冠》這個故事,就是因為1984年女排奪冠是自己兒時印象特別深刻的一個瞬間,「當時我12歲,就記得家裡的大人特別激動,我也跟着激動,覺得是個很神聖的時候,同時我也把小時候大家一起在弄堂里看電視的場景還原出來了。」

而管虎導演拍攝的《前夜》,講述的是自己並沒有親身經歷過的開國大典。「一開始我也不知道怎麼拍,後來了解到,當時毛主席升旗的時候,旁邊站着一位保障升旗的工程師,於是我就把鏡頭對準了偉人身後這些為開國大典殫精竭慮的小人物。」

同樣講述升旗故事的還有薛曉路執導的《回歸》。她透露,選擇了香港回歸這一題材後,她只給惠英紅、任達華髮了一條微信,很快就得到對方的回復說「沒問題」。影片全程在香港取景,工作團隊都來自香港,在拍攝過程中她深深感受到了香港和內地親如一家。惠英紅回憶,香港回歸那一天,對自己是特別觸動的,「我小時候是在紅燈區向洋人要飯的,經歷了太多的辛酸苦辣,所以等到回歸那一天,我的眼淚嘩啦啦地流,當五星紅旗升起來的時候,我可以驕傲地告訴所有人,我是中國人!」任達華則說:「回歸的不僅是領土,更是心靈,回家了,我們的心也踏實了。」

文牧野導演在《護航》的故事中展示了女飛行員的別樣風采。他說,這個故事不僅要體現飛行員的「帥」,更要體現今天年輕人的自信,「從小到大都是祖國為我們護航,現在我們長大了,無論是飛行員還是電影人,我們都要用自己的方式去為祖國護航。」

當晚,郭帆、申奧、姚婷婷、梁旋、章笛沙、溫仕培、董潤年、袁媛、李非、蘇倫等青年導演也來到首映禮現場。陳凱歌現場為年輕一代的電影工作者送上寄語:「希望祖國80年生日的時候,能看到由這些年輕導演為祖國獻上的生日賀禮。」

攝影:白繼開

監製:周南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