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電影銀幕寬高比發展史

屏幕寬高比作為基礎的簡單概念,有着深厚而重要的歷史。

簡而言之,屏幕寬高比是畫面的寬度與高度的比例,可以用兩個數來表示,比如4×3,16×9;或是以小數表示,如1.85或2.35——儘管這樣可以寫成2.35:1的比例。

但是屏幕寬高比開始是怎樣的?我們不妨回望一下,在那些首批電影中的最早的屏幕寬高比。

首批電影

上圖中的這位男子是WilliamKennedy Dickson,在馬斯·愛迪生的實驗室做專職攝影師,首批熒幕寬高比應該歸功於他。

柯達公司在19世紀90年代早期開始大量生產柔性膠片,托馬斯·愛迪生想要將這種新膠片用於一種叫做Kinetescope的裝置中——該裝置就是有規劃的電影的前身。在開開停停的幾年實驗之後,他們最終有了作品原型。

Dickson使用35mm的膠片,選定了一個四孔的高度影像。最後那張圖像成了0.95英寸乘0.735英寸,4:3的畫面寬高比,即1.33比例。我們壓根不知道為什麼William Dickson選定了4:3,但這個比例確實奏效。

在1909年,電影專利信託公司(是主要的美國電影公司的信託所在,那些公司實際都在托馬斯·愛迪生自己的掌控之下)宣傳有愛迪生式打孔的35mm膠片、以及帶有四孔高度的4×3的畫面寬高比作為標準,在國內通行和展示。這一設定使得在電影製作和放映上這種屏幕寬高比通行全美。

對於整整這一代人,每件事都有驚人的一致。當1929年銀幕上音軌同步出現並在視覺上像一條帶子一樣被印在膠片上、沿着畫面變化的時候,在畫面寬高比方面也有些許轉變。

1932年,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投票決議,聲明為了給音軌留下空間,影像應該在膠片上下兩端屏蔽而呼應1.37畫面寬高比例(這樣接近1.33以至於有時候這兩個比例可以互換)。這個銀幕尺寸就叫做學院畫面比,也成為了下一代好萊塢電影人的標準。

寬熒幕之戰

20世紀50年代是電影發展的騷亂期,電影業被迫重構。時代見證了電影的小兄弟——電視的崛起。既然現在的人那時都習慣去影院看4:3畫面比例的電影,那麼電視自然而然也要沿用相同的屏幕比例。作為娛樂家族裏面的新成員,電視吸引了相當的注意力,這反映在更小的電影更吸引觀眾。

那電影是怎樣坐穩第一把交椅的呢?答案是:通過提供觀眾在家裏面得不到的東西。

1952年9月30日,初出的一部電影引起寬銀幕電影形式之戰,戰爭持續十年,這場戰爭產生了新的電影審美。

Fred Waller,曾開發了多視圖/大屏幕投影系統為反對二次世界大戰轟炸機的訓練模仿者,他的智慧結晶——全景電影使用三個35mm攝像機拍攝27mm鏡頭並在六尺孔高度曝光35mm膠片,這種方法捕捉了147程度的視域而得到2.59的屏幕寬高比例。

設置於彎度大的銀幕用三架投影儀、7聲道的環繞立體聲系統之上——這就是全景電影,是一個重磅出現,在紐約市華納劇院運行了兩年。

你可以想像:在三台投影儀同時為了全景電影攝影和放映時有許多的問題。其中一個就是:你有一個且只有一個焦距,這個焦距很廣,廣到你不得不差別定位人們以保證他們視平線正確。

儘管這種電影程式廣受歡迎,但他們還是砸大把的錢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拍路演,拍觀光片。花了十年時間,到了1962年,全景電影的方法可以在劇情片中使用,只有兩部很明確的:《格林兄弟的奇妙世界》和史詩電影《西部開拓史》。

全景電影的問題就在於拍攝貴、劇院放映貴,但寬熒幕的存在太過流行而無法忽視。在過了全景電影席捲銀幕8個月之後的1953年4月,派拉蒙發行了首個「扁平」寬銀幕電影。

上圖是電影《原野奇俠》——最初用學院畫面寬高比攝影,但派拉蒙剪掉圖像的上下部分,成了1.66屏幕寬高比。這個結果並沒有太多不一樣,也許更開創性的是,是在一個更大的屏幕上放映的,是在無線電城音樂廳設了一個全新的50英尺屏幕代替了原來的30英尺的屏幕。這部電影也以三聲道的立體音軌為特色。

屏蔽部分畫面來創造更寬的影像並非是一種理想的方法,派拉蒙也知道這一點。有了更大的屏幕,這項技術擴大了膠片的紋理——減低了影像的質量。新的辦法必須出現。

在看到全景電影的影響力之後,20世紀福克斯的經理們都衝到法國去找Henri Chrétien教授,即20世紀20年代「變形寬銀幕鏡頭」的發明人。「變形寬銀幕鏡頭」應用於在一個方向扭曲影像的特殊鏡頭,換句話說就是壓扁影像。

用2:1的變形寬銀幕鏡頭,這一舉動被福克斯稱為寬銀幕電影鏡頭,用傳統的四孔35mm的膠片做成了2.35屏幕寬高比,這鏡頭還是曾經許多音軌的分配。寬銀幕電影鏡頭首次展示運用是在1953年的電影《聖袍千秋》中,這次運用是相當大的一次衝擊。

寬銀幕電影鏡頭是贏家。變形寬銀幕鏡頭,有一些技術上的問題,與全景電影相比更容易拍攝,在影院建設方面幾乎不需要資金投入。所有的主流的電影製片廠都轉向了寬熒幕電影,所有公司,除了一個,開始這場寬熒幕長跑的製片廠——派拉蒙。

雖然比屏蔽部分要強一點,但寬熒幕電影並沒有解決膠片噪點的問題——至少派拉蒙不滿意。因此派拉蒙發展了他們自己的系統-VistaVision。

VistaVision用傳統的35mm膠片並把膠片自由的翻轉過來,記錄的是8尺孔寬、1.85屏幕寬高比的影像。這一發行印製會以傳統方向重印——用更小的可視膠片紋理重印。

VistaVision的首部電影是1954年的《白色聖誕》,後來它應用於許多電影包括史詩之作《十誡》。

但是,可能最意外的是和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合作。希區柯克用VistaVision攝製了許多片子,包括《捉賊記》、《迷魂記》、《西北偏北》。

變強之路

其他的寬銀幕形式在50年代突然出現:超寬銀幕、Technirama、Cinemiracle、Vistarama等幾個命名……但是你還是可以在35mm膠片上做點什麼,電影技術者不得不走的更遠。

Todd AO –由一位之前全景電影製作人和Broadway製片人Mike Todd同American Optical公司一起研發出的70mm膠片形式,它試圖達到全景電影的效果,但只用一個攝影機和一個投影儀。

用2.20的屏幕寬高比,ToddAO開始被用於Roger and Hammerstein的1955年的 Oklahoma(用寬銀幕電影銀幕同時攝製)80天後被Around the World所效仿,這兩張專輯都是一記重拳。

Todd AO退回到Roger and Hammerstein的保留曲目:《南太平洋》和《音樂之聲》。並且在1970年增加了D-150鏡頭,塑形巴頓的形象。

1954年,這次寬銀幕衝擊大潮的中段,一個叫做Panavision的小公司開始大量製作變形寬銀幕鏡頭,填補缺乏鏡頭和放映員的空白。最初只給寬銀幕立體電影製作,不久後他們就擴展成了一項龍頭產業,以解決困擾着早期寬銀幕電影鏡頭許多技術問題。到了50年代末期,Panavision開始自己取代寬銀幕電影鏡頭。基於他們的成就,他們開始研發了新的攝影系統和形式。

這其中包括MGM 65,以2.76的超寬屏幕寬高比、用了70mm膠片來捕捉Ben Hur chariot賽跑的場景。

MGM 65變成了Panavision的Super Panavision 70。Super Panavision 70和MGM65相似,但它用的是常規的球形鏡頭來製造畫面寬高比2.20的影像,而非變形鏡頭。該系統被應用於《阿拉伯的勞倫斯》,攝影師弗雷迪·揚獲得1962年奧斯卡最佳攝影。

但70mm膠片太貴了,傳統35mm膠片的化學改進提上了日程,減少70mm膠片和其近親IMAX的紋理條目。IMAX在70年代出現,用於特殊目的。

16x9在哪兒?

因此,我們已經知道最開始的靜止寬高比1.33或者叫4×3,學院寬高比1.37,全景電影寬高比2.59,變形寬銀幕鏡頭寬高比2.35,VistaVision寬高比1.85,Todd AO寬高比2.20還有Ben Hur和MGM寬高比2.76。

那16×9或者叫1.77比例從哪兒來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得不回到電影的小兄弟電視那裡去。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當時在起草高清電視標準計劃,一位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的工程師,KernsH. Powers,建議這個新的屏幕寬高比作為折中。16×9是幾何學上的意思,在4×3和2.35這兩個最普遍的畫面寬高比之間。這意味着無論這兩種哪個屏幕寬高比都在16×9的格式連接點中有相近的屏幕區域。

並且,不算折中,16×9的屏幕寬高比誕生了並成為了從DVD到「4K」超高畫質的所有影音產品的寬屏默認屏幕寬高比。

從William Dickson最開始在愛迪生實驗室構思出的4×3圖像比,到20世紀50年代以全景電影為開始發展到折中比例16×9的寬屏爆發,屏幕寬高比如何演變以及如何在實踐中定義了我們關於電影的記憶都是很有吸引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