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Q》人狗陪伴溫情催淚, 任達華演技真情流露, 是影片成功關鍵

大概是童年一直與狗為伴,所以我一直對狗狗主題的電影沒有免疫力。看到中國版本的《小Q》上映,便理所當然地去了電影院。只是,當時看《導盲犬小Q》的時候,沒有掉多少眼淚。看《小Q》,卻哭得猝不及防。可是,走出影院,我的感覺卻是,《導盲犬小Q》更加細膩動人。

這麼說,可能會讓人覺得有些矛盾。打個比方來說,就像香氣濃郁的花朵,突然而至的花香會讓你驚艷。然而,最令人念念不忘的,卻是清晨路邊那淡淡沁入心間的草香,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美。

這兩部電影改編自同一部小說《再見了,可魯》,記錄的是一條導盲犬平凡又不凡的一生。只是,兩部電影的風格完全不同。

《導盲犬小Q》忠於原著,拍攝的角度是從狗狗出發,完整敘述了小Q一生中的三段離別,每一段都細膩完整。看《導盲犬小Q》,就像在看導盲犬的紀錄片,展示了導盲犬的訓練過程和職責,溫暖平和。

導演似乎只是在用鏡頭記錄陳述,沒有刻意的渲染,冷靜克制,卻真實動人。和讀小說時的感覺一樣,合上書可以靜坐回味良久。

而《小Q》才更像一部電影,對小說做了許多改編,攝像機的角度也變成了人。在寄養家庭,和小姑娘的相處,更多的是強調小姑娘的不舍。在訓練中心,和訓導員的互動,更多的是強調訓導員的疼惜。直至被送至盲人李寶庭(任達華飾)的身邊,和李寶庭的磨合,依舊重在強調李寶庭的心態變化。

電影沒有直接把鏡頭投向小Q,而是通過眾人的反應來表現小Q的忠誠、體貼、善解人意。不過也正是這種「以人為本」的改編,所以觀眾在情感上更加有共鳴。

既然從人的角度講故事,就必然會有高低起伏。電影《小Q》便是如此,略去了小Q前兩次溫情的分離,主要講述的是小Q和李寶庭之間的故事。

大概是,對任達華的印象,還停留在《破冰行動》里的趙嘉良,當李寶庭露出陰鷙的表情時,我就感覺他要暴起了。果然,小Q的親近換來的,是李寶庭的暴怒和丟棄,任達華把一個因為失明而變得脾氣古怪暴躁的老人,演了個十足十。那一刻,儘管知道在拍戲,還是不由自主地為小Q覺得揪心。

直到小Q救下了尋死的李寶庭,才終於覺得鬆了一口氣。不過,也正是前半段李寶庭的難以接近,才顯得後半部分,他敞開心扉後,和小Q的相處更加溫暖親昵。

只是,影片一再渲染小Q認主,隨後,更是越發強調導盲犬的忠誠和陪伴,而忽視了導盲犬對盲人的生活,起到的引導作用。

這裡,我覺得影片已經偏離了導盲犬的主題,因為導盲犬最珍貴的品質並非是忠誠,而是盡責,這兩點是不一樣的。我看到的《小Q》,更像是一部寵物溫情片。

說到溫情,就不得不提到影片的煽情。這大概是《小Q》作為商業片的成功之處,又是最大的敗筆,因為太過了。

譬如李寶庭要出國手術,狗狗追着車跑的那段,太過冗長,而且好危險的趕腳。從頭到尾都令人提着一顆心,生怕它被撞到,雖然知道劇情不會這麼鬼馬,但就是忍不住啊。因為這拍攝手法,真的很像要出事的樣子。

還有眾人去狗販子的倉庫,和狗販子衝突打鬥那段,伴着音樂的慢鏡頭,充滿了尷尬。尤其是李寶庭被打倒在地,掙扎地爬向小Q的一幕,說實話,有些不忍直視。

再有影片時不時整首的插曲,也給人看MV的錯覺。尤其是那首《你是我的眼》,雖然挺貼切的,但聽起來總覺得有些齣戲。不得不說,執導《暗戰2》的羅永昌對此類煽情還是不太擅長,有些用力過猛了。

但作為狗狗影片,最佔便宜的就是,觀眾們總是特別寬容。尤其對喜歡狗的人來說,只要無傷大雅,照樣哭得稀里嘩啦。除卻劇情的刻意,任達華的表演真情流露,是影片成功的關鍵。雖然前後對小Q態度的轉變有些生硬,但後期和小Q的相處太暖了,讓人不由自主微笑。

和有腿疾的小Q,在街邊的最後一次同行,是整部影片最催淚的部分。一句「夠了,收工了。辛苦了,謝謝你」,讓整個影院立時鴉雀無聲。不可否認,作為商業片,《小Q》是成功的。

最後,如果要問《導盲犬小Q》和《小Q》兩部影片的差別,我這麼形容,你大概就明白了。

看《導盲犬小Q》後,我的想法是:導盲犬好偉大,我要支持它。

看《小Q》後,我的想法是:拉布拉多好可愛,我想養一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