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骨王勁松落淚, 這部最小受眾的8.8分綜藝, 不該被埋沒

這部綜藝受眾極小,

但是在娛樂至上的時代,

卻顯得彌足珍貴。

鄰家詩話

前幾天一檔綜藝節目悄悄完結了,

它是「三無綜藝」:

無名氣、無熱搜、無批評。

它又是「三有綜藝」:

有書畫、有詩詞、有琴樂。

這就是《鄰家詩話》。

節目每期的主題就是聊一首詩。

主持人王勁松,

著名的老戲骨,

文化底蘊不用說。

常駐嘉賓方錦龍,

中樂大師,

傳統文化更是紮實。

最後一期聊的詩,

是納蘭性德的《浣溪沙》。

僅僅為了一句「賭書消得潑茶香」,

王勁松就從雲南請來一位茶人朋友,

跟大家聊中國茶文化。

而茶人在來之前,

特意讓王勁松早上四點起來,

去自家院子里摘一朵荷花,

放在現場的桌子上。

只因為今天聊的納蘭性德,

曾經記錄過他跟妻子與荷花的故事。

這檔節目與其說是綜藝,

不如說是文人的茶會。

聽他們聊天,

你會明白劉禹錫筆下那句: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是一種多麼美妙的事情。

最後一期的一位嘉賓,

是節目的出品人:牛魔。

他是這樣介紹納蘭性德的:

從整個大清選一個貴公子出來,

納蘭性德都當仁不讓。

納蘭在滿語中就是葉赫那拉氏,

母親的姓是愛新覺羅。

納蘭性德很可能就是賈寶玉的原型。

因為他有一個好朋友叫曹寅,

同年中的鄉試,

同時拜到徐乾學門下,

同時為康熙做侍衛。

而曹寅就是曹雪芹的祖父。

看上去隨意的開場聊天,

卻句句都是乾貨知識。

然而上面介紹的全部內容,

僅僅是開場10分鐘的閑談而已。

一小院、一方桌、

一壺茶,幾友人,

卻讓許多觀眾說,

這是一個根本捨不得快進的節目。

很少有節目,

能夠將琴棋書畫、詩詞歌賦,

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台詞功底深厚的王勁松,

擔當著主持人和朗誦的角色。

有時候聊到高興之處,

向來逃避唱歌的他,

也會擊缶伴奏。

精通各種樂器的方錦龍,

是最好的伴奏,

每次都會帶來合適的樂器。

從一句「蕭蕭黃葉閉疏窗」,

他可以引申許多中樂知識。

為了范仲淹《漁家傲秋思》的一句

「羌管悠悠霜滿地」。

他不但拿來了羌笛,

還特意帶來幾近失傳的樂器「篳篥」,

只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體會

那種大漠孤煙的孤寂。

講《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時候,

他讓學生帶來箜篌演奏。

赤壁的故事離不開三國,

周瑜在歷史上出名的一件事,

就是他對音樂的喜愛。

「曲有誤,周郎顧。」

每當有嘉賓唱詩詞的時候,

往往是他親自在一旁伴奏。

這個節目並沒有把娛樂放在首位,

就跟每次開場那壺茶一樣,

我自清香。

但只要去看一看,

就能體會到一種知己難得的感覺。

在聊納蘭性德的時候,

牛魔講到納蘭和妻子盧氏的故事:

盧氏問納蘭:

「這世上最寂寞傷心無奈的是哪個字?」

王勁松很自然回答到:「若」,

並接着講後面的故事。

而當王勁松總結說:

「夫妻之間才華也是要匹配的,

不然的話,你再高的才華,

也只會顯示出你更多的孤獨。」

牛魔則輕聲補充了一句:

靈魂也是。

在講蘇軾的時候,

嘉賓說一首詞寫盡了周瑜的十年,

在場的人哼起來陳奕迅的歌:

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

本來在聊蘇軾的生平,

他們也會跑偏去討論東坡肉,

怎樣做味道最好,

怎麼才是最地道的。

他們真的就是在聊天,

和你我的日常閑聊一樣,

沒有那麼多套路和劇本。

會跑偏、會興奮,

也會回歸主題。

酒逢知己千杯少,

話不投機半句多。

讓人感覺最舒服的聊天,

就是在愛好上,你說出上句,

對面立刻能接到話茬並延伸。

和文化人聊天有多舒服?

大概就是能夠信馬由韁,

從天南聊到海北,

海闊天空任我聊。

而且每件事都能講出來龍去脈。

詩中有一句:被酒莫驚春睡重。

新來的嘉賓不懂「被酒」的意思,

牛魔不但可以解釋,

連提到這個詞的書都信手拈來。

也許將這個節目形容成「高配的語文課」最為貼切。大家不會分析什麼中心思想,只是根據自己的經歷,講自己的故事,然後和詩聯繫起來。

納蘭性德的《浣溪沙》,對王勁松觸動很大。他說:如果是一種情感,你擁有它的時候有多麼的炙熱,失去它的時候就多麼的冰冷。在身邊的時候不知道珍惜,失去了就找不回來了。

他提及自己曾經一個特別好的朋友,

一起上中學,一起畢業,

去外地上學的時候,

家人都沒有送他,

是這位朋友送他去火車站。

甚至他會當上演員,

也是為了陪這個朋友去考試,

結果自己被錄取。

後來長大、工作,

兩個人漸漸不見面,

但依然經常聯繫。

有一次王勁松在海島拍戲的時候,

接到了朋友的電話,

對方東拉西扯卻又不說事情。

只是反覆問:

你過得怎麼樣啊?

而正忙着工作的王勁松,

見對方前言不搭後語,

還以為朋友喝醉了,

顯得有些急躁:「你有事就說,

沒事兒打什麼電話啊?」

因為是最好的朋友,

所以沒有那些虛偽客套。

急着工作便掛掉了電話。

然而不到一周,

他便收到噩耗:朋友離世了。

王勁松後來幾次去墳前拜祭,

想說點什麼卻張不開口。

朋友最後打來的電話,

如今依然壓在他的心頭。

王勁松本來想平靜地講這個故事,

誰知道往事重現,

到最後把自己給說哭了。

他想到這件事的原因,

就和納蘭在詩中所說一樣:

當時只道是尋常。

而這正是王勁松對這首詩的理解:

時間在流逝,

你永遠不知道人生會在哪個節點發生轉折,

在哪個節點失去。

所有美好的東西,

當你擁有的時候去珍惜它,

不要等到失去再哀嘆。

其他嘉賓也不會閑着,

每個人來都有自己的任務。

比如聊《蒹葭》的時候,

一位嘉賓是節目的音樂監製。

為了最大程度表現秦風的粗狂,

他專門帶來了還原的樂器——缶。

王勁松擊缶,

嘉賓演唱,

台上佳人翩翩起舞,

台下的蒹葭,

被裙子帶起的風吹動。

在聊《念奴嬌赤壁懷古》時,

為了表現詞的豪邁,

來的嘉賓會吟詩舞劍。

前面說過:

這個節目有琴樂,也有書畫。

在所有人聊天時,

後面有一位畫師不發一言,

她只是靜靜聽着對話,

然後將自己聽到的畫下來。

王勁松提到了秋涼,

方錦龍說喜歡黃葉閉疏窗,

胡夏覺得立殘陽的很有畫面感

……

這些通通被畫師呈現在畫上。

泰戈爾曾經說:

「人的種種情感在詩中,

以極其完美的形式表現出來。」

我們那些千年流傳的詩句,

從來沒有過時一說。

只是需要像節目中一樣,

有對的人、對的景、對的樂,

才能真正了解到詩詞的美。

這部綜藝受眾極小,

但是在娛樂至上的時代,

卻顯得彌足珍貴。

因為它講述的是我們自己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