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層的監獄,有的人山珍海味,有的人殘羹剩飯,200層該怎麼辦?

一座333層的監獄坑,

隨機分配的樓層,

從上傳遞下來的豐富美食,

不知底細的囚犯室友……

監獄裏的進餐

這部去年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首映的西班牙科幻電影The Platform(El Hoyo),中文名《飢餓站台》,最近橫掃中國觀眾的電影清單。豆瓣評分7.7分,目前還在不斷上升中。這部電影到底有多好看,我們今天就來縷一縷。(以下內容有劇透。)

常看電影的朋友都知道,有一種電影類型叫做「反烏托邦電影」(定義請自行百度,不做贅述)。我們都不知道世界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但烏托邦永遠是人們心口的那顆硃砂痣。幻想平等是人類永久追求的一種理想,但是絕對平等是哲學性的不存在。只要有制定規則的人,階級就不可能消亡。

第48層 階級的固化,安於現狀

影片開始,男主格倫,帶了一本《唐吉坷德》空降到第48層,室友是一個手持利刃的老人。

在這個樓層,老人告訴格倫關於這個監獄的所有法規:囚犯們需要在每個樓層里待上一個月,食物每天從第一層降下,私自留下食物室內溫度會變熱或變冷直至本層人的死亡,上層人不會關心他們的死活,他們也不必考慮下層人的處境……

正在進餐的老人室友

這顯然是現實的鏡象。每個人從出生就自帶着他所屬的階級屬性,底層的要付出加倍的努力,這些努力可能會收到成效,但也更可能難以得到等值的回報。由於階段制度的嚴苛,下層難以逾越至上層,因此也只能謹小慎微的活着,接受上層給予的範圍內的資源。任何反抗行為都會遭到鎮壓,所以規則內的人要做的,就是遵守規則!

格倫從最初堅持不吃殘羹剩飯,變成了在餐桌上尋找遺落的美酒,已然習慣固化了的第48層的生存法規。

第107層 慾望的覺醒,理智的動搖

如果說,48層是人間,那麼107層就真的是地獄的開始了。

當格倫醒來時,他已經被老人五花大綁起來。顯然,食物不會留給處於107的他們,他的室友準備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吃掉格倫。

被捆綁的格倫

規則如此,當環境無法保證生存時,社會恢復成弱肉強食的時代。弱者被強者霸凌、剝削,甚至食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看到,當初他們選擇帶進監獄的東西,就是每個人的天賦或者技能。男主的《唐吉坷德》代表了他的良知,也代表男主會像唐吉坷德一樣,是一個悲憫卻又愚蠢的勇士,他以為可以拯救世界,卻根本沒有那個能力。

相反,老人的刀卻佔據了主導地位。原始社會需要利刃作為武器。而良知,卻只能讓一個人身處險境。

第33層 話語權決定生活方式

這次的格倫擁有了一個新室友——帶着一條狗的女人。她認為監獄只有200層,只要上面的人按照份額吃東西,就能夠保證每個樓層的人不會挨餓。她要求樓下只吃自己的那份,卻沒有成功。直到格倫威脅,如果不這麼做他就在食物上拉*,於是成功了。

試圖說服樓下均分食物的女室友

理想主義並非不好,他們只是對形勢的發展過於樂觀。如果每個人都能恪守規則,當然不會有任何衝突。但前提是,每個人的處境都要完全一致。就好像你永遠無法要求一個習慣晚睡的人在傍晚七點躺在床上。制定規則的人無法準確預估現實情況,所以一項政策在推行的時候往往會遇到阻力。但是話語權讓他們有能力用武裝手段或者暴力促使政策實施。

第202層 天賦即牢籠,放棄即獲得

在這一層,帶着狗的女人自殺了,她認為監獄只有200層是錯誤的,而勸說別人按照份額吃飯也成為了毫無意義的事情。格倫在堅持了幾天之後,也開始像之前的室友一樣,通過吃人度過餘下的日子。

第202層

之前我們就說過,每個人帶來的東西是他們的技能或者天賦。女人的天賦是憐憫,讓她執着於說服。格倫的天賦則是良知。很多時候,我們的天賦讓我們不同於常人,擁有更為多樣化的選擇。就如同我有那麼一點寫作的天賦,於是我業餘投稿,掙點小稿費,美滋滋。不過天賦也同樣是牢籠,如同學了考古專業的學生,他不會去看守墓地,他只能盯着考古隊的招聘名額。

格倫在第202層撕掉了他的《唐吉坷德》。我們可以認為,那是他在餓得發昏時的選擇,也可以認為,這是他對殘酷現實的妥協。

第6層 保暖思變革,說服也施暴

處於監獄的第六層,顯然是幸福的。可以看見幾乎完整的蛋糕,有美酒,有更多選擇。在這一層,格倫和他的黑人室友發起了變革,他們試圖均分食物,並把消息傳遞給管理者。但是隨着樓層下降,一直到333層,他的理想也破滅了,一切終止在他進入監獄的第五個月。

格倫與室友的變革

當意識覺醒之後,規則內的人會嘗試推翻既有政權,試圖改變規則。此時,暴力會成為一定範圍內的主導力量。經過一系列的抗爭之後,結果有二:成功了,翻身農奴把歌唱,重新制定規則,底層變成高層,成為權力主導;失敗了,被剝奪部分福利,繼續遵守規則。

格倫顯然想成為唐吉坷德式的鬥士,代替下層表達思想。但是顯然,他腦海里關於這個監獄的信息,都源自於對道聽途說信息的整合,根本就是錯誤的。當電梯行駛到地下333層,宣告了理想主義的破滅,也意味着生命的終結。

不過,電影就是電影,結局往往會通過符號化的表達,來傳遞「反烏托邦」的意識形態,例如《雪國列車》中的小女孩、《飢餓遊戲》中的嘲笑鳥。

300層的小女孩

在《飢餓站台》中,亞洲小女孩是法國奶凍的具象化,最終被傳達給管理層。但可悲的是, 地中海老爹關注的點是:奶凍上是不是沾了頭髮?不然為什麼被完整的傳送回來了呢?

這個世界,想說的事情不一定說得出來,想表達的看法又不一定是正確的。哪怕你用詞準確,情感到位,語法正確,結果遇到了跟你不在一個頻道上的人。得,全部都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