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片已經很催淚了,《在一起》幕後花絮更好哭

《在一起》已經播出三個單元故事了,真實有力的劇情讓觀眾不停輸出眼淚。當我看到醫院場景時,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醫護人員爭分奪秒地救助每一個病患。捂得嚴嚴實實的防護服,無美顏濾鏡真實展現抗疫現場的畫面,都能讓我們更加切實地體會到這部抗疫劇帶來的震撼與感動。

真實,是《在一起》給觀眾帶來最直接的感受。而能做到將這一感受準確地傳遞給鏡頭外的觀眾,也離不開每一位演員對劇本的研讀和角色理解,還有幕後工作人員的努力。

《在一起之生命的拐點》中接受首批感染病患的醫院現實原型就是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而劇中的張漢清(張嘉益飾)院長的人物原型便是「人民英雄」張定宇院長。在拍攝中,張嘉益也表示自己在了解角色原型過程中,最感動的是看到張定宇院長在醫院出現的背影。

身患漸凍症,但依舊心繫病患的醫者形象在張嘉益心裏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他也將張定宇院長的堅定步伐與背影運用在了實際的拍攝中。

沒有刻意地煽情,僅僅只是還原了故事發生的過程,就足以讓人忍不住流淚。

如果說《生命的拐點》單元是講述醫護人員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那麼《擺渡人》單元則是將更多平凡人的挺身而出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

疫情初期外賣員辜勇(雷佳音飾)接到許多要購買口罩等醫用品的訂單,一開始他想着的只是多屯一點醫藥物資,將其轉化為一次賺錢的商機。這是最真實的人性體現,在大環境下確實很難有人一開始就想着冒着危險去為他人奉獻。

而辜勇想法的轉變是在醫院中,看到許多人沒有口罩驚慌無助的樣子喚起了辜勇心底的善意與同情。在辜勇幫助小紀念(馮雪雅飾)打聽父親的消息,每天給她帶飯,還有免費接送醫護人員的情節中,也從側面反映出當時情況下陌生人之間的溫暖情誼。

疫情瀰漫不斷侵襲人的身體,也讓更多的人能夠對這場災難感同身受,平安健康便是對彼此間最好的祝願和問候。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不僅僅說的是支援武漢的志願者,也是逆行在這座城市中一個又一個的平凡人。

《在一起之同行》是已播出的第三個單元劇。播出當天,也是國慶與中秋的雙節慶,擁堵的街道,人來人往的浪潮都是久違的景象。經歷了疫情的封閉期後,在路上的擁堵似乎也變成一種難得的幸福時刻。

將時間倒退到九個月前,《同行》單元中得知武漢疫情爆發後,毅然決定要去武漢支援的醫生樂彬(楊洋飾)便是抗疫期間的戰士之一。而楊洋飾演的醫生原型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感染科醫生朱彬。當時朱彬醫生還在上海進修學習,了解到武漢的疫情後,輾轉不同的交通工具,終於抵達武漢進行支援。

劇中與樂彬同行的還有一位名叫榮意(趙今麥飾)的醫生。榮意這個角色就是當時眾多年輕醫生志願支援武漢的一個縮影,他們是父母疼愛的孩子,也是被無數病患需要的救護者。在臨別之際欄杆放下的那一刻,未發生的一切都在心底起了漣漪,彷彿這一桿前後,便是榮意與家人的生死之隔。

在兩人同行的路上也發生了許多的事情,也受到許多好心人的幫助:退伍的租車經理幫忙辦手續,村長「義釋」兩位進村,村民送摩托助行...途中還遇到了要尋找父母的小油桃(韓昊霖飾),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和保證他的安全,樂彬答應幫他找到父母,並且將兩顆桃子帶給他的父母。

在前往武漢支援的途中,樂彬和榮意的堅定意志其實也給了那些遇見的民眾希望。看到有人願意支援武漢,抗擊疫情就讓陰霾少了幾分,離光明又近了一步。最後兩人騎着小電驢抵達武漢大橋時 也看到了一輛輛支援車輛駛過,短短几秒,卻給人難以言狀的感動。

一開始以為是只有兩人的同行,其實一直有源源不斷的同行者從身後趕來。《同行》這個單元劇讓我們看到抗擊疫情的希望,也撥開了前兩個單元故事帶給我們的陰霾。

為了能夠早日摘除口罩,大口呼吸新鮮空氣,醫護人員與支援的志願者們付出了太多太多。今晚第四個單元劇《救護者》將展現抗擊疫情中發生的更多故事,那些感動瞬間,值得我們紀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台「號」用戶上傳並發佈,本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