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8日獲悉,原定於9月27日開庭的德邦股份(603056,SH))訴東峽大通(ofo經營主體)案已撤訴,對於ofo來說似乎含有積極的信號,但除了合作夥伴外,ofo的經營本身仍面臨著考驗。最大的考驗,當然是來自消費者。
在當前,一些消費者對自己的押金有較強不安全感,相關投訴平台顯示,近期關於ofo退押金問題的投訴正急劇上升。此外,在各類不利報道出現的當先,除了消費者,公司員工可能也需要一些安全感。
消費者退押金時產生大量投訴
與知名上市公司的糾紛,多次傳出的供應商欠款問題明顯對消費者心理產生了影響,數位消費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受近期系列負面消息的影響,他們中有不少人選擇了退押金觀望,以免重蹈此前其他共享單車用戶的覆轍。
但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糾紛,據新浪旗下消費者服務平台黑貓投訴的數據顯示:9月至今,ofo小黃車的投訴共計6702起,其中有效投訴6366起。有效投訴的客服回復2572起,投訴已完成2367起。9月16日以後的投訴均未處理。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提供
在黑貓投訴平台上,ofo小黃車相關投訴高居投訴量榜首,甚至遠超過幾家網購平台。而這些投訴量主要積累於8月、9月。
梳理眾多消費者遭遇的情形和之前《華夏時報》等媒體的有關報道,記者發現消費者主要遭遇的退押金問題是,消費者在沒有充分認識後果的情況下,押金被轉換成了「紅包年卡」這一會員特權。而根據這一服務的說明,持卡者有全年2小時免費騎車的特權,但生效後不支持退卡或退款操作。
根據黑貓投訴平台工作人員觀察,類似的事件在8月份大量出現,到9月份井噴,大量消費者認為自己受到了誤導。
不過,記者9月27日打開ofo應用後,並沒有找到有關引起爭議的設定,記者多次嘗試退押金也都成功拿回了錢。
黑貓投訴方面告訴記者,此前ofo對於投訴的反應速度較快,甚至能實現當天解決,但9月16號以後ofo停止了處理黑貓上的投訴,而在這之後平台上又新增了1680多起投訴案例。有消費者告訴記者,自己已向工商局等有關部門投訴。
ofo方面是否已對相關消費者的投訴形成了解決方案,又是否以及為何於9月16日以後開始停止處理投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於9月28日上午向ofo公關負責人發去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時未獲回應。
員工是否在流失?
對於ofo而言,盈利尚未可期,融資仍未明確,控制成本成為了維繫企業發展重要的着力點。
對於近期一些報道稱ofo北京總部空蕩蕩的消息,ofo方面解釋說是租約到期。但《證券時報》隨後又報道,ofo總部所處大廈一樓保安表示,近兩個月,佩戴ofo工牌的員工數量大概少了三分之一,大樓下的咖啡廳員工也表示,ofo員工明顯減少。
記者也找到了一位ofo員工李力(化名),他稱,2018年ofo內部人員流動非常大,2017年11月他所在的ofo釘釘群仍有3600多人,而自己今年年中離職時,僅2000多人。
李力還說,2017年底2018年初前後,ofo內部為了降本增效,推出了「海陸空」戰略。「海」主要覆蓋一線城市,以搶市場為主,而「陸」以二線城市為主。剩下的是「空」,如果做不好這個戰略的人很可能會離開。此後,幾輪人員變動下來,「空」戰略的團隊受到的衝擊最大,有一些城市ofo內部員工的數很少,大量的運維師傅都是外包的。
10月9日,先後有2起勞動爭議將於上海開庭審理,被上訴人即東峽大通和萬古恆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古恆信)。而據知情人士稱,萬古恆信就和ofo有勞務外包關係。9月28日下午,記者致電萬古恆信,工作人員解釋說:「我們公司是做勞務派遣的,跟東峽大通簽合同幫他們招員工——就是運維的師傅,所以這種案子(勞動糾紛)非常多。」
不過,關於當前東峽大通的員工數量、涉及的勞動爭議糾紛、「海陸空」戰略的說法,9月2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ofo方面發送了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前仍未獲得回復。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