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 倒閉 影廳變影樓,影院關門的100天

「沒想到有生之年,還看到了行業歧視。全民開工,電影院卻被隔離出去,且毫無任何支援電影行業的動作。」

「飯店開了,酒吧開了,這些需要摘口罩吃喝的公共場所都復工了,為什麼電影院就不能開門呢?這點我實在是想不明白。」

近一個月,類似這樣來自電影院人的訴苦,見諸網絡各端。

就在本周,中國電影院的關門時間,將突破100天。

而過去數日,隨着更多行業內的壞消息傳來——幸福藍海、萬達電影和金逸影城一季度虧損超8億、2020年至今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或吊銷、天津橙天嘉禾銀河影城宣布閉店、影院出租內場影廳供婚紗寫真拍攝、CGV院線國內開始裁員——影院人真的開始坐不住了。

而與此同時,或許會讓影院人略顯詫異:大眾不支持影院復工的聲音,並不是少數。

即便上述投票不是討論是否應該立刻復工,而是關於「是否認為應該明確影院復工時間」,也有三分之一的網友投了不認同。

為什麼影院成了這次公共衛生危機的安全底線?影院人的訴苦是正當還是賣慘?

為什麼部分大眾對影院復工如此抵制?這其中是偏見還是誤解?

我們試圖從雙方立場出發,一窺這場疫情之下的另類辯論。

01.

正方:五大理由詳述,電影院為何不應着急復工

如果現在隨便問一個路人:

你支持電影院復工嗎?復工後你會進影院嗎?收到的多數答案可能如下:

1、聽從國家安排,國家沒讓開門,就老老實實待着;

2、疫情徹底結束前,絕對不會進影院;

3、影院確實很慘,很同情,但現在即便復工也沒什麼想看的電影,所以還是算了;

總之就是一句話,謹慎謹慎再謹慎。

而謹慎拒絕,才只是開始。

立論1:

影院是密閉空間,且中央空調系統會加劇病毒傳播的風險

疫情之下,去看一場電影,很多人首先難受的,或許是需要戴口罩坐上90分鐘到兩個小時。

除此之外,相比超市和飯館,密閉空間、和陌生人長時間共處一室,也會讓不少人心生恐懼。

至於如今多數商城配置的中央空調系統,因為是混合的迴風,即不同房間的迴風通過中央空調,被送入其他房間,理論上自然就有加劇傳播的可能。

雖然目前尚無公開的因為中央空調導致新冠傳播的全球案例,但這依舊不足以打消一些人的疑慮——比如有人就懷疑,日本的鑽石公主號新冠傳播,就和中央空調脫不了干係。

立論2:

各行各業都很慘,影院要學會顧全大局

在不少網友看來,雖然現在國內的疫情已經趨於穩定,但國際形勢依然非常嚴峻,國內防疫遠未到勝利慶祝的時候。

而這次疫情,國家付出了巨大的人力財力,才有了現在的結果。在這個前提下,每個行業更應該有顧全大局的犧牲精神。

於是,既然整個國民經濟都面臨衝擊,大家都不容易,影院又為何要使勁兒哭慘呢?

立論3:

影視圈這幾年風生水起,中國電影票房屢創新高,影院真的沒錢嗎?

從15年開始,無論是中國電影還是中國電影院,都進入一個加速發展的階段。

以銀幕數為例,15年突破3萬,16年突破4萬,17年突破5萬,18年突破6萬,直到去年才有所暫緩,目前總銀幕數接近7萬。

大眾的邏輯很明顯:如果不賺錢,你們開那麼多電影院作甚?

立論4:

電影和電影院從來都不是生活的剛需,疫情只是證明了這一點

這道理看起來很好理解,對大多數人來說,衣食住行是絕對的剛需,所以即便飯館、超市、地鐵公交有一定風險,也不得不去。

很多人可能也很愛看電影,但如今看電影,影院早已不是唯一選擇,而那些之前或許一個月會去幾次影院的人,要說現在開始不去影院,也完全做得到。

雖然這會讓不少電影人和影院人受挫,但現實就是這樣,沒了電影和電影院,多數人的生活依然如常,不會有什麼問題。

立論5:

影院說到底也就是份工作,干不下去就轉行,職場不相信眼淚

這或許又要回到前面提到的,各行各業都不容易,很多人被裁員、離職、轉行。

不管在哪工作,工作就只是工作,如果其他行業可以為了生活選擇轉行,影院為什麼就不可以呢?

到這,正方的立論表達完畢。

02.

反方:五條回應一一反駁,電影院到底難在何處

對很多影院人而言,2020年除了職業和生存受到衝擊,還有一層苦就是:有苦說不出。

不過,隨着近期討論的展開,很多影院人主動發聲,對主要的質疑和批評做了回應。

回應1:

電影院的傳播風險並不比飯館、超市高

電影院雖然是密閉空間,但中央空調自帶的新風系統,可以稀釋病毒濃度,只要正確使用過濾裝置,交叉感染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

同時,影院在做好基本的消毒防疫之外,還可以通過隔排、隔座售票,控制上座率,全程線上購票方便身份監控等措施,儘可能做到萬無一失。

而被影院人提及最多的,則是影院全程觀影,戴口罩+零交流,比起飯館酒吧摘下口罩吃喝,傳播風險即便不說更低,也不會更高。

回應2:

顧全大局沒問題,但首要是務必明確復工時間

這裡或許就涉及到了目前影院復工最大的矛盾和難點。

即,相比立刻復工,影院更希望得到的,其實是一個較為明確的復工時間和復工標準。

資深院線從業者方斌上周在新浪潮論壇上,說出了影院人的心聲:

「我們現在講得最多的詞,是生存。這個詞被擺在了所有影視公司面前,特別是影投公司面前,是最現實的問題。現在有各種扶持政策出爐,但任何政策都不如儘快明確‘影院何時復工’,把這個標準明確下來,讓各級管理部門的操作有依據,讓從業者有盼頭。」

所以,站在影院人的角度,不是不能顧全大局,不是不能自我犧牲,但暫停復工的同時,也希望看到相對應的措施出台。

回應3:

影院不僅比多數人想像的要窮,而且非常被動

首先,影院的確在過去幾年突飛猛進的發展,這發展一方面是經濟大勢決定的,另一方面,也和國家電影局的大力鼓勵分不開。

2018年底,電影局提出了2020年全國銀幕數量超8萬塊的指標,但去年這個趨勢明顯放緩,這也證明在影院建設上,有着自上而下的過度樂觀。

而這之外,用影院人自己的話說,電影院其實就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一二線的影院經理和普通白領的收入差不多,至於一線員工,據介紹,二線的蘇州、濟南等城市,工資水平也不過是3000—4000元。

至於影城本身的經營,房租、物業費、人力、水電、設備購買或租賃、保潔、消防設施維保加在一起,每年都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下面是一個中型影城的收支明細,按其說法,一家影城正常運營,單是回本就需要12年的時間。

而另一個大眾忽視的地方是,相比影視公司可以賣影片回收現金流,影院可以自救的空間其實非常小。

身處產業鏈的最末一端,影院做任何動作都非常被動,更別提主動出擊自救。給新婚夫妻拍婚紗寫真,或許已經是不少影城經理能找到的最好辦法。

回應4:

電影或許不是剛需,但電影在疫情之後重建文化自信的作用不容小視

在多數人生活中,電影和電影院的確不是剛需,這點毋庸置疑。

但也有影院人提到,電影在疫情之後,急需找迴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聯繫到最近《復聯4》公映1周年引發很多觀眾懷念的消息,電影院其實正是培養文化儀式感認同感的有效場所。

換句話說,電影作為藝術,本就應該在滿足基本娛樂之外,實現更大的價值。

回應5:

電影院為愛和理想堅守的大有人在

有影院經理在自己的播客上說過,疫情之後的三個月里,雖然收入嚴重下降,但自己的影院沒有一個人辭職。

當然,被裁員和離職的影院人,也不是少數。但在收入不高的前提下,這行也的確有很多人是在「用愛發電」,因為熱愛而選擇堅守。

03.

結論:呼籲細則出台,團結共渡難關

日前,美國佐治亞州宣布,本州的影院和餐廳可以在4月27日後開門,院線方面,AMC和Regal都還沒有宣布明確的復業時間,Cinemark此前宣布計劃從7月1日開始逐漸復業,但不確定是否能實施。

而據韓媒報道,韓國院線MEGABOX將於本月22日起運營小規模觀眾的包場電影放映形式。

對於關門時間最長、損失最重的中國電影院,或許現在需要的,就是主管部門能夠出台較為明確的細則和措施,讓有心堅守的影城更加堅定,也讓無米下鍋的影城早做打算。

據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22家影企預計虧損17.45億,虧損幅度最大為萬達影業的5.5-6.5億元。

連萬達這樣的行業巨頭,也有了裁員的傳聞,這或許證明,中國電影院真的到了生死一線的時刻。

而觀眾如果能在復工之後,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給予影院最大的支持,相信這個20年來最大的坎,影院就可以成功邁過去。

你所在的城市有電影院復工了嗎?你會去看嗎?

歡迎下方留言告訴稿事君喲

新聞 | 娛樂頻道 出品

(責任編輯:孫藝琳_NK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