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山東理工大學范源慶同學虐殺流浪貓事件」的反思

近日,網友爆料山東理工大學一名大四學生虐待流浪貓。在貓尚還存活的情況下,用剝皮、掏腸、火燒、電擊等殘忍方式虐待,並拍攝視頻通過網絡販賣。其中大多數為校園流浪貓,兩個月內死亡80隻。對此,山東理工大學回應稱,是本校學生,目前該學生已經全部視頻刪除,事情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視頻就不放了)


昨天山東理工大學回應將進一步調查,依法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范源慶致歉稱深深懊悔。


不不不,你一點都不懊悔。


看一下道歉書


然後再看一下網友之前和他的對話截圖



虐殺小動物的重點不在殺,在於虐。


看過一篇關於虐待動物的心理學文獻,其中有幾個觀點可以參考一下:


1、有研究表明,虐待動物是缺乏同理心的結果。


同理心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的一個重要概念,指個體通過設身處地地識別、理解他人的情緒 、情感 ,並釋放體貼與關懷的一種能力。同理心作為動力引起利他主義和抑制暴力行為。虐待動物的行為會干擾兒童同理心的發展 ,可能影響後續的態度和行為 ,包括犯罪等。父母對孩子實施暴力有可能是父母缺乏同理心造成的,這可能會成為孩提時代同理心發展的障礙 ,缺乏同理心反過來會助長虐待動物和其他暴力行為或冷酷無情的行為。但是,缺乏同理心只是產生虐待動物行為的一個潛在的誘因,不能確定說缺乏同理心就會有虐待行為。2.心理學界也認為虐待動物 , 也有可能是心理壓抑的一種表現 ,在很大程度上是發泄心中鬱悶 、緩解緊張情緒的一種方式。若兒童容易出現虐待行為,這是由於兒童的行為語言 、認知能力較差, 表達情緒的方式較為簡單, 還沒有形成較成熟的心理防衛機制 ,所以他們以虐待動物來排解心理壓抑。3.如果有嚴重的自卑感,也會促使個體其產生虐待動物的行為 。4.美國研究者發現,虐待動物的兒童長大後可能具有暴力傾向在司法精神疾病的鑒定中 ,從一部分犯有殺人等前科的 「病人 」身上, 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他們在童年時就已畸變的心靈, 「虐待動物行為 」這個不良的 「烙印 」便是其中之一。目前的證據說明,虐待動物可能會促使個體產生人際暴力行為。有一項研究,研究對象為 267名心理學專業的大學生 , 18%的受試者承認在小時候虐待過動物 。虐待的行為被界定為:(a)曾經殺死一隻寵物;(b)曾經殺死一隻流浪或野生動物 ;(c)曾經傷害或折磨動物,逗它或使其疼痛;(d)曾經有性方面摸一種動物 ;(e)曾經和一種動物發生性關係 (狩獵、安樂死和為了食物而殺生除外 )。「動物 」包括所有的動物 。最普遍的是殺害了一隻流浪或野生動物 (特別是嚙齒動物 、鳥類 ), 接着是折磨動物 ,傷害或者取笑動物, 給動物造成痛苦。在報告有虐待動物歷史的個人中 ,幾乎都支持體罰。虐待動物的行為不僅對仁愛和慈悲產生消極的影響,而且可能會促使有虐待動物歷史的被試對社會上其他個體使用暴力 ,然後施暴者很可能不會對這種暴力行為感到內疚, 並且可能會再次發生這種暴力行為。所以,虐待動物和暴力行為有一定的相關 ,有虐待動物行為的兒童, 在成人之後可能會產生暴力行為 ,或者對暴力行為持一種更加寬容的態度 。參考文獻:陳永進, 程巍, & 盧康健. (2010). 同理心、虐待動物和暴力行為之間關係研究現狀.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02), 71-74.


目前我國沒有明確法律法規對虐待流浪貓的行為進行規範和處罰,但在網上發佈類似視頻,即使不售賣也屬於違法。


近些年這類新聞頻頻出現在我們的視線當中,而且沒爆料出來的更不知道有多少。更關鍵的是不少還是正在象牙塔中上學的大好青年!如果這樣的人越來越多,你走在路上,跑來一隻對你討要食物蹭着你腿乖巧粘人的小貓小狗,你正打算撿回去或者找人領養個啥的,結果第二天你就看見它暴屍荒野、渾身血跡。


貓狗都是生命,你不喜歡它,但起碼尊重它是個生命,而且生活中,每天都能見到,你讓它活着就這麼難嗎?

為了利益,去虐待根本沒有反抗力,常年流浪外面飢一頓飽一頓,指不定哪天就死了的弱小生命,這就是你作為大學生,所謂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做的事啊?


這真是疫情假期給你閑的。


我看微博的評論,很多人都在「道德、公德心、人格」的範疇里討論這個問題,我看完全扯偏了。


暴力是一種深深根植於人心的本能惡。

每個人都有。

在面對小動物、弱小者的時候,絕大多數人在一生中都會有過這樣的衝動。


記得非常清楚,知乎上有過一個關於討論「熊孩子」的問題,點贊最高的竟然是「一拳錘死」。


只不過這種衝動在社會道德的約束下受到了限制。人之所以稱為人,不是因為長了一張人臉,直立行走能開口說話,而是人有着不同於野獸的人性。


我相信你一定看過,「目前英國老人被迫同意放棄疫情急救」之類的新聞。


也有很多人討論「這次疫情會不會解決西方社會老齡化的問題,從而甩掉包袱,迎來新一波的強盛?」


what ?


你看看,你看看!


地球上沒有一個國家是建立在道德淪喪的基礎上,只有偉大的國家因為道德淪喪毀滅的,沒有偉大的國家是因為道德淪喪崛起的!這種想法簡直了,緣木求魚、自毀根基。


很多媒體大V喜歡把西方社會描述成為「道德天堂」,把他們放在道德的制高點,批判自己的國民,從中撈取好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堅守道德底線。




對於范源慶虐貓事件,絕大多數人的態度立場鮮明且堅定:這種人應該受到正當的懲罰。喊打喊殺大可不必,隨意擴大暴力的範疇本身就是在攻擊道德,對這件事,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給予此人最大程度的懲罰。


山東理工大學的回應



還是那句話「虐殺小動物的重點不是殺,是虐。」

防止虐待動物的本質其實是保護人性的價值。這是對人性的冒犯。人性是相通的,我相信任何善良的人出於人性的本能都不會做出這種事,能做出這種事的人的危害也絕不僅僅是對於流浪貓。


願你我都能保持心裏的美好,拒絕虐待,愛護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