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致個別影片轉檔無礙長期播映格局,擁抱互聯網也需保證影院權益

|姬政鵬

編輯|如 今

1月31日,愛奇藝與電影《肥龍過江》出品方共同宣布,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於2月14日全國上映的動作喜劇電影《肥龍過江》正式提檔至2月1日進行愛奇藝超前點映。此前,定檔大年初一的院線電影《囧媽》也因疫情影響宣布通過線上免費播出的方式與觀眾見面。

兩部之前目標院線市場的電影繞開影院改為通過網絡放映,引發了行業的關注和討論。有觀點認為院線電影轉檔網絡存在法律問題,也有人覺得即使在互聯網和新媒體的衝擊下,影院放映依然不可替代。

那麼,在疫情影響下院線電影改為網絡上映是否構成違約?今後院線電影繞開影院進行網絡播映會不會成為常態?影片的院線播映窗口期要如何保障?在新技術和新渠道的衝擊下,以院線和影院為代表的放映端乃至整個電影產業該做出哪些努力甚或調整?記者帶着這些問題採訪了法律人士、從業者和有關專家。

「從法律角度講,不可抗力影響下,解除合同的一方可部分或全部免責」

電影《囧媽》上線後,曾引發不少影院從業者的質疑,焦點之一就是影片繞開院線進行網絡播映是否違反了《電影片分賬發行放映合同》。

一位發行公司的人士告訴記者,在中國的院線電影發行活動中,電影片方(或發行方)需要和院線簽訂《合同》,版權方和放映端分別按照合同內的相關條款享受權利、履行各自義務,其中就有相應的規定條款。

「合同里會對雙方的授權範圍、利益分配、物料交付、權利義務、承諾保證甚至影片的發行渠道、發行區域、發行範圍,票價結算等方面進行詳細說明規定,比如版權方需要保證影片已經過審,遵守影片上映的『窗口期』,提供相應宣傳物料等,放映端則需要配合影片宣傳,保證放映質量,承諾上報真實的票房數據等。」

記者拿到了標準版的《電影片分賬發行放映合同》。

《合同》中對於甲方(即版權方)的權利與義務有明確規定:自影片首映之日起至約定時間結束之前,甲方不得自行或許可第三方出版電影片的音像製品,且不得自行或許可第三方將電影片通過有線電視、無線電視、網絡以及其他任何媒體進行播放。在甲方的承諾與保證中也寫明:本合同簽署之日至發行期限結束之日,甲方需承諾不會再授權第三方在發行區域內發行影片。

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在影片選擇院線上映並簽訂合同後,應尊重影片在院線放映的「窗口期」,不能在「窗口期」內提供給包括網絡平台在內的第三方播映,否則就會構成違約,需要承擔相應責任。

但今年的情況有些特殊,因疫情影響,2020年1月24日起全國影院陸續暫停營業,主要放映渠道缺失,相關影片也自然無法在合同規定時間於院線上映。

對於疫情期間的合同履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研究室主任臧鐵偉表示,當前我國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為了保護公眾健康,政府部門也採取了相應疫情防控措施。對於因此不能履行合同的當事人來說,屬於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河南經源律師事務所副主任任亞斌對合同履行中遇到不可抗力或出現情勢變更情況時該如何處理給予了說明。他表示,遇到此次疫情事件,原則上來講,片方或發行方首先應盡到相關告知與注意義務,並就此次事件與相關各方積極進行協商,以防止違約責任及不必要的糾紛發生。

但在記者的採訪中,有來自院線的反饋表示,上述兩部影片在轉為網絡播映之前,院線和影院方事前並未收到片方或發行方的告知,「大家都是看新聞知道這件事的」。對此任亞斌認為,從法律層面來講,在疫情等不可抗力影響下,如果合同履行不能達成一致、合同無法繼續履行或無法實現合同目的時,一方也可以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

「按照流程,若在合同履行期間發生不可抗力事件,雙方應首先就合同履行立即進行協商並儘快達成一致,如果雙方未就合同履行達成一致,並且像此次疫情這樣,不可抗力情況持續時間較長的,任何一方都可以通過書面形式通知對方來解除合同,在這種情況下,解除合同的一方可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大小主張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任亞斌如是說。

「本次院線電影轉網絡播映只是個例,不具備常態化基礎」

在《囧媽》和《肥龍過江》此次因全國影院暫停營業而進行網絡播映的事件中,院線和影院等放映端更為擔心的是,這兩部影片會不會「開了一個不好的頭」。

一位北京的影城排片經理告訴記者,這種行為如果被默許,日後對放映端衝擊極大,「不僅因為網絡播映會造成觀眾的分流,而且片方和發行方有了另一個放映渠道,在分賬比例等問題上也就有了更多的談判砝碼,會對放映端的收益和發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次院線電影轉網絡播映並不會「顛覆傳統的影院生態」,不必過度反應。

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孫向輝告訴記者,之前有些投資比較小的影片由於在院線市場沒有放映空間,會選擇轉到網絡平台進行播映,但已經宣布定檔的影片,臨時改為網絡播映這還是頭次出現。她同時也表示,這種情況只是疫情影響下的特例,短時間內不具備常態化基礎。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也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電影《囧媽》提前上線新媒體平台是一個特例,「疫情所迫與新媒體的商業利益需求共同促成了這一特例」。歡喜傳媒負責人也告訴記者,電影《囧媽》於疫情影響下在春節期間上線網絡播映是「不得已而為之,是個特例」,《囧媽》還會在疫情平復之後擇期與全國觀眾在影院見面,「我們的初衷是希望能在疫情影響下的春節期間,給全國觀眾帶去歡樂,豐富大家的假期生活,當然也有出於資金回收等方面的考慮,但這次是疫情之下不得已而為之的特例,在疫情平復之後,《囧媽》還會登陸院線和喜愛這部電影的觀眾們見面。」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受到疫情影響,全國影院暫停營業,春節檔及2月份已定檔影片集體撤檔,這些情況雖對電影行業有一定影響,但是一次性的,未來隨着疫情結束,行業會逐步恢復常態。

饒曙光還表示,在當下,影院放映還是影片尤其是大體量影片實現成本回收最重要的途徑,「到目前為止,有1萬多家電影院、7萬塊銀幕和現有分賬比例、『窗口期』規定支撐的影院放映模式依然是影片尤其是大體量影片回收成本最重要的途徑。」

此次為院線電影網絡播映「買單」的是位元組跳動、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等互聯網企業。一位在視頻平台負責版權採購的人士告訴記者,《囧媽》免費播映的背後,除了位元組跳動和歡喜傳媒達成的長期合作關係之外,通過此次合作,歡喜傳媒實現了資金回收和股價上漲,位元組跳動在淘寶和快手雙雙冠名2020年央視春晚的背景下,找到了吸引用戶、流量和廣告的方法,簽約雙方實現了雙贏,是一次成功的戰略決策;而《肥龍過江》在愛奇藝和騰訊視頻上則為傳統的「保底加分賬」模式(會員點播6元一次,非會員12元一次),除了時間上「超前」,和之前院線電影在視頻平台上線的操作並無區別。

「但這兩種模式都無法做到長期堅持。首先,位元組跳動這種高投入的戰略決策不可能是常態,錢是一方面,ROI(投入產出比)也不允許;而對於保底加分賬的模式來說,只能是電影在完成院線售賣之後的補充,當下中國觀眾的在線付費習慣和目前平台的收費方式,根本不足以通過點播分賬和會員付費支撐影片的成本回收。」

這裡說的成本,包括製片、發行、放映等多個環節。經過多年的培養和發展,銀幕數全球第一的放映市場和觀眾的觀影習慣共同構成了中國電影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力。在產業鏈中,大家各司其職,並按照比例分享票房收益,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和發展,院線電影的分賬模式等行業慣例都已相對成熟並為各方所接受。

市場專家羅天文認為,目前院線模式雖然不能做到絕對公平,但卻是中國電影市場當前最現實的選擇,「只有院線模式,才能創造足夠的收入,去回報產業鏈條的各個環節。」

2月10日,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當天,獲獎影片《小婦人》和《喬喬的異想世界》也有傳聞稱要「在中國內地通過視頻網站上線,放棄院線上映」,但兩部電影的片方在回應時都對傳聞進行了否認,並表示,「目前合約約定先上院線,再在視頻網站上,我們不會改變。目前只是由於疫情原因,檔期可能還不確定。」

其中,《喬喬的異想世界》是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專線發行的影片,孫向輝是全國藝聯負責人,她表示,電影發行工作需要多方的配合協作,作為片方或發行方,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永遠離不開院線和影院的支持,在疫情防控的特殊階段,更要給予放映端體諒和尊重。

「窗口期是電影行業的基本遊戲規則,不能輕易被顛覆」

院線放映窗口期也是此次院線電影網絡播映事件中整個行業所關注的重點。有人擔心,網絡平台過早上映院線電影會分流影片的影院放映收益。面對這種擔心,羅天文告訴記者,在成熟的市場機制下,以網絡播映為代表的電影版權收入是版權方的重要補充,但只有給各個「窗口」留足發揮空間,才能實現各方的收益最大化。

「在好萊塢,影片首先會在影院上映三到四個月;隨後開始開放大概六到八個月的錄像帶、DVD或網絡視頻市場,在這期間各平台可以進行付費點播或下載;然後是為期一到兩年的有線電視播放市場;最後會進入長期的包月觀看和免費觀看階段。」羅天文說。

也有相關影片發行人士告訴記者,在中國,目前以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為代表的在線播映平台對於院線電影的播放窗口期也相當注重,「正常來說,為了保證影片在院線放映的收益,院線下映才能在網絡上放映,如果遇到密鑰延期,網絡上映還要順延。但也都可以溝通,比如一些小成本影片,可以在院線上映一周後,沒有什麼排片的情況下,在網絡平台上映,這已經是底線了,前幾年還有想挑戰院線網絡同步上映的片子,但都遭到了院線的強力抵制,近兩年這種操作已經基本沒有了。」

記者發現,之前發佈的「愛奇藝原創電影」計劃,其中特意強調了「自製影片不會繞過院線、也不會大幅度縮減院線窗口期以服務於自己的網絡平台」,而對於此次《肥龍過江》的超前點映,愛奇藝方面也向媒體表示,此次超前點映是疫情期間採取的特殊處理方式,《肥龍過江》的院線發行權仍然在博納影業,以便日後院線上映等事宜的安排。

饒曙光表示,新技術和載體的發展必然會對實體影院產生衝擊,在這種衝擊下,保證影院放映窗口期是合理的,「窗口期是電影行業發展到今天所形成的基本遊戲規則,不能輕易被顛覆」。尹鴻也認為:這次特例不會是常態,影院不必過度反應,「電影依然需要影院窗口創造儀式感、現場性和議程設置。」

在中國電影的發展過程中,相關法律和規章制度也在不斷規範,對於院線放映窗口期的保護也逐漸成熟,除了前文中提到的《電影片分賬發行放映合同》中對窗口期有明確規定外,相關行業協會也簽署了公約來保證行業利益、維護行業生態。

2019年4月,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共同制定簽署《關於影片進入點播影院、點播院線發行窗口期的公約》,公約中明確約定窗口期為影片在電影院線首輪上映檔期的兩倍。

但也有影院的從業者向記者表達了他們的憂慮,「公約來自行業協會而不是相關部門,點播影院和點播院線也並不等於在線播映平台,並且公約里也沒有明確的懲戒措施,缺乏強制性,說白了就是全靠自覺,還是希望主管部門關於窗口期問題,能夠制訂或出台硬性規定,方便大家遵守。」

尹鴻則建議,屬於市場的問題,可以通過市場機制自行調節,「這次事件屬於特例,電影行政管理部門也不必要把特例當作全行業已經存在的問題來看待。即便是所謂的窗口期,行政可以干預一時,但歸根結底是市場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積極擁抱互聯網的同時,努力提升影院觀影的不可替代性」

在《囧媽》和《肥龍過江》上線網絡平台播映後,在各大評分網站和社交媒體上口碑平平,「過年家中吵鬧,很難專心投入影片」,「家裡沒有智能投影,屏幕太小影響觀影體驗」,「音響視效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沒有影院的沉浸感,情緒很容易被打斷」等對於影院觀看和網絡端觀看在觀影體驗上差別的「吐槽」也在評論區多次被提及。

對此,孫向輝認為,院線電影在整個創作階段的努力都是為了在大銀幕上映,和網絡電影還是有區別的,「要讓影片在流媒體上吸引觀眾,需要創作者在前期的製作過程中就進行相應準備。如果本來為了影院放映而製作的影片,放在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看,傳播載體和觀影環境的差異不僅會讓觀眾有抽離感,而且很多創作人員的良苦用心觀眾也感受不到。」孫向輝說,她本人就是在廚房邊準備做飯邊架着手機看的《囧媽》,其實也就是看了個故事而已,和看「電影」風馬牛不相及。

孫向輝還表示,就目前來看,影院在大場面、大製作,聲畫視聽效果上的優勢依然明顯,手機、平板電腦以及其他流媒體播放端暫時取代不了。羅天文也坦言:「一直以來電影產業都伴隨着科技發展一同進步,也和各個時期的前沿科技有着緊密結合,行業要對磨合成熟的院線電影生態有信心,對多年積累的觀眾觀影習慣有信心,在積極擁抱互聯網的同時,提升服務水平,規範市場秩序,努力提升影院觀影的不可替代性。」

他同時也表示,隨着5G時代的來臨,新媒體和互聯網與電影產業會有越來越多結合的可能性,但新媒體和互聯網的貢獻更多集中在傳播渠道和內容載體的多樣化和便捷化上,電影產業歸根結底是創意產業,觀眾對於優質內容的需求沒有改變,內容為王也是電影創作始終不變的鐵律。

「無論院線電影、網絡電影還是其他形式,產出為觀眾所喜愛的高質量內容才是實現商業回報的前提,而且隨着渠道的便捷化和多樣化,觀眾觀影水平和觀影口味的提升和改變會越來越快,這也對創作者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對於院線和影院的未來,孫向輝的觀點是,在新傳播技術和載體的競爭下,院線和影院先要努力修鍊好「內功」,特別是在目前影院還不能復映的日子裏,要做好如何在服務和體驗方面進行升級的準備。饒曙光也認為,在中國電影的產業結構條件下,互聯網對電影產業的影響非常之大,要努力樹立互聯網思維,通過電影和互聯網的結合來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傳統院線和電影院應該和新興電影企業尤其是互聯網電影企業在內容為王的層面上達成共識,同時也要從中國電影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出發,通過充分的協商對話,在法制和理性的軌道上解決相關的衝突問題,最終實現雙贏、多贏和共贏。」饒曙光說道。

聲明

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