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喜劇背後,折射出的中老年時期3種人生使命與意義整合

文/牧心

圖/網絡

2020年的春節將是人們心目中印象最深、也最特別的一個節日了。舉國上下齊心抗擊疫情,在這個特殊時期,今日頭條所屬的位元組跳動公司花6.3億元買下了徐崢的電影《囧媽》的版權,免費上線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抖音火山版和歡喜首映APP,請全國人民春節在家裡觀看了這部電影。

這也是歷史上,春節檔電影首次免費線上直播。作為徐崢「公路電影」的收官之作,這部電影向我們展現出了比以往單純的「喜劇」更加現實而深刻的內容。電影探討了中國式親子關係與婚姻關係,在這種關係中,有溫情,也有問題,有妥協,也有堅守。

電影的情節很簡單,簡單來說就是一對母子在火車上的6天6夜,由關係緊張僵硬,到最後接納包容。「囧媽」盧小花雖然已經70歲了,但從她的言行舉止及電影的交代來看,盧小花從中年時期,到老年時期,一直是一個中規中矩,按照世俗路徑來規劃自己人生與下一代人生的傳統女性。青年結婚,中年育子,老年追求自我的同時依然想控制子女。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主要從「囧媽」盧小花身上,來分析一下,作為一位傳統的中國老年人,她的身上究竟擔負了哪些普遍而傳統的人生責任使命,以及中老年群體在老年期的人生意義整合。

01 中老年期的使命之一

正視發展障礙,重新審視關係,塑造下一代

電影中的盧小花已經70歲了,按照年齡段的劃分來講,已經屬於老年人群了。但是我們從她對兒子及家庭的付出與『控制』來看,盧小花可以說盡職盡責地完成了自己的「中年期使命」——塑造下一代。

中年期又叫成年期,通常是指從35歲到60歲這一段很長的時期。對很多人來說,中年期是一個驚濤駭浪的時期。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人們在這個時期會面臨幾個很重要的發展障礙和挑戰,其中之一,就是害怕衰老。

心理學博士陳海賢在自我發展心理學的課程上曾經談到中年期階段的發展障礙,他說:

當我們在害怕衰老的時候,我們究竟在害怕什麼呢?身體機能的衰退當然是一個方面。但最大的挑戰,還是可能性的喪失。衰老和死亡的過程,其實就是把可能變成現實,把懸念變成答案的過程。

在中年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把這種可能性的貧乏帶來的恐慌,誤解為是因為衰老引起的。所以,對於變老這件事,有些人就可能變得非常抗拒。

然而,對於衰老的恐懼並不能改變什麼,所以,中年人的注意力,則更多地放在了更加重要的方面,也變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有經驗。

盧小花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一方面,對於中老年時期面對的衰老她是很恐懼的,所以一直有在美容和護膚,另一方面,她也並沒有被這種恐懼所裹挾,而是將塑造下一代——兒子徐伊萬當成了自己最重要的人生使命。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呢?

陳海賢博士說:

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人到了中年以後,便會重新審視自己和世界、和他人的關係。到最後卻發現,重要的人越來越少,於是我們就把注意力放在了我們的下一代的身上。我們開始從下一代的成長中,獲得新的可能性。

盧小花就是這樣,從電影中我們知道,她的丈夫酗酒,脾氣暴躁,早逝,留下他們母子,自己也沒有機會和時間去完成自己的夢想,於是把所有的寄託,都放在了兒子身上。

所以,繁衍與塑造下一代,就是我們在中年期要完成的發展課題。

但是在這種塑造下一代的過程當中,又存在兩種「愛的形式」。

在《自我發展心理學》中有這樣一段話:

繁衍感的本質,是我們把自己奉獻出去,讓自己成為孩子的一部分。可是有些父母,並不是把自己奉獻出去,相反,他們是把孩子拉進來,來加強他們自己,把孩子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這是兩種不同形式的愛。

前一種的愛,是奉獻式的,而後一種的愛,是佔有式的。

前一種愛,是從孩子的需要出發,承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並真正關心他們。而後一種愛是從自己的需要出發。他們關心的,仍然是關係中的自我。

只有前一種奉獻式的愛,才會發展出繁衍感。否則,你會在和子女的糾纏中,陷入某種停滯。盧小花盡心儘力去奉獻,但卻又不能很好地處理孩子與自我之間的邊界,差點讓子女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僵化。

所以電影中說:「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02 中老年期的使命之二:

承擔責任,傳遞價值觀念,傳承人生經驗

我們剛才說到,中年期的使命之一是繁衍,那麼使命之二,就是傳承人生經驗。

傳承其實是繁衍的一種形式,而且這種傳承,並不完全是指父母子女之間的傳承,而是包含了整個中年期與下一代之間的傳承。

心理學上認為:

傳承這種繁衍形式,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

一種是技術上的,一種是關係上的。這兩種傳承都包含了某種形式的自我超越,因此都有繁衍的含義。

從父母子女的角度來講,他們傳承的,既有生活和工作的技能,也有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但正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所以這種傳承也是在不斷地進步當中。

家庭治療大師Haley去世的時候,米紐慶曾經給為他寫過訃文,裏面有一句話:

我們用一輩子積累而來的知識,已經普遍地影響了下一代的諮詢師,他們不一定記得我們的名字,但那已經一點也不重要了。

這句話是這種傳承最好的說明。

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徐伊萬的性格與行事作風,受到了母親路小花的影響,但他自己可能並沒有察覺,因為這種人生經驗的傳承,在家庭當中,更多地是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呈現的。

當然,盧小花傳給徐伊萬的,可能並不是完美的,也不一定是正確的,但這種傳承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當然更多的也是正面的影響。徐伊萬本身也是一位世俗標準下的成功人士,母親盧小花也是在良好的家教下培養出來的,所以影片中 ,母子在雪地里的真誠對白,以及兒子幫助母親實現了年輕時的夢想,都與這種良好的傳承離不了關係。

因此,從盧小花的身上,我們看到的,表面是她的控制感,甚至是無理取鬧,但從背後來講,我們看到的則是一種傳承的責任。傳承其實是很辛苦的,但也是每個中年期的人們所逃不開的人生使命之一。

03 中老年期的使命之三

直面恐懼,整合人生,發現人生意義

盧小花其實已經到了人生的老年期了,在這個階段,兒子已經長大成人,自己也早已退休,有了自己的晚年生活,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該卸下的也已經卸下了。這個時候,衰老的恐懼越來越近——所以才有了盧小花在火車上不能洗澡的情況下,依然忙着做面膜,護膚美容。

不過,這個階段,除了要面對衰老的恐懼之外,更重要的是完成人生的最後一個課題——對人生的整合。

整合是什麼意思呢?

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說,

整合意味着,你能「接納自己唯一的生命周期,並將其作為不得不存在,且不允許有任何替代的事物。」

也就是說,無論你一生是否順利,經歷了哪些快樂和痛苦,你都把它作為一段獨特的經歷接納下來了。你能接納自己的生命是完整的、獨一無二的。

而如果不能完成整合,個體就會感到生命苦短,因為你還有很多事沒有來得及完成。

電影一開始的設定,就是盧小花要去莫斯科的劇場圓夢,圓那個年輕時錯過的夢。雖然中間歷經了很多的曲折坎坷,但還是在兒子的幫助下完成了。

是這個圓夢的行動讓「囧媽」盧小花完成了人生的整合嗎?也許是,但更重要的,是在她晚年的時候,在與兒子6天6頁的相處中,「整合」了自己過往的人生——從與伊萬父親的相識,到丈夫酗酒家暴帶給她的傷害,到兒子童年時期的懂事,以及自己為家庭的付出和對兒子的愛,盧小花在雪地里和徐伊萬一起,回憶並且『整合』了自己的人生。

所以,當盧小花最後差一點沒趕到劇場,不能歌唱的時候,她可以從容地說,算了, 不去了。並非她真的不想去,而是她對自己的晚年人生所做的整合,讓她可以從容地面對這一次。

因此,整合的意義,就在於讓人們能夠在老年期的時候,回顧自己的人生,並找到人生的意義來源。能否順利地整合自己的人生,意味着我們能否順利地理解自己,完成自己的人生課題。

結 語

《囧媽》作為一部喜劇,他傳遞給我們的,除了表面上的一些「包袱」和梗以外,還有很多非常深刻的東西。但無論你從哪個方面去挖掘去理解,都逃不開中老年這個特殊時期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斯多葛派哲學家塞涅卡說過一句話:「只有當死亡來臨的時候,你過去的所作所為,才顯示出它們的意義。」

當然,我們還並沒有需要到了面對衰老和死亡的年紀,但是我們中老年期的父母親,他們卻比我們要更早地面臨這些課題。當然,即使我們還處在青年或者中年,我們也可以定期地回過頭來思考人生的此時此刻,思考我們的使命和責任到底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