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院看膠片北野武, 在電影院聽久石讓-2019歲末北京花火之旅

這是第一次在北影節以外去帝都看大銀幕,吸引我的有三個,北野武、久石讓和膠片。

~北野武~

幾乎獨自撐起了日本電影90s整整十年的北野武,他的電影基本都喜歡,但最喜歡的還是《花火》和《那年夏天寧靜的海》,這兩部被我認為是最北野武的電影,是其代表作中的代表作。

上一篇寫《南方車站的聚會》時提到了暴力美,提到了昆汀、吳宇森、刁亦男,還應該提到的就是北野武。如果說昆汀是華麗的暴力美,吳宇森是擺pose的暴力美,刁亦男是刁亦男式的暴力美,那北野武的就是殘酷凄美的暴力美!

暴力美的鼻祖應該是《野戰群》(日落黃沙)的薩姆·佩金帕。吳宇森可以說是既偷師黑色大師讓-皮埃爾·梅爾維爾,又效仿佩金帕,但卻沒能做到晚節不保。錄像帶出租店夥計出身的昆汀則以昆式話癆+昆式血漿自成一派!刁亦男式的暴力美剛說過了不再贅述。北野武的則是突然爆發的、那種猶如焰火爆開瞬間的那種純美,就像《花火》中的禮花,也像片中北野武操刀的焰火插畫,前一幀還平靜如水,後一幀就是猛然迸發的槍火和血花!

暴力美,先是暴力然後是美,缺一不可,不是說暴力就可以美,美也更加的不是僅僅依託於暴力。

無論是《那年夏天寧靜的海》還是《花火》,還有《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都很簡單,人物也很簡單,但北野武卻可以獨具匠心的給這簡單添加了神奇的催化劑,聾子砸女友家窗玻璃、問題少年的歸化衝浪,一根筋刑警的惡作劇(扔棒球和最後撕風箏)等,這樣的細節還有很多,北野武之所以是北野武,之所以可以獨撐日本電影的整整十年,不是沒有科學道理的。

~久石讓~

有過很多經典的導演+配樂的組合,有多部合作的斯皮爾伯格和威廉姆斯,呂克·貝松和艾瑞克·塞拉,基耶斯洛夫斯基和澤貝紐·普瑞斯納,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和艾蓮妮·卡蘭德若,也有一部就獨步天下的萊昂內和莫里康內,科波拉與尼諾·羅塔。當然還有宮崎駿和久石讓,還有北野武和久石讓。

這回北野武電影展每場放映之前有個北野武電影剪輯串燒,當《壞孩子的天空》的BGM在電影大廳里響起,我已經是腎上腺涌動了,接着《那年夏天寧靜的海》正片放映,久石讓的熟悉而又百聽不厭的配樂竟似乎是第一次聆聽!這就是傳說中的激動吧!

如果人類失去了聯想會怎樣?

如果北野武不與久石讓合作會怎樣?!

~膠片~

當北野武、久石讓遇到了膠片。

這回在北京看的2場北野武是膠片放映!我不是第一次在moma看電影,但看膠片是第一次!北京百麗宮moma店1號廳不大,只有14*14=196個座位(難怪影票那麼難搶!),銀幕也不大,但觀影效果不錯,首先亮度可以,其次老片膠片因為磨損所特有的劃痕、噪音,還有畫面四角毫不隱晦的發虛、發暗,這些都清晰真實的展現了出來,一起形成了膠片獨有的視覺效果,這效果不僅僅是令我想起了過去電影院的天堂時光,而是膠片一直魂繞夢牽着我的、特有的精彩層次感和包容度吸引了我。所以除了畫面比例和拍攝器材,我才會那麼的在意一部電影是不是用膠片拍攝的!

屏攝:我堅決反對屏攝行為!我這個只是為了用作說明膠片畫面特徵之特殊用途,不可效仿。

在膠片越來越少的當下,不管影片如何,偶爾看到註明膠片的片尾我都會如獲至寶一般!所以膠片放映是促使我來帝都看這2部北野武的一個主因。

但歷史車輪滾滾,膠片拍攝的電影只會越來越少,存留的膠片也會磨損的越來越嚴重,且看且珍惜吧!而且我也喜歡細節伶俐、整個畫面都清晰的很均勻的數碼,留戀膠片不意味着排斥數碼,喜歡數碼也不就是屏棄膠片,這一點兒都不矛盾

~花絮~

北京當代moma百老匯一樓出售的大幅正版海報不錯,大致1米長、900寬,牢靠的厚塑料保護袋,一袋2版2張,碼洋220元,應景的《花火》300元,其實100多一張這麼大幅的正版海報不算貴。。。那我也沒買,晚上摩拜+綠皮之夜奔不好拿啊。

北野武電影展的氣氛。

MOMA百老匯同時舉辦的歐盟電影展。

戰利品。

很喜歡的百老匯映前卡通勸告。

北京當代MOMA。

從MOMA百老匯2樓向1樓戶外望去。

北京大街上單車很多,一眼望去還是美團摩拜的天下。

偶遇一家清真小吃。

12小時之內的北京站,上午到達,晚上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