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丑》中的變態人生

電影《小丑》以同名DC漫畫角色為基礎,由華納兄弟影業公司發行,故事背景設置在20世紀80年代,講述了一位生活陷入困境的脫口秀喜劇演員漸漸走向精神的崩潰,在哥譚市開始了瘋狂的犯罪生涯,最終成為了蝙蝠俠的宿敵「小丑」的故事。

小丑亞瑟和有病的母親一起生活,他在劇團的工作並不如意,整天為琢磨段子而費盡心機。下班之後拿着廣告牌做廣告,也被幾個城市青年捉弄、毒打,亞瑟很傷心,又患有控制不住大笑的毛病。

當他的同事給了他一把槍之後,他好像有了做人的底氣。但他的同事把他舉報了,說他帶槍,而且他因為在幼兒園裡跳舞,無意間掉落槍支而被老闆開除。他聽母親說,他是一個富人的私生子,於是去找富人說理。而那個所謂的他的父親,並不認賬,說是他的母親患有精神病,亂說的。小丑亞瑟查了母親檔案,確實如此。他又失望了,當他乘坐地鐵回家的時候,遇到幾個調戲婦女的年輕人,亞瑟忍不住大笑,幾個人過來打他,他拔出手搶,打死了三個人,然後逃之夭夭。他沒有犯罪感,反而感覺很快樂。

他的精神開始不正常起來,和女友分手,逃脫便衣警察的追捕,上電視台開槍打死了把他登台的錄像當做笑料的節目主持人。他徹底成了哥譚市人們模仿和崇拜的英雄,因為他出身底層,長期被人漠視,被人鄙夷,他要反抗。很多人帶上小丑的面具,遊行示威,並把押送亞瑟的警車撞翻,救出亞瑟,讓他領導起義。

亞瑟的行為很荒唐,但是又分明合乎社會邏輯,他的心理變態是由於長期隱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被人欺負無處申訴,生活的重壓,被公眾人物嘲笑所造成的,並不能怪他自己。變態的不是亞瑟,而是哥譚市的社會制度,等級差別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哥譚市市民爭相模仿小丑亞瑟走上街頭,遊行示威,直到發展為城市起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