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影視寒冬, 一邊影視投資火熱, 為哪般?

影視行業寒冬這個說法想必很多人都聽過,喊的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多少讓人有些「哭窮」的感覺:總說電影市場不好做,這個檔期要涼,全年票房不理想,可總會是有「黑馬」跳出來啪啪打臉,看來根本上還是電影自身的質量問題,你看看暑期檔的《掃毒2》《哪吒之魔童降世》,一個衰落狀態下的港片,一個國產動畫,可雙雙票房過10億,《哪吒》更是驚人,內地票房排名第二,僅次《戰狼2》。

不過,隨着大陸電影行業熱錢的湧出,增速的放緩,對於一些影視公司來說的確是「寒冬」來了,根據證券日報統計,2019年內有千餘家影視公司關停,具體表現為公司狀態註銷、吊銷、清算、停業。而根據個人的觀察,則表現在影視投資越來越「火」了!

什麼意思呢?就是有越來越多的電影項目,無論是進口電影還是國產電影,無論是劇情片,還是文藝片,甚至是紀錄片,都會有相關公司打着「電影投資」的名義對外轉讓份額,而且通常是溢價發行。

對於熟悉股票市場、證券市場的投資者來說,股票溢價、風險溢價並不是什麼新鮮概念,但是有很多電影投資新人卻是連「溢價」概念都沒有的新手小白,完全是出於個人的喜好,因為喜歡看電影或者喜歡某個電影明星才嘗試電影投資的。

一方面是有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在向外推出越來越多的電影項目,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新人小白後知後覺了解到「影視投資」,一拍即合,結果是大眾參與電影投資的熱度反而比之前幾年還要高。

而這種熱度下,也是有越來越多的電影躺着中槍,就比如今年票房冠軍《哪吒之魔童降世》,在電影還未下映時的10月17日,網上就流傳出投資者院線票房分紅的消息,實屬可笑。

對於小白來說可能還不懂:對於大陸院線上映的電影來說,只有在電影從電影院中下映後,才會統計齣電影最終的票房成績是多少,這個工作是有國家電影專資辦將全國各家電影院的數據統一匯總後得出的,所以,對於當時還處於上映階段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來說,最終的電影票房數據尚未出來,如何能對投資者分紅呢?所以才說一看到這種分紅消息,知情的人都會感覺好笑。

影視投資雖然因為自身的文化屬性,讓大眾感覺並不陌生,不過任何投資實際上都是有門檻的,在決定投資前也是需要認真對待的,除了認真看對方提供的項目書、合同等文件外,也要留意電影的官方消息,多方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