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9》未上映先被看衰, 《星戰》系列在中國為何不火?

早幾日前,迪士尼影業宣布《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將於2019年12月20日在美國上映,同日亦在中國內地上映。期待這一系列的星粉們自然是高興得手舞足蹈了,因為天行者終於要崛起了!不過很多路人粉並不買賬,紛紛表示不大感興趣。

11月29日,筆者在個人社交號上發佈了一條《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定檔的消息,沒過幾下就有十幾萬人閱讀了,原以為都是拍手叫好的網友,可一看卻發現並非如此!

「別定了,中國星球大戰粉絲很少」、「我是電影迷,唯獨星球大戰沒怎麼看過,一想到他們的激光劍和武器,沒興趣看了」、「看到睡著了」、「都不如《第九區》讓人期待」……統計了一下,80多條評論當中居然有50多條評論表示不看好該片、不想去看該片的,星戰粉絲們是不是覺得很不解?

翻開《星球大戰》的票房數據,你會發現非常有意思。在全球範圍內《星球大戰》系列總票房高達驚人的88億美元,其中《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更是以13.33億美元高居全球票房第13位。能夠排在《星戰》之前的,也只有當下大名鼎鼎的漫威超級英雄電影系列了。而在中國大陸則有一點寒酸,據貓眼票房數據顯示:《星球大戰3:西斯的復仇》與2005年在內地上映,最終錄得票房7550萬元;《星球大戰:原力覺醒》2016年上映,獲得《星戰》系列內地最高票房8.10億元;《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2018年上映,票房只有區區2.67億元。跟全球票房相比,《星戰》系列在國內似乎相當不受待見!

那麼,《星球大戰》系列在其他國家都很受歡迎,可為什麼到了中國就不行了?個人認為有兩點不得不說。

1、劇情並不豐滿,布局太粗糙,經典角色塑造不夠深入

對於《星球大戰》系列的特效相信大家都相當滿意,哪怕是1977年上映的《星球大戰正傳1:新希望》 也都能與現在的國產科幻片相比較。特效固然很好,但奈何劇情始終過於簡單,彷彿每一部《星球大戰》的劇情走勢大概都差不多,更別提布局、彩蛋了。總而言之,你看《星戰1》,基本上就能猜到《星戰2》的大概劇情,這大大降低了觀眾們的期望值。另外,在經典角色塑造方面不夠深入,甚至可用流於表面來形容。很簡單,提起《星球大戰》年你第一時間會想到什麼?想必一定是光劍和飛船吧,可像鋼鐵俠、蝙蝠俠這樣深入民心的經典角色呢,並沒有。一部電影,如果沒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顯然無法讓我們中國的觀眾滿意。

2、跨越年代太久遠,忠實粉絲都已是中年人,情懷也已逐年消逝

1977年,《星球大戰》系列第一部做作品《星球大戰正傳1:新希望》上映,估計國內能看到這片子的時候已經是八十年代末甚至九十年代初,此時估計能積累的粉絲很少。到了1999年,《星球大戰前傳1: 魅影危機》上映,其後幾年便是《星球大戰》積累最多粉絲的年份。仔細算一下,從1977年到2019年,跨越四十餘年的科幻巨作,即使再怎麼經典,也會讓人印象模糊了。

而上世紀九十年代、本世紀初《星期大戰》積累的粉絲大多是80後、75後,他們都已經步入「中年」,對於看電影的熱情已經逐漸下降。而這幾年間電影市場的消費主力軍又是90後甚至00後,故此,這也是《星戰》系列在國內無法大賣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個例子相當明顯,《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2016年上映,憑藉著闊別十年的情懷催化劑,該片也拿下了8億多元的票房佳績。往後幾年間的《星戰》外傳、《最後的絕地武士》都票房不佳,這進一步說明情懷褪去後,影片是否符合觀眾口味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雖然筆者並不是一個純粹的星戰粉,亦即將步入「中年」,但無論如何,《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還是得買票進場看一看!